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嘴裡有這種味道就是疾病徵兆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早晚刷牙, 除了預防齲齒, 還有一個目的, 就是保持口氣的清新。 口氣清新, 不僅是尊重他人的表現, 也能使自己的心情保持愉悅, 這也是現在口香糖或是口腔噴霧等商品熱賣的原因。 不過, 一說到口氣, 很多人第一反應可能是口臭, 其實, 嘴裡的味道可不只這一種。

可能有人會說, 這跟嘴裡吃的食物有很大關係啊。 比如說吃糖, 那嘴裡就必然是甜味;吃苦瓜, 那嘴裡肯定就是苦味了。 這是每一個味覺系統發育正常的人都會有的體驗, 不過, 小編要說的情況, 是在沒吃食物的前提下,

Advertisiment
哪怕只喝水, 也會覺得嘴裡是有味道的。

一、酸

說到嘴裡發酸, 相信很多人想到了“望梅止渴”這個詞。 當你想到酸味了, 就會受大腦的刺激, 而分泌出大量的口水。 可是, 如果你平時並沒有吃多少酸的, 甚至想都沒想到帶有酸性的食物, 也會不自覺地感到嘴裡發酸, 接著就不住地咽口水, 那一定是身體出了問題。

中醫認為, 胃部受到熱邪, 就會導致胃氣上移, 使人口生酸水。 如果你有口酸的困擾, 可以結合一下平時身體的其它症狀, 如胸悶、反胃、舌苔發黃等, 基本符合的話, 就要考慮是不是胃出了問題。

嘴裡發酸的人往往會有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平時應少吃酸性和辛辣的食物, 以避免胃酸的大量分泌。

二、甜

不要覺得嘴甜是一種很好的感覺,

Advertisiment
有一個詞叫“甜膩”, 就是說老是甜滋滋的, 就會生膩。 試想一下, 無論你吃什麼, 最終嘴裡留下的總是甜味, 時間久了, 會讓人有噁心的感覺。 而實際上, 口甜的危害還不僅於此。

中醫認為, 口甜是因為脾胃濕熱;現代醫學認為, 口甜就意味著消化系統紊亂, 使得消化酶分泌出現異常;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患上了糖尿病, 必須去醫院做進一步的相關治療。

口甜的人平時可能喝水較多卻容易感到饑餓;觀察一下舌苔, 大多發紅;口角容易生瘡且排便困難。

如果能排除糖尿病的情況, 那就跟平時的飲食結構不合理有關, 應少吃甜食、熱食和辛辣食品, 控制煙酒。

三、苦

很多人都有過口苦的經歷, 中醫認為, 這是因為體內有濕熱造成的。

Advertisiment
其中, 肝膽濕熱往往是因為肝膽上有炎症;而胃熱, 則多跟飲食結構不合理有關。 平時應多吃一些清淡食物, 多運動, 減少食物在腸胃中的逗留時間, 從而避免胃部產生濕熱而引起口苦。

還有的人口苦跟身體的疾病關係不大, 多由於精神壓力大引起。 比如這段時間情緒焦躁、常常忐忑不安, 甚至經常失眠, 都會出現嘴裡發苦的現象。 這就要多調節一下自己的心理, 找個合適的管道, 儘量釋放掉內心的壓力。

四、辣

嘴裡有辣味的情況並不多見, 但也絕不是沒有。 這多跟肺熱和胃部炎症有關, 也會見於高血壓患者和更年期人群。

這些人平時大多屬於無辣不歡的人, 男性的話往往還會飲酒過度。 這些都需要在平時的飲食中加以調節,

Advertisiment
逐步減少辛辣食物的攝入。

平時也可以多吃一些清肺的食物, 如梨、綠豆等, 以緩解口辣的症狀;而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時時監控自己的血壓, 多吃一些降壓食物, 如海帶、芹菜、荸薺等。

五、鹹

嘴裡老是有鹹味的人往往需要不停地喝水, 常伴有咽喉腫痛、舌苔發紅, 這些人往往受腎陰虛的困擾, 容易患慢性腎炎、咽炎、牙齦炎和口腔潰瘍。

也就是說, 這類人特別容易上火, 但也是虛症的一種, 平時應吃一些去火的食物, 如蘿蔔、蓮子、西瓜等。

結語:經常能保持口氣清新的人, 也是體質較穩定, 身體較健康的人。 而即使不吃東西, 嘴裡也總是會有一些味道的人, 很可能已經患上了疾病而不自知, 只是習慣用嚼口香糖的方式來掩蓋口氣和種種不適感 。

Advertisiment
但不找到問題的癥結, 依賴口香糖並不能徹底地解決問題, 反而使病症越拖越重。 因此, 平時不妨多留意一下自己的嘴裡都有些什麼味道, 做到心中有數, 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調理和治療。

本篇文章版權歸養生堂所有, 未經許可, 謝絕轉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