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嘮叨與孩子的自主發展意識

嘮叨與孩子的自主發展意識

當孩子親自參與生活的鍛煉, 並在解決問題時獲得成功, 那麼他就會對“自我”產生濃厚的興趣。 這個“自我”在生活中遇到的鍛煉越多, 他的成功機會就越多, 他的自信心就越強, 自我發展的欲望也就越強。 這樣的孩子, 父母其實不需要非常操心。

典型案例

在一個幼稚園裡, 三個孩子正安裝一個塑膠機車玩具。 他們都笨手笨腳的, 別說安裝, 就連拿穩也很成問題, 不是被別人碰掉, 就是在安裝時, 由於手腳不夠用而掉落。

這天正好是家長開放日, 有個孩子的媽媽看到自己的兒子經過很多次努力,

Advertisiment
還是沒有把車子輪胎放進固定的軸道上, 有點急了, 在旁邊喊:“兒子, 把輪胎穿過那個軸道。 ”

幼稚園老師微笑著示意那位家長不要出聲。 那位家長說:“我看, 照他們這個安法, 這一天也安不上。 我還是過去幫幫他們吧。 ”

老師嚴肅地說:“千萬別, 你不知道, 這群孩子的能力很強, 他們自己也能安好。 ”

那位媽媽的孩子聽到這些, 回頭喊道:“媽媽, 你別吵, 別打擾我。 ”

那個家長一聽, 嘟囔了一句:“臭小子, 還嫌媽媽吵, 媽媽是告訴你方法呢。 ”但她終於還是不說話了。

這時候, 那三個小傢伙開始商量, 那個沖媽媽喊話的孩子說:“我安軲轆, 你們安車架子, 行不?”

那兩個孩子點頭, 三個人於是分頭行動。 那兩個孩子把車架子的小零件都拿走了。

Advertisiment
這回, 只剩下輪胎和車軸。

這個小傢伙一手拿起輪眙, 一手拿起車軸, 開始專心地把輪胎塞進車軸。

第一次, 他失敗了。 那位家長在旁邊“哎呀”一聲。

第二次, 他失敗了。 那位家長在旁邊一咧嘴。

第三次, 他又失敗了, 而且手用力過猛, 還在車軸上劃了一道紅印。 那位家長有些急了, 又要上前, 被老師攔住了。

第四次, 他還是失敗了。 但小傢伙似乎很高興, 他嘟囔著:“哦, 是這麼回事。 ”那位家長心急如焚, 要不是老師攔著, 她早就沖過來給孩子做示範了。

第五次, 這個小傢伙順順利利地把輪胎安進了車軸。 那位家長長舒了一口氣。

老師微笑著說:“如果你早早過去, 他就沒有這個自我成功的經歷了。 現在你看你的兒子, 他多高興!”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