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髒東西、蚊子、鉛筆、學習……
他的害怕, 多到數不完10歲的楠楠, 長得黑瘦黑瘦的, 鼻樑上架著小眼鏡, 規規矩矩地坐著。 他給我的印象是安靜, 既不多話, 也沒有多餘的動作。
“我害怕的東西特別多, 多到數不完……”楠楠說, “我害怕髒東西!夏天時, 我害怕蚊子和飛蟲, 不敢出門。 我覺得自己的反應比其他同學都慢很多。 別人都做了4頁練習題, 我卻還在一遍遍反復檢查, 我不敢繼續往下做, 害怕做錯……”
楠楠媽媽在一旁補充說:“有一次, 他的手被鉛筆紮了一下, 他總說鉛筆有毒,
Advertisiment
我問楠楠:“吃東西時, 什麼令你感到難受?”
楠楠咂咂舌頭, 搖頭說:“我也不清楚, 可能是味道吧……還有, 我怕咽了太硬的東西, 會把腸子劃破。 ”說出這句話, 楠楠立刻盯著我的臉, 仿佛要從我的眼神中尋找什麼。 他也覺得自己的想法奇怪, 可是這種擔心又那麼真切。
楠楠在肢體上表現出來的拘謹, 源於恐懼。 他害怕很多東西, 總是怕會發生不好的事兒。 仿佛被一條無形的繩子捆住了, 他的動作越來越慢, 連正常的學習、飲食和社會交往都受到影響。 孩子的問題,
Advertisiment
我問他們:“你們的家庭關係怎麼樣?”我本想聽他們逐一敘述自己的感受, 不想, 楠楠聳聳肩, 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說:“他們說怎麼樣, 就怎麼樣吧!”楠楠爸爸歎口氣, 說:“好吧, 我承認, 我們的關係一團糟!”
“是從來就沒好過!”楠楠的話裡, 透出濃濃的敵意。
楠楠媽媽回憶說:“楠楠和爸爸之間的關係很緊張!兩歲時, 楠楠不肯吃飯, 怎麼哄都不吃!他爸一氣之下, 用安全帶把他捆在寶寶餐椅上, 強行往孩子嘴裡塞飯。 楠楠把飯吐在爸爸身上!”
這句話勾起了楠楠爸爸的很多回憶:“這孩子一直都很彆扭!訓練他在小桶裡小便,
Advertisiment
“以前, 我從來不知道養一個孩子會這麼難!下完雨, 有好好的路面不走, 偏偏故意踩到水坑裡;到處是平地, 他偏偏走高的地方;爬個柵欄, 衣服弄髒了不說, 還把手上紮滿刺……煩死我了!”楠楠爸爸顯得焦慮和無助。
顯然, 楠楠的爸爸經常因為親子關係感到困擾。 因為沒有對養育孩子的困難做好準備, 連楠楠正常的嘗試都被看成是“挑釁”, 一些好奇的探索受到了嚴厲的、不合理的懲罰。
我問楠楠:“被爸爸打了後, 你是什麼感受?”
楠楠困惑地說:“我最討厭的不是他打我,
Advertisiment
看得出來, 在管教楠楠時, 爸爸既焦慮又內疚, 這些複雜的感受交織在一起, 令孩子變得越來越糾結。 一方面, 他需要成長, 探索是他的天性;另一方面, 他不想給家裡惹麻煩, 想要順從父親的權威。 而楠楠爸爸, 因為心理還不夠成熟, 不能接納楠楠的行為, 更不能和他一起渡過難關。
那些被壓抑了的攻擊性我問楠楠:“你傷害過別的東西嗎?”
楠楠想了想, 說:“小時候, 我故意踩死了一隻毛毛蟲。 到現在, 碾壓它的身體發出的聲音, 好像還在我的腦海裡, 我忘不掉它……”
“那你的感覺是?”
“後悔, 還有……內疚吧!”
Advertisiment
我看著楠楠的眼睛, 說:“所以呀, 在傷害了別人後, 人們最直接的感覺都是內疚和後悔。 更何況, 你爸爸是在傷害自己的兒子!”
聽了我的話, 楠楠沉默了, 許久後問:“知道他的心情, 對我的問題有什麼幫助嗎?”
我篤定地說:“當然了, 你們都需要重新看待自己的問題!楠楠, 你的恐懼, 確實給你造成了很多麻煩。 但是, 你怕的那些東西, 都是虛構的、沒用的、不應該引起人們害怕的;你怕他們, 真正的目的是讓自己無法正常地生活, 從而被動地還擊那些曾經傷害你的人!”我的話, 令在場的所有人為之一震!楠楠先是強硬地撐著, 然後像一隻撒氣的皮球一樣癱在沙發上, 沒勁兒了。 因為被爸爸傷害過, 所以楠楠很憤怒, 無意識地把自己的問題當成武器, 被動攻擊父母。
人的心理發展過程是匹配的,知道了髒,才能知道乾淨。所以,要想發展起潔淨整齊的秩序感,必須經歷髒亂差的環境。每個孩子在最初的秩序發展時,都渴望自己的世界變得混亂和不整潔。但這些願望,楠楠還沒來得及完全展現出來,就被爸爸強烈地阻礙了。兩三歲時,父子倆在進食和排便上的較量,奠定了楠楠易怒、易衝動的人格結構。楠楠本想通過對外部世界的探索來轉移自己的憤怒,結果卻再次被父親壓抑。
稍大後,楠楠有了新的意識,他的體內萌生競爭精神,希望與同伴和父親競爭,表現出自己的男子漢氣概。可是,當他登高爬低、同別人挑釁時,又受到了父親更嚴厲地對待。他只能放棄生理上變得強大的願望,希望自己在學習中凸顯智慧,他和同學競爭,比誰做題更快,比誰更聰明。然而,每當要展示自己的能力時,他就感覺不安全,因為父親曾經多次打擊他的探索,讓他不自覺地認為表現得積極是很危險的。因為恐懼,他不能有效地運用自己的智慧,他的學習成績、成就感、自信心都受到了相應的損害。
父子關係,在競爭中前行過去的經驗,已經內化成楠楠人格的一部分。在成長中,當他感到無助、孤立無援、無法改變現狀時,只能退回到自己幻象的世界,用一些千奇百怪的方式來保護自己,於是就有了荒謬的行為和儀式。目前,楠楠最需要的,是重構這些經驗。
我在楠楠面前依次擺開一套“套娃”,相同模樣、大小不一的娃娃,代表不同年齡的楠楠。我讓他把自己想像成最小的一個娃娃,問:“我覺得這個娃娃在發抖,你猜,他在害怕什麼?”
楠楠說:“他看到爸爸把食物一樣一樣地擺在前面,然後吼著說‘不吃完,你就別想走’……”
我又問:“那他有什麼感覺,想對爸爸說什麼?”
“你別逼我!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吃不進去東西……”楠楠低下頭說,“我覺得我的肚子飽了!”
當每個娃娃都代表一個困難的情景時,楠楠回憶起他被爸爸強行拖出臥室去收拾玩具的恐懼,想起自己在外面跌倒後,爸爸上前又補了一腳時自己的難堪……很多不好的情緒都湧了上來!那些壓抑在心底、久久不能平復的感受,終於有機會得以釋放。
同時,我也幫助楠楠爸爸調整認知,其實在這場父子較量中,他受的傷和兒子一樣深。我問:“你認為,父親是什麼樣子的?”
他想了想,回答說:“父親必須是權威,必須時時刻刻表現得很強大!”
“那麼,為了保持父親的權威和強大,你有沒有感覺有些焦慮呢?”
楠楠爸爸點點頭:“經常感覺焦慮,所以總想把兒子壓住、制服,讓他聽話!”
“你覺得,結果怎麼樣?”
他沮喪地說:“兩敗俱傷,事與願違!”
我建議說:“或許,將孩子看做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才有機會讓孩子看到你最好的一面,才有機會讓孩子繼承你的優點,對嗎?”
楠楠爸爸說:“可能吧!我試試不再壓制他,給他更多的自由……”
一周後,我給楠楠全家做了第二次諮詢。“上周,我聽到楠楠和同學打電話時,罵人了!”楠楠媽媽說,她不知道這種情況是好是壞,但是覺得孩子似乎不大一樣了。我告訴她,這是一個好現象,由於父親的改變,在壓抑多年後,楠楠再次展現自己的攻擊性,處理同學關係時不再那麼謹慎,而他的強迫症狀也在鬆動。
我建議楠楠和爸爸通過合理的方式將這種攻擊性釋放出來。楠楠爸爸掂量了一下我的話,點頭說:“我明白了,我們可以去做一些男人應該做的事兒!”
諮詢結束後,父子倆報名參加了搏擊俱樂部。楠楠每天被教練和爸爸折騰得精疲力竭。但是楠楠一有機會,就和爸爸一決高下。有時候,他們也團隊作戰,合夥去“攻擊”其他隊員。男孩想要戰勝父親的願望是天生的,當楠楠可以和爸爸站得很近時,無論是對抗還是並肩作戰,這種體驗本身就很重要。
經過全家人半年多的努力,楠楠逐漸忘記自己的擔心和恐懼,開始對周圍的女生感興趣,也能夠積極地參加體育活動。他和爸爸的關係雖然時好時壞,但卻趨於正常。
被動攻擊父母。人的心理發展過程是匹配的,知道了髒,才能知道乾淨。所以,要想發展起潔淨整齊的秩序感,必須經歷髒亂差的環境。每個孩子在最初的秩序發展時,都渴望自己的世界變得混亂和不整潔。但這些願望,楠楠還沒來得及完全展現出來,就被爸爸強烈地阻礙了。兩三歲時,父子倆在進食和排便上的較量,奠定了楠楠易怒、易衝動的人格結構。楠楠本想通過對外部世界的探索來轉移自己的憤怒,結果卻再次被父親壓抑。
稍大後,楠楠有了新的意識,他的體內萌生競爭精神,希望與同伴和父親競爭,表現出自己的男子漢氣概。可是,當他登高爬低、同別人挑釁時,又受到了父親更嚴厲地對待。他只能放棄生理上變得強大的願望,希望自己在學習中凸顯智慧,他和同學競爭,比誰做題更快,比誰更聰明。然而,每當要展示自己的能力時,他就感覺不安全,因為父親曾經多次打擊他的探索,讓他不自覺地認為表現得積極是很危險的。因為恐懼,他不能有效地運用自己的智慧,他的學習成績、成就感、自信心都受到了相應的損害。
父子關係,在競爭中前行過去的經驗,已經內化成楠楠人格的一部分。在成長中,當他感到無助、孤立無援、無法改變現狀時,只能退回到自己幻象的世界,用一些千奇百怪的方式來保護自己,於是就有了荒謬的行為和儀式。目前,楠楠最需要的,是重構這些經驗。
我在楠楠面前依次擺開一套“套娃”,相同模樣、大小不一的娃娃,代表不同年齡的楠楠。我讓他把自己想像成最小的一個娃娃,問:“我覺得這個娃娃在發抖,你猜,他在害怕什麼?”
楠楠說:“他看到爸爸把食物一樣一樣地擺在前面,然後吼著說‘不吃完,你就別想走’……”
我又問:“那他有什麼感覺,想對爸爸說什麼?”
“你別逼我!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吃不進去東西……”楠楠低下頭說,“我覺得我的肚子飽了!”
當每個娃娃都代表一個困難的情景時,楠楠回憶起他被爸爸強行拖出臥室去收拾玩具的恐懼,想起自己在外面跌倒後,爸爸上前又補了一腳時自己的難堪……很多不好的情緒都湧了上來!那些壓抑在心底、久久不能平復的感受,終於有機會得以釋放。
同時,我也幫助楠楠爸爸調整認知,其實在這場父子較量中,他受的傷和兒子一樣深。我問:“你認為,父親是什麼樣子的?”
他想了想,回答說:“父親必須是權威,必須時時刻刻表現得很強大!”
“那麼,為了保持父親的權威和強大,你有沒有感覺有些焦慮呢?”
楠楠爸爸點點頭:“經常感覺焦慮,所以總想把兒子壓住、制服,讓他聽話!”
“你覺得,結果怎麼樣?”
他沮喪地說:“兩敗俱傷,事與願違!”
我建議說:“或許,將孩子看做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才有機會讓孩子看到你最好的一面,才有機會讓孩子繼承你的優點,對嗎?”
楠楠爸爸說:“可能吧!我試試不再壓制他,給他更多的自由……”
一周後,我給楠楠全家做了第二次諮詢。“上周,我聽到楠楠和同學打電話時,罵人了!”楠楠媽媽說,她不知道這種情況是好是壞,但是覺得孩子似乎不大一樣了。我告訴她,這是一個好現象,由於父親的改變,在壓抑多年後,楠楠再次展現自己的攻擊性,處理同學關係時不再那麼謹慎,而他的強迫症狀也在鬆動。
我建議楠楠和爸爸通過合理的方式將這種攻擊性釋放出來。楠楠爸爸掂量了一下我的話,點頭說:“我明白了,我們可以去做一些男人應該做的事兒!”
諮詢結束後,父子倆報名參加了搏擊俱樂部。楠楠每天被教練和爸爸折騰得精疲力竭。但是楠楠一有機會,就和爸爸一決高下。有時候,他們也團隊作戰,合夥去“攻擊”其他隊員。男孩想要戰勝父親的願望是天生的,當楠楠可以和爸爸站得很近時,無論是對抗還是並肩作戰,這種體驗本身就很重要。
經過全家人半年多的努力,楠楠逐漸忘記自己的擔心和恐懼,開始對周圍的女生感興趣,也能夠積極地參加體育活動。他和爸爸的關係雖然時好時壞,但卻趨於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