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編說要適當的給孩子喂點“菌”, 很多家長會覺得小編再瞎說, 怎麼能孩子吃菌呢, 多不衛生呀, 孩子會生病的, 其實這也是育兒專家的觀點, 餵養寶寶要回歸自然, 適當的有“菌”餵養是很科學的。
Advertisiment
很多專家認為, 現在孩子出現過敏、反復呼吸道感染等免疫性疾病的原因是因為腸道不健康。 那該如何保證孩子的腸道健康呢?很簡單, 回歸自然, 保護好孩子體內的綠色環境——腸道內的正常菌群。 家長們該如何做呢?從堅持母乳餵養開始, 避免大量、頻繁使用消毒劑和抗生素, 要讓孩子“吃”到一些細菌。
講到這裡, 很多父母會產生疑問“吃細菌?那孩子不就生病了嗎?”其實這就是大家的誤區。 人體正常的腸道菌群中, 有對人體有害的, 也有對人體有益的。 有害的細菌種類多, 但數量少;有益的細菌種類少, 但數量多。 這種數量關係, 非常利於人體腸道健康,
Advertisiment
人出生後是先吃細菌, 還是先喝乳汁?太多父母不喜歡細菌, 生怕孩子粘上一點點細菌。 但他們不知道, 母乳餵養的過程, 其實是媽媽先給孩子喂細菌, 再給孩子喂乳汁。 媽媽在生育之前的二三十年間, 通過正常生活過程使乳☆禁☆頭、乳☆禁☆頭周圍皮膚以及乳管內積存了一些對人體有益的正常細菌。 經過母乳餵養, 把人體正常菌群的種子輸送給孩子。
Advertisiment
有些媽媽在喂寶寶吃母乳前, 將乳☆禁☆頭清潔很多遍。 但你清潔掉的可能只有少量是髒東西, 更多的則是對寶寶有益的細菌。
還有些媽媽認為乳☆禁☆房內的前奶積存不好, 所以先把前奶擠出來, 然後再喂寶寶吃奶。 這個過程不僅浪費了前奶中的營養, 還讓寶寶沒有機會接觸有益菌。
其實, 餵養孩子和帶孩子也不用太過精細, 這樣反而會把孩子弄得很嬌貴, 像是溫室裡的花朵, 育兒專家的建議是回歸自然, 自然餵養最好, 因為生活在這個大自然的環境裡, 適應環境的是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