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四款食譜解決寶寶輔食問題!

寶寶什麼時候開始需要添加輔食, 寶寶添加輔食有什麼好的選擇?什麼時添加什麼樣的輔食最營養最合適?相信不少媽媽都在糾結怎麼喂的問題。

1、入門篇(4-6個月):蛋黃-果汁-米糊

四個月開始添輔食, 從1/4個蛋黃開始, 很簡單就是白煮蛋的蛋黃切一半再一半, 還可以摻一點奶調成糊狀喂給寶寶吃。 看看孩子的腸胃是否適應, 如果吃得好, 可以從1/4開始慢慢加量。 果汁這時也可以慢慢嘗起來。 每個寶寶口味不一樣, 庭軒就不喜歡喝果汁, 除了西瓜。 五個月開始米糊, 一般都是買的亨氏的, 有好多品味可以選擇,

Advertisiment
庭軒偏愛添加胡蘿蔔的。 也聽一個同事說, 當時她自己買米去找人加工。 個人覺得太麻煩。

如何判斷寶寶腸胃是否適應:最簡單的方法是聞寶寶的口氣, 如果有點口臭, 說明腸胃還不能接受這樣的飲食, 趕緊暫停, 過一兩個星期再試。

2、初級篇(7-10個月):稀飯-南瓜泥-土豆泥

寶寶吃米糊很容易吃膩, 總得想著法子讓他吃點大米製品, 可以從稀飯開始。

稀飯:可以從白稀飯開始(加點點糖or油), 慢慢可以加點蔬菜或胡蘿蔔。 個人經驗是, 買個多功能刮絲刀, 將胡蘿蔔刮成小絲。 我選擇用高壓鍋煮粥, 第一次煮上氣後, 等待十分鐘氣下去後將胡蘿蔔絲放進入鍋中, 再煮一次第二次上氣。 南瓜泥及土豆泥:將南瓜及土豆切成薄片, 做飯的時候放在電飯煲上層蒸,

Advertisiment
拿出後用勺子碾成泥。 因為味道甜甜的, 寶寶應該很喜歡吃。 俗話說“七牙八齒”, 寶寶在這個階段會出一到兩根小牙, 可以適當加一些磨牙的餅乾或蔬菜杆(例如:胡蘿蔔棒)。

寶寶什麼時候開始需要添加輔食, 寶寶添加輔食有什麼好的選擇?什麼時添加什麼樣的輔食最營養最合適?相信不少媽媽都在糾結怎麼喂的問題。

3、中級篇(11個月-15個月):黃瓜蘿蔔-肉泥(餅)-麵條-餃子(餛沌)

寶寶漸漸出牙後, 能吃的東西也多了。 可以先從蔬菜瓜果開始練牙, 例如:黃瓜、蘿蔔、萵筍等。 做菜的時候將其切成小薄片清炒, 少鹽。

餛沌或餃子:十個月左右的寶寶可以開始吃餛沌或餃子, 庭軒不愛吃香菇肉的, 偏愛蔬菜較多的,

Advertisiment
例如:薺菜肉餡的。

麵條湯:週末買來老母雞熬成濃湯, 放在冰格裡冰凍, 每次吃時拿出兩塊冰來化開做湯。 (湯裡不加鹽)或者嘗試我外婆的創新麵湯:青菜沫or番茄沫+紫菜+肉沫(關鍵:麵條煮得差不多時, 再放菜沫, 放得過早會黃掉, 口感也不好)。 個人經驗, 如果寶寶不喜歡吃圓面, 喜歡稍微寬點的麵條。

肉餅:外婆喜歡做肉餅給庭軒吃, 因為肉類可以補充蛋白質還可以補鐵。

關於寶寶補充鈣鐵鋅:這個時期的寶寶很容易缺鈣、鐵、鋅, 既可以食補也可以藥補, 當然最好是雙管齊下。

食補: 瘦肉or豬肝湯補鐵、乳製品補鈣(優酪乳or乳酪)。

藥補:兒童鈣鐵鋅硒沖劑、金箍棒、魚肝油等。

4、高級篇(16個月-2歲):肉類-魚蝦類

這個時期的寶寶牙齒基本上出了8-12根,

Advertisiment
應該可以和大人一樣正常飲食了, 但是為了保證孩子的營養均衡, 應多給寶寶吃肉類、魚類食物。

黑魚片或者蝦:每週至少兩天的魚類或蝦類。

肉餅肉圓:魚蝦的替代品。

看完以上超級詳細的網友分享, 媽媽們有沒有收穫呢?小編整理的寶寶輔食資訊, 希望對媽媽有所幫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