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喚起兒童智力發展的內在動力

有些希望子女成龍成鳳的家長錯誤的認為, 智力等於知識。 因此, 把早期教育看成是知識的積累, 硬性給孩子規定每天要背誦多少詩詞, 完成多少作業。 可往往事與願違, 使孩子視學習為負擔, 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不要使掌握知識的過程讓孩子感到厭煩, 不要把他引入一種疲勞和一切漠不關心的狀態, 而要使他整個身心都充滿歡樂, 這一點是何等重要。 ”我們必須改變那種早期教育是以知識的系統積累為目的的錯誤觀點, 而應該以喚起孩子的智力發展的內在因素為目的。

Advertisiment
只要孩子的心靈深處播下求知的種子, 養成勤於思考和學習的良好習慣, 孩子就會以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參加各種遊戲、活動, 在對周圍世界的最初探究中逐步提高智力水準。

要喚起孩子智力發展的內在因素, 其關鍵在於早期教育的趣味性和實踐性的有機結合。 趣味性, 就是不強求知識的系統性, 只在於激發孩子的濃厚興趣和求知欲。 實踐性, 就是不脫離孩子的生活和遊戲, 使教育符合幼兒生理和心理發育的規律。 家長應該給幼兒提供更多的資訊, 擴大他們的視野, 培養他們的廣泛興趣。 當孩子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活動中去時, 要不失時機地引導孩子觀察, 鼓勵他們提出問題, 激發他們想像,

Advertisiment
讓他們實際地去動動、摸摸、做做, 親身去感受周圍的事物, 從中認識世界, 發現自我。 這裡還有兩個問題值得注意:

第一, 要實事求是, 從實際出發。 既要看到早期教育在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又要看到人與人之間在智力發展的水準、類型、和表現早晚等方面存在的差異。 尤其是一些特殊才能的發展, 除了後天因素的作用外, 還要受先天因素的限制。 並不是所有的孩子在同樣教育條件下, 都能成為音樂家、畫家、表演藝術家或者優秀運動員。 早期教育只能從自己孩子的實際及所處環境的實際出發, 揚長避短, 因勢利導。

第二, 家長要對孩子充滿信心, 切忌急躁。 既不要在稍有成績的時候, 就認定自己的孩子是“神童”而實行超前教育,

Advertisiment
也不要在進展緩慢的時候, 又認定自己的孩子是“低能兒”而喪失教育的信心。 要知道, 絕大多數孩子的智力發展都處於常態水準, 超常和低能都是極少數, 從統計看, 這兩種孩子各占幼兒總數的千分之二。 輕易給孩子做結論是十分有害的。 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愛以及期待他們成長的情感和信心, 孩子是能夠感受到的。 這也是早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情感因素。

實踐說明, 同樣智力水準的孩子能否成才其關鍵在於能否喚起孩子智力發展的內在動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