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四大方法教你保護寶寶乳牙

很多媽媽都抱怨, 寶寶很小的時候就蛀牙了。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保護好寶寶的牙齒嗎?乳牙 保護要注意哪些呢?

四大方略教你保護寶寶乳牙

方略1 愛牙要始於生命起點

* 孕期防止缺鈣

在乳牙釉質的鈣化期, 即懷孕4個月到嬰兒出生後第一年, 孕媽咪白天多出去曬太陽, 從陽光中攝取足量VD, 同時每天必須喝250毫升牛奶或奶粉, 多吃蝦皮、蝦米、蛋黃、綠葉蔬菜等富含鈣食物;從懷孕中期開始, 在醫生指導下補充VD和鈣劑, 直至懷孕36周, 可選用鈣爾奇-D600片劑, 每天晚餐後服1粒, 或鈣爾奇-D300咀嚼片, 每天早餐和晚餐後分別服1粒。

Advertisiment

* 孕媽咪要拒絕吸煙或遠離二手煙

醫學研究表明, 孕媽咪經常吸煙或被動吸煙, 會導致胎寶寶頜面部或口腔發育畸形, 引發出很多牙齒問題和牙周疾病。 為了寶寶的健康, 孕媽咪和哺乳媽咪一定要拒絕或遠離吸煙, 清楚地知道吸煙和被動吸煙對胎寶寶的害處。

* 懷孕期間一定要慎用藥物

很多藥物對胎寶寶的口腔和牙齒發育有害。 比如利眼甯、安定、苯妥英鈉、強的松、可的松可引起唇裂或齶裂;四環素類藥物除抑制胎寶寶生長發育外, 還可影響牙釉質礦化, 日後就是再補充鈣, 也不可能恢復正常, 不僅只是使牙齒變得不堅固, 而且還會終生變成灰黃色, 對身心均會產生不良影響。

方略2 出生後採取科學養育方式

Advertisiment

* 儘量採取母乳餵養

寶寶有力吸吮母乳的動作, 有利於頜面正常發育。 人工餵養如果人造奶嘴使用不當, 極易造成面部和牙頜異常, 必須人工餵養時, 應選擇模仿乳☆禁☆頭模擬設計的奶嘴。 同時, 儘早訓練寶寶使用杯子和碗筷進食, 避免形成對奶瓶的依賴性。

* 母乳是嬰兒的最好食物

國外兒科專家指出, 儘管母乳也是甜的, 但乳牙長時間浸泡在母乳裡卻不會被蛀壞。 母乳還可抑制細菌在牙齒上繁殖, 防止牙齒腐爛;母乳中還含有寶寶生長發育所需的鈣質, 這也是吃母乳的寶寶為什麼不會過早爛牙的原因。

* 媽咪應積極治療齲齒

媽咪患齲齒, 寶寶也易患齲齒。 因為, 齲齒是細菌感染, 媽咪可能會通過給寶寶餵飯、喂水感染他們。

Advertisiment

* 避免不正確的哺乳姿勢

人工餵養時, 寶寶吃奶的姿勢、奶瓶的位置、奶嘴孔大小, 都對牙齒發育影響很大。 媽咪一定要注意採取正確姿勢, 使寶寶吮吸時下頜前伸運動近似於吮吸母乳, 不影響下頜骨正常發育, 避免引起寶寶牙頜畸形。

* 控制寶寶吃糖

斷奶後, 每天飲食中要有五穀雜糧、牛奶及乳製品及蔬菜和水果, 牛奶中儘量不加糖;平時, 多吃蔬菜和水果, 少吃冰激淋、糕點、糖塊等易粘在牙齒上的細軟食物;多喝白開水, 少喝糖分高的飲料。 為寶寶提供有一定硬度的食物練習咀嚼, 如蘋果、小紅蘿蔔、黃瓜、玉米等。 尤其是新鮮水果, 咀嚼時間越長, 唾液分泌越多, 增多的唾液會把牙齒清洗乾淨, 同時增強咀嚼功能。

Advertisiment

* 避免寶寶經常做吮指、吮唇、吐舌等動作

4歲以後, 一定要徹底糾正吸吮安撫奶嘴的習慣。

四大方略教你保護寶寶乳牙

方略3 不讓寶寶怕牙醫

* 寶寶的牙齒沒有問題時, 媽咪也應經常帶他們去牙科進行保健。 發達國家的寶寶, 幾乎很少發生齲齒。 3歲前, 帶寶寶去牙科進行保健, 也是讓寶寶逐漸熟悉那裡的環境, 觀察和瞭解醫生的治療, 感到這裡一點都不可怕。 等到需要進行牙齒保健或治療時, 便能輕鬆快樂地接受。

* 避免寶寶心裡充滿恐懼, 大哭不已無法與醫生配合。 這樣, 只會使媽咪著急, 醫生費力, 失去牙齒保健或治療的機會。

方略4 定期檢查牙齒, 有問題早治療

* 定期牙齒檢查, 可使寶寶有病早治, 無病預防。 一般來講,

Advertisiment
0-5歲時每隔2-3個月檢查一次;6-12歲時每隔半年檢查一次, 12歲以上每年檢查一次。

* 牙菌斑是牢固黏附在牙表面的細菌性薄膜, 是導致齲齒和牙周病的重要原因, 切不可認為乳牙壞了不要緊。 牙齒一旦齲壞, 再也不能復原。 要記住, 寶寶的牙齒保護, 應從開始於牙齒沒有損害前。

* 寶寶出現小乳牙早失時, 趕快帶到牙科做牙齒間隙保持, 不然會影響恒牙的發育和萌出;出現反頜、牙列擁擠、牙齒錯位等情況, 也應及早去口腔科, 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儘快矯正過來。

小編總結:很多孩子都很怕牙醫, 心裡對牙醫充滿了恐懼感, 所以媽媽要多帶孩子去做牙齒保健, 讓孩子熟悉了環境和牙齒保健工作, 讓寶寶不再怕牙醫, 配合牙醫的工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