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單身媽媽輕鬆“過”


那些已經做了母親的、有點事業心的、追求完美的、年輕的知識女性來說, 離婚只能使她們獲得一時的輕鬆和心理上的解脫。 走出婚姻危機的她們很快會陷入另一種誤區——被競爭日益激烈的職場生涯、繁重的家務勞動和培育孩子的艱辛壓得透不過氣來。
讓自己的心喘口氣
離婚後的日子並不輕鬆, 原本該前夫幹的活全都落到了她的肩上, 彭清不後悔, 她終於可以不為前夫的不求上進而生氣了。 然而, 日復一日的操勞拖垮了她的身體, 她得了慢性疲勞綜合症, 脾氣也變得壞極了, 經常為了一點事就跟兒子大喊大叫,
Advertisiment
有時還動手打兒子。 每每事情過後, 哭著給兒子道歉, 可下次再碰到類似的事她又控制不住自己……
好在彭清沒有喪失理智, 她開始調整自己:即使再忙, 她也強迫自己每週至少留出半天的時間放鬆放鬆。 她恢復了與以前的好友的聯繫、參加了單身俱樂部、偶爾也領著兒子去郊遊。 她如今對自己那些單身母親朋友大談特談“給心靈放假”的理論, 否則頭腦中總繃著一根弦, 遲早有斷的一天。 她把離婚比喻成“地震”, 要及早地結束心理‘餘震’, 走出失敗婚姻。 找一件自己最喜歡的事情
高曉璐在拿到離婚判決書之後, 也曾有過萬念俱灰的一瞬, 但她很快就理智地把自己解放出來——在工作、孩子之外, 找一件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做,
Advertisiment
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以免胡思亂想。 她在一家出版社當文學編輯。 每天早晨送3歲的女兒去幼稚園, 晚上接回來。 白天組稿、編稿、閱讀之餘, 她就畫仕女畫。 古代仕女安然、平和的氣質, 是她擺脫不幸婚姻後最需要的心態。 這種修身養性的方式説明高曉璐度過了離婚後最難熬的那段日子。 高曉璐還把這種興趣傳染給了女兒月亮, 常常是月亮用蠟筆畫, 她用水彩畫。
把兒子送出去
李爽是個建築設計師, 34歲的她看上去依然像個二十五六歲的姑娘。 她在6年前離了婚, 如今兒子已經9歲了。
頭兩年, 兒子送幼兒圓日托, 李爽要上班又要照顧孩子, 她幾乎沒有吃過炒菜, 速食麵一箱箱往家裡搬。 她把自己的業餘時間都給了兒子,
Advertisiment
結果, 兒子特別依賴她, 性格也有點像女孩。 兒子5歲時, 她狠恨心把他送了全托, 是一家有男老師的幼兒圓, 李爽有意識地讓兒子多與男性接觸, 效果出奇地好。 到了上學年齡, 她把孩子送到了寄宿小學。 現在孩子上四年級了, 自理能力很強, 在心理上與雙親家庭的孩子沒什麼兩樣。
李爽給自己制定了一套健身、美容計畫, 保證每天早晨鍛煉1小時、晚上臨睡前做皮膚護理。 她還注意合理的飲食, 不因一個人吃飯而馬虎;保證充足的睡眠, 她相信會睡的女人才美麗。 還有重要的一點:她有一大幫朋友, 她們相互傾訴, 共同享受快樂、分擔痛苦。
母愛並非孩子的全部
母親用怎樣的眼光看孩子, 孩子將來就用怎樣的眼光看世界。
Advertisiment
作為單身母親, 儘管自己在心靈上受到很大的傷害, 也不要把這種不幸流露給孩子, 在孩子成年之前, 不要將夫妻間的恩怨向孩子合盤托出, 免得他(她)產生誤解。 黃文燕是一所重點中學的教師, 她懷孕時丈夫就有了外遇, 她的心情壞透了。 滿月一過, 丈夫就和她離了婚。 她的前夫很快又結了婚, 但是黃文燕允許他每週來看明明。 現在明明已經5歲了, 他常常向人炫耀“這個大汽車是我爸爸買的”、“星期天我和爸爸去動物園看大老虎了……”在他印象裡, 爸爸整天忙著上班, 只有星期天才回來, 但這並不妨礙他從爸爸那裡得到快樂。
在磕磕碰碰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對外界的適應能力才會強, 有時候甚至可以讓孩子去冒點險。
Advertisiment
單身母親應創造機會使孩子多和小朋友在一起, 他們之間的吵吵鬧鬧會使孩子學到很多東西, 也能培養孩子容忍、寬厚的品質。 單親家庭一般來說不會永久, 母親再婚對孩子的心理成長也利多於弊。 那麼新組織的家庭, 要多一個人, 還可能多更多的人;從長遠考慮, 孩子終將得走向社會, 沒有寬容的品質、沒有與人合作的精神、沒有良好的性格是很難與他人相處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