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喚醒寶寶責任心的5個“家庭錦囊”

小學生群體中常聽見這樣的聲音:“媽, 我作業本怎麼找不到了”、“你沒給我默單詞, 今天沒聽寫好”……

中學生群體中常聽見這樣的對話:“媽, 你早晨怎麼不早點叫我起床”、“快把我那件衣服洗了, 週末要穿呢”……

大學生及大學畢業生中新增了這樣的群體:月光族——吃飯要營養, 裝備要檔次, 交友要闊綽, 娛樂要豐富, 今天過精彩, 明天且再說;啃老族——工作難找, 給的錢少, 歇著, 有爸媽呢……

相信您對上述現象並不陌生, 或許您身邊就有這樣的孩子。 他們雖處於不同年齡段, 但其行為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缺乏責任感。

識別責任感的“真面目”

德國哲學家康得曾說:“每一個在道德上有價值的人,

Advertisiment
都要有所承擔。 不負任何責任的東西, 不是人而是物。 ”細細品味, 真是不無道理, 無論你在哪個崗位上, 屬於什麼角色, 都有你應該擔當的事情。

責任心是一個人對他所承擔任務的自覺態度。 對於寶寶而言, 主要是對自己和家人的責任心

對自己負責, 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果已經掌握自己吃飯、穿衣的能力, 就應自己獨立完成。 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 父母都要鼓勵他自己去做。 一個人只有對自己負責, 才會對家庭、他人、社會負責。

責任感雖然不像知識、技能那樣清晰可見, 但它是能力發展的“啟動器”。 因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做事會有始有終, 而不敷衍了事;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會以自我為中心,

Advertisiment
遇事容易逃避、推卸。

美國心理學家弗洛姆說:“責任並不是一種由外部強加在人身上的義務, 而是我需要對我所關心的事件做出反應。 ”對於已經具備責任感的人來說, 自然是這個道理。 但對於幼兒而言,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研究認為:“兒童責任感最早期的形式實質上是他律的性質。 ”即孩子早期責任感的形成需要父母等成人對其提出要求或進行引導。

誰“偷”走了孩子的責任心

1.溺愛讓孩子推卸責任

獨生時代, 孩子自然成了家裡的“一號人物”。 於是, 孩子的吃喝玩樂等一干事情統統由家人代勞。 久而久之, 孩子會覺得自己的事情都是家人應該做的, 自己的事情也成了他人的責任,

Advertisiment
遇到不順的問題, 他也會很自然地將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

2.放任讓孩子無視責任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小時候應該自由成長, 長大後就懂事了。 其實, 讓孩子擁有自由的童年本無問題, 但如果不加任何約束, 過於自由就是放任了。 放任孩子等於給了孩子為所欲為的權利, 於是, 對自己應做的事情, 不是鑒於該不該做, 而是根據想不想做來應對, 即是一種隨性的行為。 換言之, 責任的擔當“要看大爺今天的心情”。

3.專制讓孩子遠離責任

過分干涉孩子的行為, 要求他言聽計從, 稍有違背就加以數落或批評。 長期以往, 孩子會覺得既然爸爸媽媽處處“指點”, 那只需按他們的旨意行事就OK了。 至於哪些是他自己份內的事情, 沒有明確也無需明確,

Advertisiment
因為他感覺這“全是大人的事情”, 跟自己無關。

就這樣, 責任心一步步遠離了孩子。

各年齡段寶寶眼中的“責任感”

孩子的責任感不是與生俱來的, 它是伴隨孩子的成長而不斷成熟的。

2歲半~3歲半:自我責任感階段

此時的寶寶還不太理解什麼是責任感, 但此階段他們已經開始有心模仿了。 家長要記得樹立具備責任感的行為榜樣。

3~4歲:屬於被動責任水準

孩子並不理解責任的意義, 而把某一任務的責任看成是毫無疑問、必須去完成的。 他們重視的是成人的外在要求和標準, 如“老師說了讓……”顯得很順從。

4~5歲:任務責任感階段

對責任感有了認識, 但還不深刻。 父母需積極地引導孩子, 平時可以和孩子聊些與責任感有關的話題,

Advertisiment
也可以讓孩子觀察周圍跟責任感相關的人和事, 感性地認識責任感。

5~6歲:屬於半被動半理解的責任水準

孩子開始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但是常常說到做不到, 需他人提醒、督促。 這一階段是培養孩子責任心的關鍵年齡。

6~7歲:屬於理解責任水準

孩子的認識水準更高了, 不但知道對自己、父母、小朋友要負責, 還初步知道對社會要負責, 例如具有了環保意識、公益意識和集體意識。 但是行為的自覺性還不高, 需要父母繼續培養。

責任感培養之“家庭錦囊”

1.呵護責任心的幼芽

獨立是責任心的基礎。 寶寶從0歲起所表現出的各種獨立的願望, 就是責任心的萌芽。 比如學習爬行和走路的時候, 他們總是要掙脫大人的手臂, 自己嘗試前行;剛學會拿勺吃飯,他們就要揮動自己的小手進餐;找到自己喜歡的衣服,拉扯著想自己穿戴上等等。

寶寶會走以後更易“自不量力”地進行各種活動:聽到門外奶奶的聲音,腳步不穩地要跑去開門;攀上凳子、爬上桌子,去拿更高的東西……

此時,您是如何做的呢?家庭中常上演的一幕為:大人擔心寶寶摔倒、磕碰,會立即制止寶寶,並告知:不行!殊不知,寶寶責任心的“小火苗”就這樣被熄滅了。

其實,在寶寶能力所及時,給他自行完成的空間,既是呵護了責任心的幼芽,也是培養孩子責任感的第一步。對3歲以內的寶寶來說,培養責任感就是從鍛煉生活中基本的自理能力開始。

Tips:這些事寶寶可以自理

0~1歲

☆請寶寶自己握奶瓶喝奶。6個月左右的寶寶已經有了一定的抓握能力。此時您應以柔和的語氣、認可的語言鼓勵寶寶主動嘗試抓握。

☆把玩具或食品放到某地,鼓勵寶寶爬過去拿。8~9個月以後,寶寶又長“能耐了”——爬。鼓勵寶寶自己爬過去拿玩的或吃的,如果他不願意,您就在物品一端逗引他過去。當寶寶自己拿到玩具和好吃的時,千萬要記得表揚一下喲!……

1~2歲

☆寶寶能自己吃的東西,儘量不喂。讓寶寶逐漸體驗到吃飯是自己的事情。

☆寶寶能自己走的時候,儘量不抱。……

2~3歲

☆自己穿脫衣物。2歲後,寶寶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會要求自己穿、脫衣服。您應為他的這種意願感到欣喜,並記得鼓勵他,耐心地協助他,教他學會自己穿脫衣服。

☆自己拿勺吃飯。很多孩子1歲多就可以拿勺吃了,但手法不熟練或不分左右手。到了2歲左右,從能力上說,寶寶是完全可以自己拿勺熟練吃飯的。……

2.家務裡的責任感

孩子再小也是家庭中的一員。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不可忽視他對家庭的責任。那就從做能力範圍內的家務事開始吧!

Ⅰ.當孩子做家務活動時,不可缺少您鼓勵和表揚的聲音。比如:“這次整理得真整齊”、“有你幫忙,媽媽可輕鬆多了”、“小手擦得真快”…… 這不僅僅是一種鼓勵,還是一種信任。孩子會因此備受鼓舞而更積極地去承擔一些家務。

Ⅱ.在孩子精神狀態良好時對他提出幫做家務的請求。如果在孩子餓了、累了等精神不佳時提出,易使孩子在不良情緒和家務之間建立負面聯繫,造成對家務的不良感覺。

Ⅲ.孩子是愛遊戲的,家務也可以“玩”著做。比如,剝豆子不妨來個親子PK,看誰剝得多、剝得快。

Ⅳ.孩子嘗試做事時總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此時您可教給他正確的方法或技巧,但絕對不要直接代勞。

Tips:不同年齡的寶寶能完成的家務事

1歲半:

為自己拿尿布;

把用完的紙屑、果皮扔到垃圾箱;

撿起地上的小東西;

關上櫃廚的門;……

2~3歲:

在大人的幫助下,能自己刷牙;

幫家長拿取東西;

把玩具拾起來放在正確的位置;

幫助餵養小動物、澆花(最好事先準備好適量的水,以免澆水過度);

幫媽媽把衣服掛上衣架;……

3~4歲:

自己刷牙、洗臉、穿衣、脫衣;

擦掉傢俱上的灰塵;

倒空小垃圾箱;

分類可迴圈物品;……

5歲

簡單整理自己的床鋪;

飯前幫媽媽擺放餐具等;

房間一般清掃;

能把各種食物盛入碗中;

能自己倒牛奶或者果汁;……

6歲

自己的事自己做,如獨立地吃飯、穿脫衣服、穿脫鞋襪、梳頭、入廁、疊被、整理玩具圖書等,並能夠逐漸學會洗小件衣物。

幫助成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擇菜、剝豆、倒垃圾、到附近商店買小商品等。

與家長一起自製玩具和修復圖書,如用紙盒、瓶蓋、硬幣、畫筆等做小玩具;用剪刀、膠水、布塊等修補破損的圖書、玩具等……

上述列舉的事項是一個有參考價值的家務範圍,您不必拘泥於此,只要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務,均可鼓勵他參與。

3.讓孩子“被需要”

我們往往因孩子幼小、可愛,對其進行悉心的照顧、呵護,總覺得他需要我們。其實,有意識地給孩子一種“被需要”的感覺也是必要的。如果孩子永遠處於“被關注”、“被寵愛”的氛圍下,一直感受不到家人對自己的需要,又怎麼會萌生對家人的責任感呢?

Step1:讓孩子“被需要”,可以將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委託給孩子,尤其是孩子3歲以後。比如,請他給家中的金魚定期餵食、給小盆栽定期澆水;每天晚飯後幫爺爺拿報紙;從超市回來時媽媽提大包、請他拿小包;奶奶做飯時請他幫忙剝蒜……

Step2:有的孩子已經習慣了被別人照顧,而不願去做您安排的事情,這也是正常現象。您不妨用點招術,比如:報紙上有個小狗,給爺爺拿過去,你們一起找找;剝蒜可好玩呢,不信你看……

Step3:孩子免不了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或不再感興趣的情況,提醒您不要就此失望或停止,應給予孩子精神上的鼓勵或換些新的任務、方式。

Step4:如果您有一個兒子,當他屁顛屁顛地解決了您的“難題”,記得鼓勵一句:有兒子就是不一樣;如果您有一個女兒,當她鞍前馬後地完成了您的“需要”,記得表揚一句:有個女兒真好!請學會“需要”他們。

4.承擔責任從“娃娃抓起”

多少年來,無數個家庭中都曾上演過這樣的“情景劇”:孩子走路不小心摔倒了(或碰到了桌子),大哭起來。家人連忙上前一邊安慰一邊“討伐”地面(或桌子):“誰讓你撞我們寶寶的,寶寶不哭,媽媽打它。”於是,寶寶漸漸止住了哭聲,同時也以為是路(桌子)的錯,而不是自己的責任。

同樣的事情美國媽媽這樣做:問一聲“Areyouok?”很多孩子此時邊回答邊慢慢爬起來了;或者是鼓勵他:“寶寶,你是個勇敢的孩子,媽媽相信你一定會站起來!”

日本媽媽這樣做:把寶寶叫過來,告訴他撞桌子的原因有三個:一是你走得太快,來不及刹車;二是你走路不專心;三是你沒看到桌子。然後對孩子說:“來,現在你重新走一次。”

顯而易見,我們的處理方法難以讓孩子為自己的過失承擔責任,而敢於為自己的過失承擔責任才會擁有良好的責任心。

出現過失或犯有過錯,即使再小的孩子,父母都應先解釋清楚原因(比如是你跑得太快而撞到門上的),然後對某些不良後果設法進行補救(比如弄壞了小朋友的玩具,告知孩子給對方賠禮道歉,並修補、賠償玩具)。

有些事情需要孩子體驗後果或受到懲罰,進而明白要為過失或過錯承擔責任。比如,剛沖好的牛奶被孩子打翻了,不要立刻再補一杯,因為此時正是孩子體驗自己失誤導致不良結果的好時機,這種體驗會比空講道理更有說服力;當孩子撒潑摔破了某個物品時,不妨小小懲罰一下:當天不許吃喜愛的零食……

正如著名教育家茨格拉夫人所說:必須教育孩子懂得他們不同的一舉一動能產生不同的後果,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一定會學得很有責任感的。

5.讓您的語言發揮“威力”

即使2~3歲以後的寶寶說話比較流暢了,但對某些語意的理解還停留在字面上,而且對太抽象、空洞的道理還理解不清。因此,培養寶寶責任感,發揮語言的威力就需要學點技巧了。

提要求——措辭準確,清晰地傳達任務與要求。

寶寶難以理解一些比較籠統和概括的詞彙,比如“把玩具收拾好”這個指令就比較模糊。這裡需要描述得更具體、更有趣,讓孩子知道該怎麼做,也願意去做,比如:“我們去吃飯了,讓米兔也回家吧”、“ 汽車該回車庫了”、“天冷了,小芭比的衣服還是給她穿上吧”……

有些家長習慣用“你式句型”:“你最好……”、“你應該……”等等,這樣的指令稍顯強硬。其實,指令也可以很“甜美”,您可以換個柔和的句式:“這樣放著會很髒,它們可都是你的好朋友,還是收整齊吧”。

傳情感——真誠、直接

媽媽因感冒發燒躺在床上,孩子玩餓了不僅不問候媽媽,反而怪媽媽還不給自己做飯。這種情形下,媽媽肯定會流下無奈、失落的淚水,然後強忍著難受起來做飯。

其實媽媽不必淡化自己的病情,完全可以開門見山地給寶寶解釋清楚。然後告訴寶寶,當家人生病的時候,其他成員要精心照顧生病的人。比如,爸爸嗓子疼,媽媽幫他買藥、熬湯;寶寶發燒了,媽媽會請假帶寶寶到醫院看病,並給他做好吃的。不妨試著向他提問:現在媽媽感冒了,寶寶會怎樣做呢?寶寶已經餓了,可以想點什麼辦法呢?

這樣的提問已經滲透了責任心的教育。如果寶寶的回答還是以自我為中心,那說明平時對寶寶的嬌慣太過度了,需要經常進行類似的提問和引導,相信寶寶會逐漸有所改變的。

鼻子是小寶寶呼吸新鮮空氣的主要通道,一旦發生堵塞就會讓寶寶呼吸困難,所以要多多關注寶寶的鼻子,不要讓他的呼吸通道發生堵塞!

自己嘗試前行;剛學會拿勺吃飯,他們就要揮動自己的小手進餐;找到自己喜歡的衣服,拉扯著想自己穿戴上等等。

寶寶會走以後更易“自不量力”地進行各種活動:聽到門外奶奶的聲音,腳步不穩地要跑去開門;攀上凳子、爬上桌子,去拿更高的東西……

此時,您是如何做的呢?家庭中常上演的一幕為:大人擔心寶寶摔倒、磕碰,會立即制止寶寶,並告知:不行!殊不知,寶寶責任心的“小火苗”就這樣被熄滅了。

其實,在寶寶能力所及時,給他自行完成的空間,既是呵護了責任心的幼芽,也是培養孩子責任感的第一步。對3歲以內的寶寶來說,培養責任感就是從鍛煉生活中基本的自理能力開始。

Tips:這些事寶寶可以自理

0~1歲

☆請寶寶自己握奶瓶喝奶。6個月左右的寶寶已經有了一定的抓握能力。此時您應以柔和的語氣、認可的語言鼓勵寶寶主動嘗試抓握。

☆把玩具或食品放到某地,鼓勵寶寶爬過去拿。8~9個月以後,寶寶又長“能耐了”——爬。鼓勵寶寶自己爬過去拿玩的或吃的,如果他不願意,您就在物品一端逗引他過去。當寶寶自己拿到玩具和好吃的時,千萬要記得表揚一下喲!……

1~2歲

☆寶寶能自己吃的東西,儘量不喂。讓寶寶逐漸體驗到吃飯是自己的事情。

☆寶寶能自己走的時候,儘量不抱。……

2~3歲

☆自己穿脫衣物。2歲後,寶寶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會要求自己穿、脫衣服。您應為他的這種意願感到欣喜,並記得鼓勵他,耐心地協助他,教他學會自己穿脫衣服。

☆自己拿勺吃飯。很多孩子1歲多就可以拿勺吃了,但手法不熟練或不分左右手。到了2歲左右,從能力上說,寶寶是完全可以自己拿勺熟練吃飯的。……

2.家務裡的責任感

孩子再小也是家庭中的一員。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不可忽視他對家庭的責任。那就從做能力範圍內的家務事開始吧!

Ⅰ.當孩子做家務活動時,不可缺少您鼓勵和表揚的聲音。比如:“這次整理得真整齊”、“有你幫忙,媽媽可輕鬆多了”、“小手擦得真快”…… 這不僅僅是一種鼓勵,還是一種信任。孩子會因此備受鼓舞而更積極地去承擔一些家務。

Ⅱ.在孩子精神狀態良好時對他提出幫做家務的請求。如果在孩子餓了、累了等精神不佳時提出,易使孩子在不良情緒和家務之間建立負面聯繫,造成對家務的不良感覺。

Ⅲ.孩子是愛遊戲的,家務也可以“玩”著做。比如,剝豆子不妨來個親子PK,看誰剝得多、剝得快。

Ⅳ.孩子嘗試做事時總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此時您可教給他正確的方法或技巧,但絕對不要直接代勞。

Tips:不同年齡的寶寶能完成的家務事

1歲半:

為自己拿尿布;

把用完的紙屑、果皮扔到垃圾箱;

撿起地上的小東西;

關上櫃廚的門;……

2~3歲:

在大人的幫助下,能自己刷牙;

幫家長拿取東西;

把玩具拾起來放在正確的位置;

幫助餵養小動物、澆花(最好事先準備好適量的水,以免澆水過度);

幫媽媽把衣服掛上衣架;……

3~4歲:

自己刷牙、洗臉、穿衣、脫衣;

擦掉傢俱上的灰塵;

倒空小垃圾箱;

分類可迴圈物品;……

5歲

簡單整理自己的床鋪;

飯前幫媽媽擺放餐具等;

房間一般清掃;

能把各種食物盛入碗中;

能自己倒牛奶或者果汁;……

6歲

自己的事自己做,如獨立地吃飯、穿脫衣服、穿脫鞋襪、梳頭、入廁、疊被、整理玩具圖書等,並能夠逐漸學會洗小件衣物。

幫助成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擇菜、剝豆、倒垃圾、到附近商店買小商品等。

與家長一起自製玩具和修復圖書,如用紙盒、瓶蓋、硬幣、畫筆等做小玩具;用剪刀、膠水、布塊等修補破損的圖書、玩具等……

上述列舉的事項是一個有參考價值的家務範圍,您不必拘泥於此,只要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務,均可鼓勵他參與。

3.讓孩子“被需要”

我們往往因孩子幼小、可愛,對其進行悉心的照顧、呵護,總覺得他需要我們。其實,有意識地給孩子一種“被需要”的感覺也是必要的。如果孩子永遠處於“被關注”、“被寵愛”的氛圍下,一直感受不到家人對自己的需要,又怎麼會萌生對家人的責任感呢?

Step1:讓孩子“被需要”,可以將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委託給孩子,尤其是孩子3歲以後。比如,請他給家中的金魚定期餵食、給小盆栽定期澆水;每天晚飯後幫爺爺拿報紙;從超市回來時媽媽提大包、請他拿小包;奶奶做飯時請他幫忙剝蒜……

Step2:有的孩子已經習慣了被別人照顧,而不願去做您安排的事情,這也是正常現象。您不妨用點招術,比如:報紙上有個小狗,給爺爺拿過去,你們一起找找;剝蒜可好玩呢,不信你看……

Step3:孩子免不了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或不再感興趣的情況,提醒您不要就此失望或停止,應給予孩子精神上的鼓勵或換些新的任務、方式。

Step4:如果您有一個兒子,當他屁顛屁顛地解決了您的“難題”,記得鼓勵一句:有兒子就是不一樣;如果您有一個女兒,當她鞍前馬後地完成了您的“需要”,記得表揚一句:有個女兒真好!請學會“需要”他們。

4.承擔責任從“娃娃抓起”

多少年來,無數個家庭中都曾上演過這樣的“情景劇”:孩子走路不小心摔倒了(或碰到了桌子),大哭起來。家人連忙上前一邊安慰一邊“討伐”地面(或桌子):“誰讓你撞我們寶寶的,寶寶不哭,媽媽打它。”於是,寶寶漸漸止住了哭聲,同時也以為是路(桌子)的錯,而不是自己的責任。

同樣的事情美國媽媽這樣做:問一聲“Areyouok?”很多孩子此時邊回答邊慢慢爬起來了;或者是鼓勵他:“寶寶,你是個勇敢的孩子,媽媽相信你一定會站起來!”

日本媽媽這樣做:把寶寶叫過來,告訴他撞桌子的原因有三個:一是你走得太快,來不及刹車;二是你走路不專心;三是你沒看到桌子。然後對孩子說:“來,現在你重新走一次。”

顯而易見,我們的處理方法難以讓孩子為自己的過失承擔責任,而敢於為自己的過失承擔責任才會擁有良好的責任心。

出現過失或犯有過錯,即使再小的孩子,父母都應先解釋清楚原因(比如是你跑得太快而撞到門上的),然後對某些不良後果設法進行補救(比如弄壞了小朋友的玩具,告知孩子給對方賠禮道歉,並修補、賠償玩具)。

有些事情需要孩子體驗後果或受到懲罰,進而明白要為過失或過錯承擔責任。比如,剛沖好的牛奶被孩子打翻了,不要立刻再補一杯,因為此時正是孩子體驗自己失誤導致不良結果的好時機,這種體驗會比空講道理更有說服力;當孩子撒潑摔破了某個物品時,不妨小小懲罰一下:當天不許吃喜愛的零食……

正如著名教育家茨格拉夫人所說:必須教育孩子懂得他們不同的一舉一動能產生不同的後果,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一定會學得很有責任感的。

5.讓您的語言發揮“威力”

即使2~3歲以後的寶寶說話比較流暢了,但對某些語意的理解還停留在字面上,而且對太抽象、空洞的道理還理解不清。因此,培養寶寶責任感,發揮語言的威力就需要學點技巧了。

提要求——措辭準確,清晰地傳達任務與要求。

寶寶難以理解一些比較籠統和概括的詞彙,比如“把玩具收拾好”這個指令就比較模糊。這裡需要描述得更具體、更有趣,讓孩子知道該怎麼做,也願意去做,比如:“我們去吃飯了,讓米兔也回家吧”、“ 汽車該回車庫了”、“天冷了,小芭比的衣服還是給她穿上吧”……

有些家長習慣用“你式句型”:“你最好……”、“你應該……”等等,這樣的指令稍顯強硬。其實,指令也可以很“甜美”,您可以換個柔和的句式:“這樣放著會很髒,它們可都是你的好朋友,還是收整齊吧”。

傳情感——真誠、直接

媽媽因感冒發燒躺在床上,孩子玩餓了不僅不問候媽媽,反而怪媽媽還不給自己做飯。這種情形下,媽媽肯定會流下無奈、失落的淚水,然後強忍著難受起來做飯。

其實媽媽不必淡化自己的病情,完全可以開門見山地給寶寶解釋清楚。然後告訴寶寶,當家人生病的時候,其他成員要精心照顧生病的人。比如,爸爸嗓子疼,媽媽幫他買藥、熬湯;寶寶發燒了,媽媽會請假帶寶寶到醫院看病,並給他做好吃的。不妨試著向他提問:現在媽媽感冒了,寶寶會怎樣做呢?寶寶已經餓了,可以想點什麼辦法呢?

這樣的提問已經滲透了責任心的教育。如果寶寶的回答還是以自我為中心,那說明平時對寶寶的嬌慣太過度了,需要經常進行類似的提問和引導,相信寶寶會逐漸有所改變的。

鼻子是小寶寶呼吸新鮮空氣的主要通道,一旦發生堵塞就會讓寶寶呼吸困難,所以要多多關注寶寶的鼻子,不要讓他的呼吸通道發生堵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