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喂寶寶吃藥絕對有技巧

最怕寶寶生病, 而生病後最頭疼的事莫過於給他喂藥了。 他緊閉著小嘴, 盛了藥水的勺子根本喂不進他嘴裡;突然手一揮, 勺子裡的藥水打翻了。 強行把他的腮幫子捏著, 讓他的嘴張開, 把藥喂下去, 這個小壞蛋不是含在嘴裡, 再給你吐出來, 就是哭得一口嗆進去, 然後咳得不光把藥吐出來, 連前面吃的奶、吃的飯一起吐了個乾淨。 於是, 千方百計哄他張開小嘴, 可是這個小壞蛋不往裡吃, 反而往外吹。 哎, 千辛萬苦上醫院開的藥, 卻怎麼也喂不到他的嘴裡!寶寶如果發高燒, 簡直要把人急得吐血。

現在,

Advertisiment
這個問題解決了。 每次我一說“吃藥藥了”, 他就會很開心地把嘴巴張得大大的, 再苦的藥都不成問題, 而且沒有任何交換條件。 你說, 這是不是奇跡!這個奇跡是怎麼出現的呢?

奇跡產生條件之一:愉快輕鬆的環境

奇跡的出現歸功於給寶寶新請的保姆。 她給寶寶喂藥特別有經驗, 特別自信, 因而也表現得特別輕鬆。 她會先把藥準備好, 然後輕鬆而開心地對寶寶說:“吃藥藥了。 ”那個口氣就像說:“吃點心啦。 ”寶寶就會開心地跑過來。

而我每次給寶寶喂藥, 就會不由自主地全身緊張, 仿佛如臨大敵一般, 任憑我再假裝輕鬆, 緊張的情緒早已傳染給了寶寶, 寶寶會認為將要進行的肯定是不好的事而加以拒絕。

奇跡產生條件之二:縮短戰線

Advertisiment

保姆給寶寶喂藥前, 總是把準備工作都做好, 把所有的藥拿齊, 把所有的藥瓶蓋子打開, 把需要化開的藥粉化好。 這樣開始喂藥, 總是三下五除二就好了。 寶寶開始還哭, 結果沒哭兩下藥就喂好了, 後來恐怕連他自己都覺得:這有什麼好哭的嘛?

而我們, 以前總是一個人先把寶寶抱在懷裡, 並把他的手腳抓緊, 然後另一個人把藥袋剪開, 把藥粉倒在勺子上, 再加水, 化開。 寶寶也緊張地目睹著這一過程, 心裡想著這肯定不是什麼好吃的東西。

奇跡產生條件之三:姿勢有講究

保姆喂藥的姿勢非常好。 她坐在沙發上, 準備好的藥放在沙發前的茶几上。 寶寶坐在她的左腿上, 寶寶的兩條腿夾在她的兩腿間, 寶寶的右胳膊從她的左胳膊下穿過,

Advertisiment
放到她的背後, 她的左胳膊環在寶寶的背後, 左手拉著寶寶的左手。 這樣, 寶寶的手和腳都在她的掌握中, 而且拉著寶寶的手讓寶寶感到很自然、很安全。 寶寶的頭恰在她的左肩旁, 她偏過頭去, 再把左肩聳起, 就可以通過頭和左肩夾住寶寶的頭, 不讓他亂動。

奇跡產生條件之四:吃藥沒商量

坐好後, 保姆開始用右手拿起準備好的藥, 一邊輕柔地對寶寶說著與吃藥無關的話, 一邊把勺子喂送寶寶的嘴邊。 剛開始, 寶寶由於我們喂藥的慣性作用, 拒絕吃藥, 閉緊小嘴, 並開始掙扎。 當發現手腳無法動彈時, 就開始哭。 保姆趁著寶寶哭時嘴巴張得大大的, 快速地把勺子送到他的嘴裡, 然後並不急著把勺子拿出來,

Advertisiment
而是傾斜著放在他的嘴裡, 讓藥水慢慢地流下去, 等寶寶差不多咽下去了, 再把勺子拿出來。 嘴裡依然慢聲細語地說著與吃藥無關的話。

換一種藥, 依然如法炮製, 根本不給寶寶商量的餘地。 久而久之, 寶寶也就習慣了, 藥就是要吃的, 沒什麼好商量的。 用不著拒絕, 拒絕也沒用, 何況, 也不怎麼難吃。

奇跡產生條件之五:專門配把勺子

大多數時候, 不同藥粉需要用水化好幾次。 這時, 她會鬆開寶寶的左手, 用左手拿著勺子, 右手把藥粉倒進去, 再用筷子或另一把勺子攪勻, 然後換到右手上, 左手拉住寶寶的左手, 把藥喂下去。 不過, 這樣要防止寶寶亂動, 把藥碰灑。 如果是倒另一種藥, 如咳嗽糖漿, 她就直接把勺子放在茶几上,

Advertisiment
勺把靠著一樣東西, 盡可能使勺子放平, 然後, 把藥水倒進去, 再拿起來喂。

後來, 買藥時配了一把平底的勺子, 可以直接放在茶几上倒藥或配藥, 對我這種手法不熟練的人來說就方便多了。 寶寶也很喜歡這個勺子, 用這個勺子給他喂藥, 他總是會把嘴巴張得大大的, 一點兒也不拒絕。

如此操作幾次以後, 我也覺得喂藥其實並不難。 心裡解除了焦慮, 有了自信, 也就能輕鬆地面對了, 寶寶也變得非常配合。 大概, 我覺得喂藥沒什麼, 他也就覺得吃藥沒什麼了。

如果你也為此頭疼, 不妨也試一試吧!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