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偏心為哪般?
“來, 寶貝, 讓媽媽抱抱。 ”一到家, 小媛就興沖沖地從婆婆手裡接過了果果。 本以為小傢伙會在自己懷裡撒撒嬌, 可誰知, 果果卻“哇哇”地哭了起來, 弄得小媛措手不及。 婆婆見狀, 連忙把果果抱了過來。 果果到了奶奶懷裡卻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看來果果還是和奶奶親。 ”保姆還在一旁不知趣地說道。
小媛平時工作忙, 無暇顧及寶寶。 好容易到了週末放鬆下來, 想與寶寶好好親熱一下, 可是, 這小傢伙卻不給面子, 好像媽媽是個局外人似的。 果果是自己辛苦生下來的, 如今才6個月大, 這麼偏心奶奶,
Advertisiment
寶寶為什麼會偏心呢?
果果除了奶奶,
誰也不找,
看來這小傢伙真是夠“偏心”的。
不過,
成人眼裡的“偏心”可不一定是寶寶的真正意圖哦。
那麼,
寶寶“偏心”的背後究竟在表達著什麼呢?
寶寶到了“陌生恐懼期”
4個月之前的寶寶對周圍人的需要大多是出於生理需要, 不存在熟悉與陌生的概念。 而4個月之後, 隨著寶寶視覺與聽覺器官的發育以及情感意識的發展, 寶寶和他的主要看護者開始建立起一種熟悉的情感聯繫。 因而產生了一種從心理到生理上的依賴。
Advertisiment
果果6個月大, 也剛好處於這樣的一個時期, 因此, 他會比較依賴于奶奶。
不過,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 從生理與心理發展的角度來講, 寶寶會有一個大致的“認生期”, 但專業上的說法只是一個參考標準, 並不是絕對的。 現實中, 我們也常會看到, 有些寶寶很小的時候就比較認生, 只要媽媽或奶奶等主要撫養者抱, 陌生人一抱就哭;而有些寶寶確實自來熟, 誰也不偏, 誰抱都行。
生活模式過於單一
寶寶的主要照顧者與寶寶之間總是會形成某種特定的互動模式。 比如, 由奶奶主要照顧的孩子,
Advertisiment
寶寶感受外界資訊, 和接觸新鮮人和事的機會就比較少, 這樣的寶寶往往也會比較依賴於自己熟悉的小環境, 離開這個環境便會覺得恐懼、焦慮和不安。 於是就用哭鬧的方式表現出來了。 而寶寶這樣的舉動在媽媽看來就會覺得寶寶和奶奶更親, 寶寶偏心。
“突然襲擊”會讓寶寶吃不消
很多時候, 當我們發現了寶寶偏心, 心裡就會異常失落, 殊不知, 這可不能怪寶寶呢。
Advertisiment
如何應對“偏心”寶寶?
在瞭解了寶寶偏心的原因之後, 千萬不要著急, 不妨先讓寶寶回到他認為安全的環境, 然後再慢慢想辦法。 以下有一些方法, 可以幫助你應對“偏心”寶寶, 不妨試一試——
巧妙接近:既然不能和寶寶直接接近, 不妨採取迂回策略。
Advertisiment
建立安全母子連接:想要寶寶不偏心, 媽媽是需要做出努力的。 千萬別因為工作忙而忽略了與寶寶相處。 建議你每天都要至少拿出半個小時與寶寶相處。 讓寶寶多接觸到你的氣息, 同時, 你也瞭解寶寶的需求、喜好, 建立安全的母子連接。
多到戶外活動:你自己, 或者讓奶奶多帶寶寶進行戶外活動, 接觸一些陌生的、新鮮的人和事, 拓寬寶寶的視野和適應能力。 主動和他人打招呼, 也有意識地讓寶寶和他人笑一笑, 揮揮手等等。
到朋友家做客:找機會帶寶寶到朋友家做客, 或者邀請親朋好友來家裡玩, 如果親朋好友家有同齡的小朋友,鼓勵寶寶多和小朋友一起玩。
如果親朋好友家有同齡的小朋友,鼓勵寶寶多和小朋友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