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喂奶不當會導致中耳炎

為何他們的中耳炎久治不愈?

“中耳炎不算什么大病啊, 為什么我治了那么久還不見好轉?”這是發來咨詢短信的讀者最疑惑的一點。 對此, 專家表示, 久治不愈首先要看治療前你是否弄清了自己所患的中耳炎是哪種類型的, 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治療——中耳炎主要分為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膿性中耳炎兩類, 老百姓常說的中耳炎一般是指化膿性中耳炎, 有急性和慢性兩種類型。 而像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還有三種分類——單純型、骨瘍型、膽脂瘤型。 每一種的治療也不一樣, 像膽脂瘤型的中耳炎一旦確診,

Advertisiment
就必須手術。 而單純型的, 可通過藥物保守治療。 但這個用藥時間卻不是一兩天就能搞定的, 有些病人滴耳液甚至要1個月以上, 才能使流膿停止。 所以久治不愈一是要看你是否在醫生的指導下規范用藥, 二是要注意你的中耳炎是否要通過手術來治療。

中耳炎發展嚴重的可引起腦部感染?

中耳炎是常見病, 在臨床上, 因為中耳炎發展嚴重而出現腦部感染的病例雖不多見, 但常常后果嚴重。 曾有一名中年男子自小左耳就經常性反復流膿, 因為不感到疼痛, 沒有引起重視。 一天他突感頭痛劇烈、高熱, 且走路不穩, 有嗜睡癥狀, 被送到醫院急診就治。 醫生對其進行檢查, 診斷為腦膿腫。 手術時, 醫生從該男子腦部引流出3毫升黃色膿液。

Advertisiment
當時醫生解釋說, 引起男子腦膿腫的罪魁禍首是中耳炎——由于幼時沒有及時治療, 中耳炎的細菌不斷滋生, 慢慢地破壞顱骨骨質, 隨后潛入到腦的某個地方, 開始吞噬腦細胞, 將“豆腐狀”的腦組織變成了“豆漿”, 最終形成腦膿腫。

喂奶、擤鼻涕方式不對致孩子患上中耳炎

感冒等呼吸道感染是引發中耳炎最常見的因素, 但孫主任提醒說, 喂奶姿勢不當也可引起嬰兒的中耳炎。 這是因為嬰兒的咽鼓管短而寬, 又比較平, 奶汁流到鼻咽腔后, 容易經咽鼓管進入鼓室, 引發中耳炎癥。 所以抱著給寶寶喂奶時, 最好讓他的頭稍微比身體高點, 讓身體保持一個坡度。 此外, 擤鼻涕方式不對也可能引發中耳炎, 比如用手指緊捏 雙側鼻孔,

Advertisiment
這樣可能會將炎性鼻涕擠入咽鼓管。 正確的擤鼻涕的方法應該是這樣:用手指輕輕堵住一側鼻孔, 用另一側將鼻涕向外“呼”出;或把鼻涕吸到咽部, 從口中吐出;或在兩鼻孔完全開放的情況下, 輕輕用力向下擤出。 不管使用何種方法都不要用力過猛, 用力程度以耳朵聽不到嗡嗡聲為宜。

母乳喂養的4大姿勢5大技巧

母乳是媽媽給寶寶的最好禮物, 但是由于新媽媽經驗不足, 經常出現了媽媽著急, 寶寶心急地吃不了奶的情況, 歸根到底, 還是媽媽的哺乳姿勢和哺乳技巧不夠熟練, 那么我們來看看什么是哺乳的正確姿勢, 有哪些哺乳技巧。

哺乳姿勢一般有四種:

1.半躺式:在分娩后的頭幾天, 媽媽坐起來仍有困難,

Advertisiment
這時, 以半躺式的姿勢喂哺寶寶便最為適合。 把寶寶橫倚著媽媽的腹部, 背后用枕頭墊高上身, 斜靠躺臥。

2.欖球式:在喂哺雙胞胎時, 或同時有另一位孩子想依偎著媽媽時, 這種姿勢便尤為適合。 嬰兒躺在媽媽的臂彎, 臀部相對, 有需要時可用軟墊支撐, 而媽媽的下臂應托著嬰兒的背部。 身子應稍微前傾, 讓嬰兒靠近乳☆禁☆房。 開始喂哺后, 便可放松及將身體后傾。 這種姿勢能讓嬰孩吸吮下半部乳☆禁☆房的乳汁。

3.搖籃式:搖籃式喂哺最廣為人熟悉。 嬰兒的頭部枕著媽媽的手臂, 腹部向內, 而媽媽的手應托著嬰兒的臀部, 方便身體接觸。 利用軟墊或扶手支撐手臂, 手臂的肌肉便不會因為抬肩過高而拉得繃緊。 采用這種喂哺姿勢時,

Advertisiment
墊高雙腳有助身體放松, 例如把腳放在腳踏上。

4.側臥式:在晚上喂哺或想放松一下時, 可采用這種姿勢。 媽媽和嬰兒都側臥在床上, 腹部相對, 這樣嬰兒的口便會正對乳☆禁☆頭。 媽媽的手臂及肩膀應平放在床墊上, 只有頭部以枕頭承托。 媽媽可用卷起的毛巾或類似物品墊著嬰兒, 讓嬰兒保持同一姿勢。

要保證母乳喂養順利成功, 新生兒媽媽除了學習喂養姿勢外, 還必須學習正確的母乳喂養技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