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四大妙招教你輕鬆帶孩子看病

一、和孩子談談醫院

告訴孩子這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免不了會生病。 要恢復健康就得吃藥、打針。 醫院就是這樣一個保障我們健康的地方。 可能的話, 可以讓孩子結識一些醫生朋友或是做過小病人盼同齡孩子, 消除孩子心中對醫院的恐懼感。

帶孩子到醫院時, 如果他問你是否需要打針, 你要誠實, 最好這樣回答他:“寶貝, 我不認為需要打針, 但得問問醫生, 聽聽他的意見。 ”關鍵是不要輕易對孩子許下不用打針的諾言。

另外, 孩子做錯事時, 不要用“再不聽話, 我’止醫生給你打針”之類的話嚇唬孩子, 以免加重孩子生病時的擔憂。

Advertisiment

二、陪伴在孩子的身邊

人院治療的孩子不得不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 病友、看護人員都是陌生的, 還有那些奇怪的治療方法。 所以父母必須盡可能抽時間陪伴在孩子的病床邊。 雖然, 看上去孩子所經受的痛苦並不會因為父母的在場而減輕, 但他們會由此感到莫大的安慰, 更願意配合治療。

三、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接受治療時, 可以為他講他平時最喜歡聽的故事, 陪他唱他最喜歡唱的兒歌, 或是重溫一次愉快的旅行, 儘量為他創造一份輕鬆, 使他忽略正在發生的事情。 孩子接受治療時, 可以允許他們穿著自己的衣服, 至少是穿著鞋子或襪子, 這樣他們會感到, 必要時, 他們完全有能力逃出醫生的治療室;檢查時,

Advertisiment
有經驗的醫生還會讓孩子自己選擇是坐在桌子上還是父母的膝蓋上。

四、檢查你自己的態度

有時候, 當醫生說孩子不但需要吃藥, 而且還需要打針時, 父母馬上愁得緊鎖眉頭、憂心忡忡, 怕孩子經受不住治療的疼痛。 事實上, 我們應該認識到,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不得不經歷一些痛苦和磨難, 父母必須成為孩子戰勝困難的榜樣。 所以你要告訴孩子, 打針是很疼, 但這只是個十分短暫的過程, 會很快過去的。 而當他恢復健康後, 就滿足他的—個正當願望, 讓他做一件平時最嚮往的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