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單親家庭的孩子需要哪種關愛

錯誤的教育害處多

1.溺愛式教育

很多夫妻離異以後, 孩子跟著其中一方生活。 這時候負責照顧孩子的家長往往會出現溺愛式教育。 因為家長覺得不能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 有所虧欠。 所以一直對孩子千依百順, 不管孩子在物質上提出什麼要求都儘量去滿足, 這樣就容易造成孩子嬌生慣養, 不管處理什麼事情都容易以自我為中心, 不願意團結同學。

2.放任式教育

養育孩子的一方家長可能在與前妻離異以後, 就對孩子不上心了, 讓孩子“自由生長”, 不管孩子行為是否得當, 都不管不問。 這樣容易造成孩子沒有歸屬感,

Advertisiment
經常感到孤獨失望, 對生活沒有熱情。 生活上也容易導致孩子養成不好的行為習慣, 難以管教。

3.專制式教育

這類家長在離異後, 喜歡把人生的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 希望孩子以後能有所作為, 彌補自己內心的缺陷。 這種家長往往會給孩子帶來許多壓力, 使家庭缺少歡聲笑語, 孩子容易變得自卑、害羞、孤獨、內向。 這一切對孩子的成長來說都是不利的。

如何教育這些孩子

1.給孩子情感寄託

不管撫養孩子的一方是爸爸還是媽媽, 都要讓孩子明白自己仍然愛他。 經常用行動和言語暗示孩子, 他是自己最愛的人。 經常和孩子進行溝通, 給他們感情寄託, 讓孩子有存在感, 並且讓他們感到身心愉悅。

2.雙方共同照顧孩子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跟隨了媽媽生活, 那麼是不是就代表孩子從此就要失去父愛了呢?實則不然。 作為父親, 即使不能和孩子一起生活, 也要經常看望孩子, 告訴孩子自己沒有拋棄他, 離婚是爸爸媽媽自己的事, 和他沒有關係。 常常安撫他, 在生活和學習上給予他幫助。

3.孩子不能嬌生慣養

家長要格外注意的是, 不要因為孩子失去父愛或母愛就格外地嬌慣他, 要放心大膽地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讓孩子從小就知道自己對家庭也負有一定的責任, 使他們長大成人後能自覺擔負起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

4.“剛柔並濟”的教育

在生活中, 父親一般傾向于開發和勇敢的教育孩子, 而母親一般傾向于溫柔的教育孩子。

Advertisiment
這兩種教育方式對孩子來說缺一不可。 所以在離異以後, 撫養孩子的一方要適當的轉換教育方式, “剛柔並濟”, 讓孩子能感受到不一樣的愛, 從而使他的人格發展更加完善。

單親家庭的孩子都是心靈受過傷的孩子, 所以父母在照顧他們時也要格外仔細, 不僅要照顧好他們的身體健康, 也要照顧好他們的心理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