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醫學家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就曾報告, 機場周圍居民畸形兒的出生率高于其他地區。 由此, 醫學科學家們開始了噪聲對優生影響的研究。
研究表明, 噪聲能刺激母體丘腦下部——垂體前葉——卵巢軸系統, 使母體內激素發生逆向改變, 從而影響受精卵的正常發育。 而日本科學家安藤在對大阪國際機場的噪聲污染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后指出, 噪聲的刺激還可引起母體神經細胞的改變, 繼而影響胎兒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 另有專家研究認為, 噪聲不僅可以間接干擾胎兒發育, 而且能直接作用于胎兒的遺傳基因,
Advertisiment
因此, 醫學家們建議, 婦女妊娠期理想的聲強環境是10~35分貝。 如果妊娠期婦女每天接觸50~80分貝的噪聲2~4小時, 便會出現不良反應:精神煩悶緊張, 呼吸和心率增快, 心肺負擔加重;神經系統功能紊亂, 頭痛、失眠隨之而生;內分泌系統功能降低, 尤其是雌激素和甲狀腺素分泌不足;消化功能受損, 難以獲得足夠的營養;免疫機能下降, 易患病毒或細菌感染性疾病。 而這些都是導致胎兒發育不良, 新生兒體重不足, 智力低下, 或軀體、器官畸形的重要原因。 還有研究發現, 在噪聲環境中孕育娩出的嬰兒, 0~3歲間每年平均患病次數要比其他嬰兒多2~4次。
目前, 妊娠期婦女接觸噪聲的機會主要有:城市噪聲, 僅街道上行車的噪聲,
Advertisiment
為了防止噪聲對生育的影響,
妊娠期婦女在生活和工作中,
應盡可能減少接觸噪聲的機會。
有條件的可臨時調換居住地點;暫時調換工種,
脫離噪聲環境;減少去鬧市區的次數;不去歌舞廳等喧鬧嘈雜的娛樂場所;把家中電視機、錄音機音量調小;將床遠離電冰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