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一個有教養的孩子,
是許多父母關心的問題。
孩子長大走向社會,
走向世界,
那些在一舉手一投足間就會說明一個人的修養的東西,
是需要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打下根基的。
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后,
經濟上發展很快。
這個過程中,
也出現了有的人為了金錢,
不擇手段、不知羞恥的現象。
這些都是非常可怕的。
如果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
那么他長大以后就什么事情都可能干得出來。
另外,
中國人很愛自己的孩子,
可以為了孩子犧牲一切,
可以自己省吃儉用,
為的是供孩子上大學。
但是孩子是否知道要自己去闖一條路呢?中國也有個說法,
Advertisiment
敬、誠、勤、知恥, 最需要培養的四種品質
我覺得, 一個人要走進社會, 和人交往, 最重要的品質有四條。
第一條是“敬”, 尊敬。 就是敬父母、敬老師、尊敬其他人。 我們任何一個人都喜歡人家尊敬自己。 人家尊敬你的基礎是你尊敬人家。 我覺得要教會孩子尊敬別人。
Advertisiment
第二條是“誠”, 誠實。 在世界上。 無論是跟中國人打交道, 還是跟外國人打交道, 你都要誠實。 有種誤解, 好像搞外交就是在騙人。 這是不對的。 其實誰都不傻, 你跟人家打交道, 拿什么東西打動人家?誠呀!對朋友, 如果你想騙他, 花言巧語, 你就交不到好朋友。 在他沒發現的時候, 他可以一直跟你很好, 一旦他發現你欺騙他, 就不再喜歡和你交往了。
第三條是“勤”,
Advertisiment
第四條是“知恥”, 知道恥辱。 現在有一種可怕的現象是不知恥。 正確和錯誤的概念不分明。 中國古代有句話:“五刑不如一恥。 ”五種刑罰不如一恥。 一定要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 什么事情不可以做。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教養的體現, “神”、“形”并重
教養的體現, 分兩個方面, 一個是“形”, 表面的, 是讓人感覺到的;另一個是“神”, 也就是內心的東西。 剛才談到的四點, 不僅僅是神的東西, 它們需要通過“形”讓別人感覺得到。
這個“形”是內在的反映, 不是裝出來的。 有不少人不大注意“形”。 和人打交道, 不能投機取巧。 你對人家敬不敬, 是從多方面表現出來的。 比如握手, 就有許多人不會。 你怎么樣和人家握手, 體現著你的修養。 還有, 眼睛是心靈的窗子, 眼神也構成彼此之間的交流。 有個大使跟我講, 他拜會過一個國家的議員。 拜會完了, 這個議員說:“我們能夠成為好朋友。 為什么?因為一看你的眼神, 我就知道你的真誠。”有時候一個眼神勝過很多話。如果拜會的時候目光散亂,說話的時候目中無人,那么拜會之后,他也會客客氣氣和你握手告別。你再去找他,他就會對你有成見、有戒心,就很難再交往了。衣冠不整,也是不敬。我年輕的時候給總理做翻譯,有個做記錄的女同志穿了個長袖襯衫,天熱她把袖子卷了起來。客人走后,周總理那么忙的人,走過來,對這位做記錄的女同志說:“天熱,穿短袖可以,女同志長袖卷起來不好看。”這好像是一件很小的事,但是總理覺得很重要,因為這事關對別人是否尊敬的問題。不守時也是不敬。在荷蘭當大使的時候,有一次我會見一個亞洲國家的大使。他有事情晚了一點,見了以后他一再向我道歉:“對不起,對不起,我晚來了幾分鐘……”他道歉是因為他覺得遲到是不敬的。有些人在公共場合喜歡大聲喧嘩,旁若無人。比如看節目,人家都很安靜,你在那里大聲說話,別人是什么感覺?人家會覺得你這個人缺少教養,你不尊重人家。如果你自己沒有意識到,就更可怕了。你把人得罪了都不知道是怎么得罪的。這樣和人家交往中就會有問題。人和人之間交往時,感動你的并非是一些大事情,往往是一些小事情。有的時候,我們會記住人家一個手勢、一個眼神……這些東西,都是需要慢慢教的。
言教和身教并舉,下的是慢功夫
有的父母說,我給他講了很多道理,他怎么就不聽呢?其實,父母要做的只有兩點:一個是言教,一個是身教。
一般情況下,中國的父母言教比較多,身教考慮得少。要知道言教多了孩子會煩,起到反作用,言教要適可而止。言教有兩個原則,第一個是適度。適度的教導,孩子不反感,還能聽得進去。教導的過程中,重要的是尊重孩子,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如果不尊重他,老是批評他,他可能破罐破摔。第二是摸清他的敏感神經,找對切入點。每個人都有他的敏感神經,大人和孩子的敏感神經還不完全一樣。找對切入點,有時候說一句就管用。更重要的是身教。有些父母竟然把自己騙人家的事情拿來宣揚,那就太糟糕了。父母在那里說我是怎么做的,以后要怎么做,是怎樣考慮的……在孩子腦子里就會慢慢形成一個是非概念:哎呀,父母是這樣做的!肯定會影響很深。身教,就是讓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要做到。如果父母說話算話,那么孩子就會把父母說的事情也當回事。也許你覺得平時家里發生的事情他不一定意識得到,但其實你的一舉一動始終對他有影響。因此,只要當著孩子的面,你就要有一個在和孩子交流的意識。要注意自己的一眼一行。
言教和身教并舉,下的是慢功夫
有的父母說,我給他講了很多道理,他怎么就不聽呢?其實,父母要做的只有兩點:一個是言教,一個是身教。
一般情況下,中國的父母言教比較多,身教考慮得少。要知道言教多了孩子會煩,起到反作用,言教要適可而止。言教有兩個原則,第一個是適度。適度的教導,孩子不反感,還能聽得進去。教導的過程中,重要的是尊重孩子,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如果不尊重他,老是批評他,他可能破罐破摔。第二是摸清他的敏感神經,找對切入點。每個人都有他的敏感神經,大人和孩子的敏感神經還不完全一樣。找對切入點,有時候說一句就管用。更重要的是身教。有些父母竟然把自己騙人家的事情拿來宣揚,那就太糟糕了。父母在那里說我是怎么做的,以后要怎么做,是怎樣考慮的……在孩子腦子里就會慢慢形成一個是非概念:哎呀,父母是這樣做的!肯定會影響很深。身教,就是讓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要做到。如果父母說話算話,那么孩子就會把父母說的事情也當回事。也許你覺得平時家里發生的事情他不一定意識得到,但其實你的一舉一動始終對他有影響。因此,只要當著孩子的面,你就要有一個在和孩子交流的意識。要注意自己的一眼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