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國外食品安全首先抓保質期

上圖:一位母親在教孩子辨別標簽上的日期。 俞 維攝

上圖:售貨員展示貼上日期標簽的熟食。 俞 維攝

你吃的東西安全嗎?先看看標簽上的生產日期吧。 在國外, 人們往往將保質期作為判斷食物是否安全的首要因素。 本期, 我們的駐外記者介紹了美國在管理食品保質期方面的一些經驗, 以供學習和借鑒。

“最佳口味期”新鮮營養

記者剛到美國時, 買東西很少注意看日期。 一次喝完牛奶后上吐下瀉, 一位美國朋友提醒我, 在美國一定要學會看食品包裝上的日期, 這可是一門不小的學問。

“美國食品包裝上的日期分四種,
Advertisiment
一般會根據食物的性質來標明。 ”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和檢疫局的工作人員約翰·索夫斯告訴《生命時報》記者, 生活在美國, 不能不了解包裝上各種“日期”的含義。 首先, 食品外包裝箱上都必須標明“銷售截止日期”, 這個日期主要是針對超市銷售者來說的, 即商場只能在這個日期之前銷售這些食品。 但并不是說過了這個日期就不能吃了, 它會給消費者購買后的食用、儲存留有余地。 例如, 牛奶在超過銷售日期后一周內仍然可以喝。

第二種稱為“最佳口味期”。 主要指的是食品味道或者質量的最佳時間。 索夫斯說, 一般來說越接近生產日期, 食物就越新鮮, 營養流失越少, 口感也更好。 “最佳口味期”可以讓人們買到最鮮美的食物,
Advertisiment
吃起來當然安全放心。

第三種是我們國內常見的“食用期”, 也就是食物的最后食用日期。 這個日期是由生產廠家、包裝商和銷售商共同決定的, 要根據產品原料、運輸和儲存條件來決定。 一般這個日期是各種日期中最長的, 超過這個日期就必須銷毀了。

最后, 食物還要標明“封箱包裝日期”, 以便出現問題進行追究。

一般來說, 美國人會盡量選擇在最佳口味期內的食物, 雖然價格高, 但卻最新鮮營養。

“日期指南” 吃東西的金標準

食物種類多種多樣, 存放日期也各有不同。 美國農業部和美國《商業周刊》合作, 給出了一個實用、權威的食品日期指南, 這是許多美國人吃東西的“日期金標準”。

牛奶、奶酪:這類食物比較容易壞,
Advertisiment
食品包裝上用的一般是“銷售截止日期”, 從生產到銷售, 最長不超過1.5個月。 超過銷售截止日期后仍可以食用, 如高溫消毒后的牛奶在冰箱里儲存, 1周內仍然安全;軟奶酪打開包裝后可以存放4天, 硬奶酪可以在冰柜中存放6個月。

肉類:在冷凍狀態下, 凍肉餡可以儲存3個月, 豬肉可以儲存6個月, 牛羊肉至少可以儲存8—12個月。 鮮肉要在兩天內食用。

干貨類:主要指的是一些面粉、干面條、餅干等, 在室溫、干燥環境下可以保存6個月。 鐵罐裝的時間較長, 塑料包裝時間較短。

罐頭類食品:美國很多罐頭食品只標明生產日期, 沒有保質期, 因為美國人很少吃保存1年以上的罐頭。 美國農業部的建議是, 番茄、葡萄柚、菠蘿等含酸量比較高的罐頭可以保存12—18個月,
Advertisiment
肉類、蔬菜類罐頭可以存放1—3年, 但所有儲存環境必須干燥、清潔。

熟食:主要包括肉腸、午餐肉等, 因為這類食品最容易滋生沙門氏菌, 因此保質期十分嚴格, 一般在1—7天, 超過保質期必須馬上扔掉。

雞蛋:美國農業部要求雞蛋必須標明包裝日期, 從包裝到上架銷售截止日期不能超過45天。 買回家的雞蛋, 放在冰箱內可以存放3—5周。

啤酒:啤酒上一般給出的是最佳口味期, 一般是1—4個月, 超過半年最好不要再飲用。

糖果:春季和冬季生產的可以存放3個月, 夏秋季生產的為2個月, 夾心巧克力為3個月, 純巧克力為6個月。

蔬菜給出“建議日期”

“孩子們的生命很脆弱, 一定要讓他們吃上最安全的食物。 ”這是美國食品界的一句名言。
Advertisiment


在對食品保質期的管理上, 美國農業部、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兩大部門都沒有全國性的具體法規, 細節性規定由各州來制訂, 因此20多個州都有自己的食品安全法。 但唯獨兒童食品, FDA給出了統一規定, 要求全美嬰幼兒食品必須標明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而且要明示營養成分。 記者在紐約一家超市看到, 許多嬰幼兒食品包裝的標簽上, 第一行就是生產日期和保存日期, 以奶粉為例, 錫罐裝的寫著“2008年5月9日生產, 請在2009年5月9日前食用”。

美國一位兒童食品專家說, 所有的兒童食品都有嚴格的保質期, 每個生產廠家都不能隨意改變。 之所以對兒童食品的保質期管得這樣嚴, 是因為孩子的各方面都不成熟, 消化能力、免疫力差, 對營養的需求高,一旦食品出現問題,很可能危及生命。

相對兒童食品,蔬菜等農產品的保質期管理就比較靈活了。像新鮮的蔬菜水果,生產者會根據蔬菜成熟度和品種給出一個“建議日期”,這類似于“最佳口味期”。例如記者常買的鮮菇,建議日期是兩天,但只要保存方法正確,過期一兩天,蘑菇仍然可以食用。這樣的規定因地、因時制宜,既保障了安全也避免了浪費。大部分生產者都會給蔬菜、水果打上這樣的建議日期,消費者也吃得明白、放心。

沒有日期,絕對不買

布萊恩娜今年40歲,是記者的好鄰居,她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自從30歲辭職在家做家庭主婦開始,布萊恩娜積累了豐富的購物經驗。她認定,無論買什么食物,首先一定要看日期。

周末下午,記者到布萊恩娜家討教關于食品保質期的知識。布萊恩娜先告訴記者幾大消費者網站,這些網站上有詳細的日期標簽介紹,食品包裝上各種日期代表什么,一看就可以明白了。“這是基本的生活經驗,美國人都知道。孩子四五歲時家長就教他們辨認了,你也應該學一下。”布萊恩娜認真地說。隨后,她拿出一個牛肉罐頭,告訴我上面有免費的咨詢電話,要是對日期有疑問,可以隨時撥打。接下來她還向記者介紹了幾份雜志和書籍,上面主要是關于飲食科學和營養的文章,當然也包括食品安全知識。

隨后,記者跟著布萊恩娜來到附近一家大型超市。她向記者傳授“經驗”說:“肉腸一定要買新鮮的,不僅口味最鮮美,而且也不用擔心細菌污染;罐頭可以買打折的,便宜,但只能買一頓的量;孩子們吃的買最接近生產日期的,營養保存好……”在超市里,不少主婦會研究商品上的標簽,從營養成分、食用配方到保質期,所有信息“一網打盡”。

有了像布萊恩娜一樣的消費者,在美國,沒有日期標注的食物根本賣不出去,可以說,消費者就是生產日期的監督員。

賣過期食品,超市關門

在超市買東西,美國人都很放心,這背后卻是商家小心翼翼的管理和誠信。

美國超市出售的食品,都有一個上架期,這個日期比保質期要短一些。食物一旦超過上架期,超市就會下架不再出售。超市里面經常有一些打折的食物,折扣很大,通常是原售價的2—5折。這些食物大多是馬上要到上架期的,但消費者買回去還有一段時期的食用時間。購買這些食物時,商家會特意提醒,一定要在一個月內或者更短的時間內食用,否則必須扔掉。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調查,美國每年大約都會扔掉價值910億美元的食物,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過了保質期。一家名叫“消費者報告”的民間組織負責人托德·馬科斯說:“即使法律沒有要求超市必須這么做,但這有利于他們的生意。”畢竟,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信譽才是商家最寶貴的財富。美國歷史上也曾有過出售過期食品的商家,結果被舉報后受到重罰,而且顧客越來越少,最后只得關門。

如果作假欺騙顧客,商家不僅可能會攤上官司,弄不好被罰個傾家蕩產,而且企業的名譽就會蕩然無存。所以,無論是廠家還是商家,都不敢為了蠅頭小利鋌而走險。

美國零售商協會組織的一位領導者就指出,“要想賺走消費者口袋里的錢,先要贏得他們的信任。只有信任商家,他們才會毫不猶豫地把喜歡的食物放進購物車內。” 對營養的需求高,一旦食品出現問題,很可能危及生命。

相對兒童食品,蔬菜等農產品的保質期管理就比較靈活了。像新鮮的蔬菜水果,生產者會根據蔬菜成熟度和品種給出一個“建議日期”,這類似于“最佳口味期”。例如記者常買的鮮菇,建議日期是兩天,但只要保存方法正確,過期一兩天,蘑菇仍然可以食用。這樣的規定因地、因時制宜,既保障了安全也避免了浪費。大部分生產者都會給蔬菜、水果打上這樣的建議日期,消費者也吃得明白、放心。

沒有日期,絕對不買

布萊恩娜今年40歲,是記者的好鄰居,她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自從30歲辭職在家做家庭主婦開始,布萊恩娜積累了豐富的購物經驗。她認定,無論買什么食物,首先一定要看日期。

周末下午,記者到布萊恩娜家討教關于食品保質期的知識。布萊恩娜先告訴記者幾大消費者網站,這些網站上有詳細的日期標簽介紹,食品包裝上各種日期代表什么,一看就可以明白了。“這是基本的生活經驗,美國人都知道。孩子四五歲時家長就教他們辨認了,你也應該學一下。”布萊恩娜認真地說。隨后,她拿出一個牛肉罐頭,告訴我上面有免費的咨詢電話,要是對日期有疑問,可以隨時撥打。接下來她還向記者介紹了幾份雜志和書籍,上面主要是關于飲食科學和營養的文章,當然也包括食品安全知識。

隨后,記者跟著布萊恩娜來到附近一家大型超市。她向記者傳授“經驗”說:“肉腸一定要買新鮮的,不僅口味最鮮美,而且也不用擔心細菌污染;罐頭可以買打折的,便宜,但只能買一頓的量;孩子們吃的買最接近生產日期的,營養保存好……”在超市里,不少主婦會研究商品上的標簽,從營養成分、食用配方到保質期,所有信息“一網打盡”。

有了像布萊恩娜一樣的消費者,在美國,沒有日期標注的食物根本賣不出去,可以說,消費者就是生產日期的監督員。

賣過期食品,超市關門

在超市買東西,美國人都很放心,這背后卻是商家小心翼翼的管理和誠信。

美國超市出售的食品,都有一個上架期,這個日期比保質期要短一些。食物一旦超過上架期,超市就會下架不再出售。超市里面經常有一些打折的食物,折扣很大,通常是原售價的2—5折。這些食物大多是馬上要到上架期的,但消費者買回去還有一段時期的食用時間。購買這些食物時,商家會特意提醒,一定要在一個月內或者更短的時間內食用,否則必須扔掉。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調查,美國每年大約都會扔掉價值910億美元的食物,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過了保質期。一家名叫“消費者報告”的民間組織負責人托德·馬科斯說:“即使法律沒有要求超市必須這么做,但這有利于他們的生意。”畢竟,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信譽才是商家最寶貴的財富。美國歷史上也曾有過出售過期食品的商家,結果被舉報后受到重罰,而且顧客越來越少,最后只得關門。

如果作假欺騙顧客,商家不僅可能會攤上官司,弄不好被罰個傾家蕩產,而且企業的名譽就會蕩然無存。所以,無論是廠家還是商家,都不敢為了蠅頭小利鋌而走險。

美國零售商協會組織的一位領導者就指出,“要想賺走消費者口袋里的錢,先要贏得他們的信任。只有信任商家,他們才會毫不猶豫地把喜歡的食物放進購物車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