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四種類型的小兒感冒治療

很多人有感冒的經驗, 家中有小孩的家庭, 到西醫診所看感冒的更是“家常便飯”, 拿的藥不外乎是消炎藥、止咳化痰藥、症狀(例如打噴嚏、流鼻涕、頭痛)解除藥。
中醫是如何看待感冒呢?您知道中醫師是給您哪些藥物?是不是感冒只要喝喝姜湯解解“風寒”就可以了?

兒童感冒
感冒可以說是小孩最常見的疾病, 比較正確一點的說法應該是“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流行性☆禁☆感冒”, 中醫對此病的敘述則為“傷風”或“傷寒”, 常見的臨床症狀有發燒、怕冷、頭痛、咳嗽、鼻涕多、鼻塞, 至於治療的原則主要是根據患兒的“症狀”與“體質”而定,
Advertisiment
例如體質原本就虛弱的人, 感冒時甚至會用到具有“補性”的人參;中醫有哪些藥物可以用來治療感冒呢?一般而言, 感冒可以分為四型:
第一型:發燒、怕冷、蓋了棉被還覺得冷, 並且伴有頭痛、鼻塞、流鼻涕的情形, 沒有咽嚨痛以及出汗的症狀, 這是屬於“傷寒”型的感冒, 常用的中藥有紫蘇葉、杏仁、荊芥、防風、桂枝、麻黃、桔梗、前胡、羌活等, 這些中藥有一個特點就是含有揮發油的成分, 揮發油可以改善周邊血液迴圈、發點汗, 達到所謂的“解表”、去風寒的作用, 其實, 也可以簡單地用姜湯來治療這一類型的感冒。
第二型:這一類型的感冒與第一型(風寒)感冒有一點相當大的不同就是病人會有“咽喉痛”的症狀, 臨床上常見發燒症狀明顯、怕冷則相對不明顯,
Advertisiment
一般有頭痛、鼻塞打噴嚏的症狀, 咳嗽咳出來的痰則較黏稠、甚至呈黃色, 這種感冒中醫稱為“風熱”型感冒, 可以用菊花、連翹、桑葉、金銀花、薄荷、牛蒡子等具有“天然消炎成分”的中藥來治療。
第三型:高燒不退、全身倦怠、食欲不振, 甚至影響到腸胃系統(有腹瀉、嘔吐的症狀), 舌苔呈現黃色, 這一類型的感冒是屬於“暑濕型”, 在炎熱的夏季比較常見, 可以用的中藥有香薷、金銀花、藿香、佩蘭、厚樸、黃連、扁豆等具有清熱化濕作用的中藥來治療。
第四型:這一類型感冒的症狀表現以咳嗽、痰多為主, 頭痛、咽喉痛、發燒的情形則不明顯, 如果咳出來的痰是黃色的, 可以用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魚腥草、紫苑來改善,
Advertisiment
如果痰呈白色, 則可以用萊菔子、白芥子、紫蘇子、枳實、竹茹、陳皮等中藥來治療。
從以上的四類型中, 您大概瞭解了中醫看感冒為什麼一定要“本人親自到”, 因為中醫的處方是必須因人而異, 不同類型的感冒用的中藥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 下次到中醫看感冒時, 不妨問問醫師, 您是屬於哪一類型的感冒?
(兼職編輯:蔡丹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