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周圍是不是有著太多想結婚並且持續在相親的人?而其中又有那麼幾個覺得結婚太麻煩, 想保持單身的另一種人?而對於進入婚姻殿堂的人們也不全是像童話中的王子和公主一般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 而是有很多人一直在婚姻的泥潭中掙扎。 婚姻是幸福?拖累?不幸?還是你想逃離卻有無法避免的糾結?
為什麼那麼多人變成了結婚狂?縱觀周圍朋友, 無論是從小鮮肉到大齡剩女, 還是從正太到大叔, 只要還沒結婚, 大部分都在尋找婚姻, 尋找可以結婚的物件。 近幾年“紅娘”這個職業起死回生,
Advertisiment
1.選擇婚姻, 降低了“你與別人不同”的焦慮
身邊幾乎每個人都在追求婚姻, 父母催促你趕快結婚, 朋友向你吐槽他的婚姻生活, 媒體大肆報導哪位元名人又結婚了, 而每位被冠名為“人生贏家”的人, 無一例外, 都是已婚狀態。 好像全世界都在向你傳達“婚姻是通往幸福的不二法門”。 試想當你周圍所有人都結婚了,
Advertisiment
2.婚姻降低了存在性孤獨
存在主義哲學認為, 引發人類最基本焦慮的因素包括:死亡、自由、無意義、存在性孤獨。 存在性孤獨是指個體自身與任何其他生命間無法跨越的鴻溝, 是一種最基本的孤獨——人與世界分離的孤獨。 而人們通過“關係”去被接觸、被保護, 體驗和其他生命融合之感, 去對抗存在性孤獨, 婚姻無疑成了人們去逃避個體基本存在性孤獨的避難所。
Advertisiment
3.結婚是在為死亡做準備
相信很多被催婚的人都聽過這樣的話“不結婚你老了怎麼辦, 誰管你啊?”很多熱切想要進入到婚姻契約關係中的人, 也都有“不結婚老了生病沒人管”的擔憂、恐懼。 過去講究“養兒防老”, 而現在大家好像都默認孩子靠不上了, 只能靠老伴了, 所以就變成了“結婚防老”。 很多宗教都在說, 人生時所做之事, 都是在為死亡做準備, 其實, 結婚也不例外。
4.婚姻是種合法的控制
好友交了新男友, 男方的工資卡、儲蓄卡、信用卡, 全部家當都掌握在朋友手上, 一個大男人, 想買件衣服都要向好友要錢, 而好友理直氣壯地說:“我們要結婚了!”是啊, 結婚意味著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控制對方的一切了。 除了金錢、不動產,
Advertisiment
即使萬人前仆後繼地去結婚了, 或者狂熱地想要結婚, 但不可忽視的是, 仍有一批如英雄般的適齡男女是沒有結婚或不結婚的。 我將不結婚的人分為兩大類:不會選擇婚姻的和不能進入婚姻的。 這兩類人的區別在於, 前者是對自己、對他人、對婚姻有很多思考, 明確自己不選擇婚姻的深層原因, 是有意識的選擇;而後者是受無意識的影響而“不能”進入婚姻, 俗稱“恐婚”。
1.無意識的恐懼者
Advertisiment
恐婚可能與父母婚姻的影響有關。 如果父母的婚姻是充滿了衝突、爭吵、權力爭奪, 甚至暴力, 那麼孩子長大後很可能對婚姻的感受也是這樣的, 充滿了痛苦煎熬, 當然會很害怕進入婚姻。 有一種情況在我的諮詢工作中也是很常見的, 一些受過良好教育、個性獨立、重視個人想法主張、有職場野心的女性, 強烈地抗拒著婚姻, 對婚姻存在著很多偏見。 這些女性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婚姻狀態通常是, 一個強勢專制的父親和一個賢良淑德的母親。 母親是典型的好妻子、好女人, 洗衣、做飯樣樣精通, 為家庭付出很多, 但沒有事業、沒有工作、沒有想法、沒有發言權, 概括地說就是沒有自我。 這樣家庭長大的女孩, 潛意識裡會認為, 婚姻意味著失去自我,一旦結了婚,就要像媽媽那樣以家為世界,放棄自己的追求和喜好,放棄自己的職業理想,放棄更精彩的世界。如若不能讓這些女孩看到父母婚姻對自己的影響,看到婚姻生活的更多面,那麼她們就會一直把父母的婚姻當作全世界婚姻生活的全部面貌,從而一直排斥和恐懼婚姻。
恐婚也與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有關。在我的個案諮詢工作中,一些來訪者無法走入婚姻,是由於內心對於“親密”的恐懼,這樣的來訪者一般在早年與父母的關係中經歷過一些創傷,可能是身體上的毆打,可能是語言上的侮辱、指責、貶低或是精神上的忽略、無視。我的一位來訪者曾經這樣形容和媽媽之間的關係“我覺得我和她這樣冷戰挺好的,這樣至少我還可以保護我的生活不受干擾,她不會來管我。要是我跟她和好了,過幾天她就又要來管我的事”。她非常貼切地表達出了她媽媽對她侵入性的、吞噬性的愛,讓她無法建立健康的心理邊界,只能通過和“侵入者”保持一個外部的物理上的邊界,才可以使得心理上的邊界不至於太受威脅。稍稍靠近和親密,對她來說,都可能帶來被侵入、控制,甚至侵犯的感受,所以她不敢和異性建立長期穩定的親密關係,更加不敢走入婚姻。早年與父母的關係中施虐—受虐的,或侵入、吞噬的部分,都可能帶來對於親密的原初恐懼,結果就是“關係不能”“婚姻不能”。
2.內心強大的清醒者
有一部分人,深知婚姻只是愛情無數種表現形式中的一種,婚姻生活只是無數生活方式中的一種,而結婚,也只是自己無數選擇中的一個。思考過婚姻對於自己的意義,清楚婚姻的利弊而不帶偏見,不會因為外界壓力而盲目結婚,不會因為對於衰老死亡的恐懼而進入婚姻的契約,要求自由也不想用婚姻限制別人的自由,要求自我而不願為婚姻的形式妥協,他們可以選擇婚姻而不是被選擇,就像他們一直在選擇生活。如果你問他,你會結婚嗎?他的回答很可能是“可能會,可能不會,可能暫時不會,可能永遠不會,Who knows?”
為什麼難以結束不幸的婚姻?1.喪失依戀客體所帶來的痛苦
情感的終結可能會給很多人,尤其是早年有過分離創傷的人帶來非常巨大的分離喪失的感受,這甚至類似于親人的離世所引發的哀傷,會激起人內心的內疚感、空虛感、無助感,讓人感覺心中“空如大海”。而正常的哀傷是一段艱難的旅程,需要完成5個過程:①確定和理解喪失的真實性——接受你已經失去你所依戀和愛著的這個人的事實;②表達和控制悲傷——哭泣,找朋友傾訴、吃東西、寫日記,都是常見的結束感情和婚姻後表達悲傷的形式;③應對由於喪失所帶來的環境和社會性的改變——比如因離婚帶來的經濟狀況的改變;④轉移與喪失的客體的心理聯繫——有時候雖然結束了婚姻關係,但心理和情感上仍保持聯結,是時候將這種聯結轉移了;⑤修復內部的和社會環境中的自體——內心的復原。人都喜歡舊有的情感模式,熟悉的感覺,即使現有的情感關係是痛苦的,但結束一段關係所帶來的痛苦會讓一些人覺得更加可怕。
2.施虐——受虐所帶來的快感
一段不幸福的婚姻,充滿了各種形式的施虐與受虐,但是,這是會帶來快感的!一位朋友這樣描述她的婚姻關係“他打我的時候我特別生氣傷心,每次我都難過地出去住幾天,但是我每次回來,他看到我身上的淤青,都會特別心疼地抱著我哭,問我疼不疼,那個時候我感覺實在是太幸福了!”朋友描述了一種典型的施虐—受虐的關係所帶來的快感,而且施虐與受虐者的位置是會來回互換的,當她看到他後悔心疼的眼淚時,她其實從受虐的一方變成了施虐的一方。每次朋友們勸她離婚,她都會說“我是不會離開他的,誰會像他這麼心疼我呢!”如果追溯到她的早年客體關係,就可以理解她這種讓人無語的想法了。她小時候只有挨完媽媽的打,才能得到媽媽的關心和愛護,每次挨完打媽媽哄她的時候,她都能感受到媽媽對她的在意,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孩子。
3.擔心找不到更好的
不得不承認,社會主流思想仍然將離婚、有婚史看成是一件不光彩,甚至是一個人的“污點”,所以離婚可並不像分手,過幾天可能換了個更好的——離婚很可能意味著你在婚姻市場中是沒有競爭力的,尤其對於女人。因此,很多人即使深陷不愉快婚姻的泥潭,也遲遲不願選擇離婚,因為他會覺得離了之後也找不到好的了。這是由於自己內心的自卑和低自我價值感而產生的觀念。還有一種人,比如筆者之前認識的一位元婚姻不幸的女士,她的老公經常在外夜夜笙歌,留她一人獨守空房,她不離婚是因為她覺得“天下烏鴉一般黑”,所有男人都是這樣的,再找一個也好不到哪去。她從小目睹母親多次結婚又離婚,將其中的失望,絕望都看在眼裡,所以她對於婚姻,對於男性也充滿了絕望與無奈。從來不曾有一個愛她的、有責任的、忠誠的、保護性的男性客體出現在她的生活中,她沒有見到過,所以也認為不存在。
婚姻意味著失去自我,一旦結了婚,就要像媽媽那樣以家為世界,放棄自己的追求和喜好,放棄自己的職業理想,放棄更精彩的世界。如若不能讓這些女孩看到父母婚姻對自己的影響,看到婚姻生活的更多面,那麼她們就會一直把父母的婚姻當作全世界婚姻生活的全部面貌,從而一直排斥和恐懼婚姻。恐婚也與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有關。在我的個案諮詢工作中,一些來訪者無法走入婚姻,是由於內心對於“親密”的恐懼,這樣的來訪者一般在早年與父母的關係中經歷過一些創傷,可能是身體上的毆打,可能是語言上的侮辱、指責、貶低或是精神上的忽略、無視。我的一位來訪者曾經這樣形容和媽媽之間的關係“我覺得我和她這樣冷戰挺好的,這樣至少我還可以保護我的生活不受干擾,她不會來管我。要是我跟她和好了,過幾天她就又要來管我的事”。她非常貼切地表達出了她媽媽對她侵入性的、吞噬性的愛,讓她無法建立健康的心理邊界,只能通過和“侵入者”保持一個外部的物理上的邊界,才可以使得心理上的邊界不至於太受威脅。稍稍靠近和親密,對她來說,都可能帶來被侵入、控制,甚至侵犯的感受,所以她不敢和異性建立長期穩定的親密關係,更加不敢走入婚姻。早年與父母的關係中施虐—受虐的,或侵入、吞噬的部分,都可能帶來對於親密的原初恐懼,結果就是“關係不能”“婚姻不能”。
2.內心強大的清醒者
有一部分人,深知婚姻只是愛情無數種表現形式中的一種,婚姻生活只是無數生活方式中的一種,而結婚,也只是自己無數選擇中的一個。思考過婚姻對於自己的意義,清楚婚姻的利弊而不帶偏見,不會因為外界壓力而盲目結婚,不會因為對於衰老死亡的恐懼而進入婚姻的契約,要求自由也不想用婚姻限制別人的自由,要求自我而不願為婚姻的形式妥協,他們可以選擇婚姻而不是被選擇,就像他們一直在選擇生活。如果你問他,你會結婚嗎?他的回答很可能是“可能會,可能不會,可能暫時不會,可能永遠不會,Who knows?”
為什麼難以結束不幸的婚姻?1.喪失依戀客體所帶來的痛苦
情感的終結可能會給很多人,尤其是早年有過分離創傷的人帶來非常巨大的分離喪失的感受,這甚至類似于親人的離世所引發的哀傷,會激起人內心的內疚感、空虛感、無助感,讓人感覺心中“空如大海”。而正常的哀傷是一段艱難的旅程,需要完成5個過程:①確定和理解喪失的真實性——接受你已經失去你所依戀和愛著的這個人的事實;②表達和控制悲傷——哭泣,找朋友傾訴、吃東西、寫日記,都是常見的結束感情和婚姻後表達悲傷的形式;③應對由於喪失所帶來的環境和社會性的改變——比如因離婚帶來的經濟狀況的改變;④轉移與喪失的客體的心理聯繫——有時候雖然結束了婚姻關係,但心理和情感上仍保持聯結,是時候將這種聯結轉移了;⑤修復內部的和社會環境中的自體——內心的復原。人都喜歡舊有的情感模式,熟悉的感覺,即使現有的情感關係是痛苦的,但結束一段關係所帶來的痛苦會讓一些人覺得更加可怕。
2.施虐——受虐所帶來的快感
一段不幸福的婚姻,充滿了各種形式的施虐與受虐,但是,這是會帶來快感的!一位朋友這樣描述她的婚姻關係“他打我的時候我特別生氣傷心,每次我都難過地出去住幾天,但是我每次回來,他看到我身上的淤青,都會特別心疼地抱著我哭,問我疼不疼,那個時候我感覺實在是太幸福了!”朋友描述了一種典型的施虐—受虐的關係所帶來的快感,而且施虐與受虐者的位置是會來回互換的,當她看到他後悔心疼的眼淚時,她其實從受虐的一方變成了施虐的一方。每次朋友們勸她離婚,她都會說“我是不會離開他的,誰會像他這麼心疼我呢!”如果追溯到她的早年客體關係,就可以理解她這種讓人無語的想法了。她小時候只有挨完媽媽的打,才能得到媽媽的關心和愛護,每次挨完打媽媽哄她的時候,她都能感受到媽媽對她的在意,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孩子。
3.擔心找不到更好的
不得不承認,社會主流思想仍然將離婚、有婚史看成是一件不光彩,甚至是一個人的“污點”,所以離婚可並不像分手,過幾天可能換了個更好的——離婚很可能意味著你在婚姻市場中是沒有競爭力的,尤其對於女人。因此,很多人即使深陷不愉快婚姻的泥潭,也遲遲不願選擇離婚,因為他會覺得離了之後也找不到好的了。這是由於自己內心的自卑和低自我價值感而產生的觀念。還有一種人,比如筆者之前認識的一位元婚姻不幸的女士,她的老公經常在外夜夜笙歌,留她一人獨守空房,她不離婚是因為她覺得“天下烏鴉一般黑”,所有男人都是這樣的,再找一個也好不到哪去。她從小目睹母親多次結婚又離婚,將其中的失望,絕望都看在眼裡,所以她對於婚姻,對於男性也充滿了絕望與無奈。從來不曾有一個愛她的、有責任的、忠誠的、保護性的男性客體出現在她的生活中,她沒有見到過,所以也認為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