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回歸“零起點”需扭轉功利教育觀

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 需要等待, 更需要教育者尤其是家長們改變急功近利的焦慮心理, 警惕強調競爭的傳統教育觀。

近日, 教育部、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聯合發佈了《關於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的意見》, 其中明確要求小學一年級“零起點”教學, 嚴禁幼稚園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等, 並指出了實施的方法, 如研究制定幼稚園保教品質評估指南, 以品質評估為手段, 建立科學導向, 著重提高對師資配備、教育過程的管理水準等。

應該說, 教育部等部門針對當前部分幼稚園小學化的現實,

Advertisiment
對幼稚園和小學一年級的教學予以明確規定, 實屬正本清源之舉。 《意見》中對於依法辦學、遵守教育規律的呼籲, 對於“零起點”教學的闡釋, 以及尊重孩子身心、年齡特點施教的提倡, 無不引導著幼稚園和小學在教育教學上尊重常識, 回歸本源, 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但是, 不容回避的現實是, 好政策在現實中勢必遭受到不小的阻力。 透過如雨後春筍般生長的早教機構, 學校周邊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培訓班, 以及眾多孩子每逢週末在校外奔波的現實, 可見社會對各種輔導班的需求依然十分旺盛, 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急切心態清晰可見。

當整個社會過度提倡競爭, 當家長們都抱著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心理,

Advertisiment
渴望孩子在千軍萬馬的競爭中取勝, 教育便少了一點人情味, 甚至變了質。 其實, 助長幼稚園小學化之風蔓延、推動早教機構風生水起的主因, 就是家長們過於浮躁的功利心態。

優質的教育是適合孩子年齡、性別和個性的教育, 而不是過早給孩子太多難以承受之重的負擔。 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教育是農業, 不是工業。 ”農業產品都是有生命力的, 有自身的特點和生活習性, 有屬於它自身的內在力量。 對於這種內在力量, 外部環境不能徹底改變它, 只能因地制宜, 因時制宜地滿足它。 從根本上說, 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 需要等待, 更需要教育者尤其是家長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缺位, 言傳身教,

Advertisiment
改變急功近利的焦慮心理, 警惕強調競爭的傳統教育觀。

實行“零起點”教學也需要幼稚園和學校扭轉觀念, 依法辦學, 遵循教育規律, 更多地關注每個孩子的心靈成長, 而不是用成績一刀切地將孩子分為優良中差, 人為地導致“起跑線”一再提前。 某些地區暴露的教育亂象, 很大程度上是對違規辦學行為聽之任之造成的。 某些學校千奇百怪的教育改革, 也是不遵循教育常識的結果。 有媒體報導, 某知名民辦小學面試時出的題目都是小學的教材內容。 不少家長為了孩子順利入學, 不得不讓孩子提前學習拼音、漢字, 甚至上短期書法培訓班, 強化20以內的加減法訓練。

客觀而言, 學校違反教育規律的做法, 使教育不可避免地走向應試的道路,

Advertisiment
也使得教育本身越來越被功利的、浮躁的風氣所裹挾, 對整個教育生態帶來了巨大的傷害, 最終陷入惡性循環。 因此, 在給予學校一定辦學自主權的基礎上, 教育行政部門還要加強對幼稚園和小學依法辦學、依規治教的監管, 使其教育教學不偏離素質教育的軌道, 在日常管理中本本分分辦學, 充分考慮每個孩子的身心特點, 致力於更多的小朋友在遊戲中快樂成長, 更多的小學生在琅琅書聲中體會到上學的樂趣。

值得注意的是, “零起點”教學要求提出之後, 完善具體的評價和監管細則勢在必行。 各地各學校的情況都有所不同, 在實行過程中需要吃透相關政策要求, 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科學的評價標準和手段,

Advertisiment
並引導社會和家長們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中, 多方共同努力, 力求對何為優質的教育、教育的施力方向達成共識。 唯其如此, “零起點”教學和防止幼稚園小學化方有望落地生根, 孩子的童年生活才不致於被搶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