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四招讓孩子走出膽小怪圈 勇氣是這樣練成的!

膽小的孩子與勇敢的孩子相比, 多多少少會吃一些啞巴黃連, 特別是當孩子長大以後, 在人際上面會有很大的障礙。 因此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怎麼去幫助膽小懦弱的孩子尋找勇敢的陽光呢?

一、和睦的家庭氛圍

在和睦平等, 充滿歡聲笑語的家庭環境裡, 兒童也會養成開朗、勇敢、感情豐富、自信心強等積極性格。 所以, 要培養出一個敢於表達自己的孩子, 爸爸媽媽就要先給他們營造一個有安全感的家。 其次, 要滿足孩子的歸屬感, 使孩子感到被愛、被尊重, 不要盲目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安排孩子的活動,

Advertisiment
要保留孩子對合理要求的選擇權。 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才會心情輕鬆愉快, 言語無拘無束, 有什麼想法都敢於、樂於同爸媽交流, 也就容易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


孩子膽小怎麼辦

二、認識新的小夥伴

如果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那麼同齡勇敢的小夥伴就是孩子模仿的榜樣。 因為孩子在和自己年齡相仿的人交往的時候, 他們會感到放鬆, 表達自己也變得比較容易。 當孩子在社交中表現得合群時, 爸媽要及時鼓勵、強化, 這樣會對孩子形成開朗的性格有所幫助。 對於性格偏內向的孩子, 爸爸媽媽要鼓勵他們多到同齡小朋友的家裡做客。 也可以為孩子邀請孩子的小夥伴到家裡來玩。 孩子嘗到當小主人的滋味,

Advertisiment
一般都會興奮、喜悅, 會主動帶小夥伴參觀家裡, 忙裡忙外地招呼自己的小客人, 這樣不知不覺中他們就增強了自信心, 塑造了開朗的性格。

三、從故事中學會勇敢

讓孩子從故事當中的英雄人物身上領悟到勇敢的光彩, 哪怕是抵禦大灰狼的小白兔, 也可以讓孩子明白要勇敢戰勝敵人的道理。 媽媽要學會用“寓教於樂”的方式, 讓孩子學會勇敢。 當圖書中或電視節目中出現英雄人物時, 媽媽要注意收集, 過後給孩子講述。 當孩子聽故事的時候, 媽媽要密切地觀察孩子的表情, 然後要適時地對故事中的英雄人物給予肯定和評價, 從而啟發孩子學習這種勇敢精神。


讓孩子直面恐懼很重要

四、正面恐懼的來源

有一些家長其實自己也在無意之中將孩子引導到膽小的方向去。

Advertisiment
家長要注意, 不要用恐嚇和欺騙的方法來誤導孩子。 比如在孩子害怕黑暗不敢入睡時, 有很多家長會說:“再不睡, 就有鬼魂來吃你!”, 這樣做反而讓孩子害怕黑暗。 而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這樣的:“不要怕, 關上燈才能不晃眼, 好好睡吧!”國外兒童心理專家曾舉了一個典型的例子:一個4歲的男孩睡覺時夢見一條蛇要咬他, 他告訴了媽媽, 媽媽便拿出棍子“打蛇”。 專家們認為, 這樣只能給孩子一個屋子裡真有蛇的印象, 反而更害怕。 如果媽媽打開燈, 讓孩子看看屋裡並沒有蛇, 孩子會安心睡去。 可見, 正確的教育方法對消除孩子的恐懼是十分必要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