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裡面我最討厭的一個詞叫做“心灰意冷”, 我上中學的時候就有過心灰意冷的經歷。 因為學習成績不好, 就對一個人加以全盤否定, 甚至認為他的一生註定是個失敗者。
的確, 隨著學校教育向複雜化、高度化的發展, 有些孩子怎麼也跟不上課程的安排。 這些孩子語文、數學學不好, 就被嘲笑為沒有用的人。
人的能力是千差萬別的, 這自不必說。 有的孩子數學、語文成績不好, 但如果讓他跑馬拉松, 比誰都強。 有的孩子擅長漫畫。 有的孩子則擅長講笑話。 但是, 這些能力都得不到學校和家長的認可, 只是一味地重視“語文、社會、數學、理化”,
Advertisiment
在法國, 有的學校推出了頒發“你很棒獎”的鼓勵制度。 調皮的孩子頒發“幽默獎”, 有運動特長的孩子頒發“運動神經發達獎”。 這樣, 整所學校的孩子以各種“名目”獲得了各種獎勵。 不是只注重孩子的缺點將問題擴大化(減分法), 而是看到孩子的優點並加以鼓勵(加分法), 日本的學校也應該學習學習。
為了杜絕“心灰意冷”的孩子出現, 老師們正進行著各種嘗試和努力。 現在, 教育界正興起一股追究教師責任的浪潮。 但是, 人的能力畢竟有所差別, 老師再努力, 也會有學生跟不上趟。
我認為, 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對待成績不好的學生, 絕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孩子身上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