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圍棋,鍛煉寶寶的非智力因素

圍棋能鍛煉寶寶的非智力因素嗎?答案是肯定的。 圍棋作為一種文體運動, 不僅能鍛煉孩子的智力, 對孩子學習過程中的非智力因素也有著重要影響。 也就是說。 圍棋的學習和運用對孩子後續的學習過程影響是非常大的。 若是有條件, 推薦家長試試。

1、訓練幼兒集中注意力

下一盤棋, 往往要靜坐一兩個小時, 為駕馭一盤棋少失子, 幼兒必須長時間集中精力, 否則就贏不了對方, 而注意力能否集中, 是一個人學習、做事高效率的先決條件。

 大雄聰明好動, 上課時只要他聽懂了就不再認真聽講, 不是玩玩手指,

Advertisiment
就是晃晃椅子。 但是自從學習了圍棋, 他注意力保持的時間有了明顯變化, 有時下起棋來兩小時都不休息。 隨著圍棋的學習, 他上課時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逐漸延長, 學習圍棋使他養成了專注的好習慣, 上課時也能保持專注聽講了。

2、拓寬幼兒注意的廣度

注意的廣度也叫注意的範圍。 兒童年齡越小, 注意的廣度越差。 下棋能訓練幼兒提高注意的廣度。 “千古無同局”道出了圍棋創新的真諦。 每下一局棋, 都需要孩子展開想像的翅膀。 每走動一個棋子前幼兒都要看到棋子的落點, 周圍幾步棋是否會被對方“吃”掉。 當要“吃”對方的棋子時, 他要注意到利害得失, 當被“吃”時, 他要注意調整自己的子力。 下棋時每走一步,

Advertisiment
都不僅要考慮每一個點、每一條戰線發生或將要發生的“戰況”, 還要考慮全域, 一步出錯就會招來滿盤皆輸的後果。 實踐證明, 學棋孩子的創新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能力都比較強。

3.鍛練幼兒的意志力

學習圍棋能使幼兒意志更加堅強, 面對困難更加勇敢。 幼兒都愛競爭, 他們都喜歡爭第一。 要想成功, 必須腳踏實地有條不紊地學習, 把想像力、控制力發揮到最佳境界。 還要正確估計自己和對手, 正確認識雙方的力量和存在的問題。 過高估計對方的實力, 會使自己膽怯;低估對方會被殺得片甲不留。 膽小者需要提高自信, 自大者需要謹慎行事。

現在的幼兒需要經歷一些失敗, 鍛煉堅強的意志, 而圍棋就是一個很好的磨練器。

Advertisiment
要敢於面對成功與失敗, 要具備良好的意志力, 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 都要泰然處之, 持之以恆, 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4、在學棋中學會做人

下棋能培養孩子腳踏實地、深思熟慮、正確估計自己和對待別人的習慣, 嚴格的棋規能幫助孩子形成落子無悔、遵守規範的棋風。 為了圍更多的地盤, 必須要有很多棋子的配合, 有時又必須要舍小取大。 圍棋不是一個點或一條線上的活動, 而是在一個面上下棋。 所以下棋者不能把每個棋子孤立起來, 而是要把盤面上所有棋子聯繫起來思考問題, 不但要考慮到單個棋子的得失, 還要考慮到全域的得失。

下棋與做人同理, 現在不少幼兒是獨生子女, 或多或少都會有自我中心的傾向,

Advertisiment
參與集體活動時往往習慣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 而不顧全域的利害關係。 幼兒在多年的圍棋學習、比拼中可以悟出這個道理, 懂得團結互助、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其實不僅是圍棋, 包括象棋, 軍棋在內的各種棋類對孩子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有著積極的影響。 都能夠鍛煉孩子沉著冷靜, 平心靜氣, 氣定神閑的性情。 雖然是這樣, 但是若是選擇這些棋類, 就要堅持下去, 因為這種鍛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當然效果也不僅僅是一朝一夕就能結束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