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生存很重要
有一個故事, 說的是一群在山裡野餐的小孩子迷路, 在潮濕饑餓中度過了恐怖的一夜, 他們無望地失聲痛哭, “人們永遠也找不到我們了”, 一個孩子絕望地哭泣著說, “我們會死在這兒。 ”然而, 11歲的伊芙雷站了出來, “我不想死!”她堅定地說, “我爸爸說過, 只要沿著小溪走, 小溪會把我們帶到一條較大的小河, 最終你一定會遇到一個小市鎮。 我就打算沿著小溪走, 你們可以跟著我走。 ”結果, 他們在伊芙雷的帶領下, 勝利地穿出森林。
其實才能不是天生的, 得益於後天的教育。 目前西方國家,
Advertisiment
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幼稚園老師給每個孩子一塊糖, 並告訴他們:“現在吃, 就只給一塊, 如果能忍一小時後再吃, 可以再獎勵一塊。 ”以後的跟蹤調查的結果顯示, 凡是那些能忍耐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於不能忍耐的孩子。 這在心理學叫延時效應, 或延時滿足。 許多孩子辦事虎頭蛇尾, 缺乏意志和耐性, 長大以後事業上也少有成功。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忍耐力呢?比如, 幼小的孩子急於喝奶時,
Advertisiment
經常和社會接觸, 有助孩子成長
有的家長很少讓孩子出門, 擔心這擔心那。 孩子看到生人就哭、就躲, 長大後易敏感、退縮。 有的小孩子自私自利, 缺乏團結精神, 因而也很少有朋友, 長大以後也會因人際關係緊張, 而影響才能的發揮。 所以, 孩子懂事時就要讓他適應新環境,
Advertisiment
好奇心是孩子認識世界的動力
孩子對外界刺激最初是被動地接受,
逐漸開始對周圍的一切感到好奇,
都想嘗試去摸摸、看看、甚至會把玩具拆得七零八碎,
這是一種求知欲的表現,
也是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重要途徑。
如果家長什麼都不讓孩子動,
不但使他失去了學習的機會,
也會扼殺了他的積極性,
將來你想讓他有興趣幹點什麼事,
他也懶得動了。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
家長對孩子感興趣的事,
耐心地給以講解,
或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