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不少離異的父母, 想避免產生不愉快的情緒, 不願和孩子解釋離婚的事。 但是孩子和其他人的交往中, 常常不得不對付一些有關這方面的詢問。 孩子由於沒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往往不知所措。 所以單親家庭的父母應該根據孩子的性格、年齡等因素, 以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 平靜、真誠、耐心、自信地向他們解釋自己離異的原因, 求得他們的理解, 並教會孩子應付各種有關的詢問, 保護好孩子的自信心。
二、單親家庭的家長對子女的教養不可不慎,
Advertisiment
首先, 注意不要過度保護。 在喪偶或者離異之後, 為父母者常常會把自己所有的感情和愛傾注在孩子身上, 對孩子關懷備至。 孩子則衣來伸手, 飯來張口, 不必為自己的生活安排和學業計畫操心, 一切自有爸爸或媽媽代作主張。 日子一久, 孩子的依賴性就會增加。 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 脆弱、依賴, 缺乏主見和獨立意識, 一旦離開了家長, 便茫然不知所措。
其次, 切忌期望值太高。 缺少了配偶, 不少家長把孩子作為自己唯一的精神寄託。 在厚望之下的孩子, 往往有著過度的壓力, 心理負擔沉重。 有些心理素質不佳者, 受不了這種壓力, 便索性走向了反面, 來個不思進取, 乃至“破罐子破摔”。
Advertisiment
三、由於社會的寬容度及個人的修養尚未達到相當的水準, 使單親子女可能需要承受來自生活、學習環境中的歧視、偏見和嘲弄。
不少單親子女因此在性格上變得內向、憂鬱、自卑, 甚至孤僻。 因此, 家長不僅自己要多和孩子進行交流溝通, 還要注意幫助孩子充實生活。 由於家庭結構的不完整, 單親家庭的生活比較單調, 孩子容易感到精神上的空虛與寂寞。 為此身為他們的父母,
Advertisiment
四、單親家庭的父母要注意孩子健康人格的教育。
在孩子人格的形成過程中, 父親和母親有著無法互相取代的作用。 缺少父愛, 孩子就會形成所謂的偏陰人格, 即表現得懦弱, 多愁善感, 自卑、缺乏毅力, 果斷性不強等;而缺少母愛, 孩子又會形成所謂的偏陽人格, 即表現得孤僻, 冷漠, 缺乏愛心與同情心, 沒有安全感, 狹隘等。 所以對於單親家庭的父母來說, 要特別注意彌補孩子由於缺少父愛或母愛所帶來的消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