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土性人如何進行情志養生?

土性人, 面容豐厚多方, 色偏黃, 背隆腰厚, 唇厚, 手背厚, 行動穩重, 語音寬巨集, 唇音重, 氣度沉穩, 生氣時面發黃。 土性分陽土陰土, 形同, 而氣質清濁隨心性變化。

陰土性人, 固執呆板, 樸拙, 思想單純, 蠢笨蠻橫, 心小量窄, 近於愚直, 易上當受騙。 不開通, 言信行果, 未必中理。 寡言少語, 好生怨氣, 疑火特大, 無中生有, 以假當真。 一生多累。

陰火好怨, 怨的表現:

1.受欺負或受壓抑, 敢怒而不敢言的心理狀態。

2.事情沒做好, 受斥責, 內心委屈。

3.吃虧了, 口不言, 心憋屈, 疑忌他人。

4.事不遂心, 埋怨別人。

5.怨的特點:含而不露, 忍而不發, 不傷他人,

Advertisiment
傷自己。

陰土記憶體, 怨氣傷脾, 脾胃軟弱, 膨悶脹飽, 胃寒腹痛, 上吐下瀉。 消化不良, 食欲減退, 重澤噎膈轉食, 有傷元氣, 中虧氣短, 或氣淤氣窒。

要想愈病, 必化陰土為陽土, 明因果, 生信實, 法自然。

陽土即是真土, 是土之本性, 信實忠厚, 篤誠淳樸, 寬宏大量, 能容能化, 勤儉樸素, 克盡職責, 舉止穩重, 言行一致, 為人謀而忠, 與人交而久。 土是存良心的, 對於奇才異能, 可兼收並蓄, 厚德載物, 為成功之母。

陽土性的核心是一個“信”字。 信是諸德之根本。 沒有信字的人, 在人群中是立不住腳的。 孔子說:“自古皆有死, 民無信不立。 ”佛家講:“信為道源功德母, 長養一切諸善根。 ”可見信在為人處世修道立命中是何等重要!

人們為了一種理想而奮鬥,

Advertisiment
或對某一宗教信仰, 其信力是非常重要的。 信的勁頭越足, 其感情越強, 則所產生的力量便越大。 如歷史上“李廣射虎”一事, 便是說明信能產生力量的最好實例:西漢將軍李廣夜間行軍, 忽然發現前面山腳下有一隻老虎, 他拿起弓箭, 使盡全力射了過去, 一箭射中。

兵士們走近一瞧, 原來中箭的不是老虎, 竟是一塊大石頭, 而且箭陷的很深, 拔都拔不出來。 李廣過去一看自己也納悶起來, 石頭怎麼能射進去呢?他回到原地, 對準那石頭又射了幾箭, 卻再也射不進去了。 怎麼回事呢?原來第一次射的一箭, 絕信是老虎, 所以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 後來知道不是老虎了, 沒有那射殺老虎的感情, 所以就射不進去了。 這充分說明信是力量的源泉。

Advertisiment
他們的相互關係是:信——感情——力量。 所以在信仰的物件確定之後, 便實實在在的信。

淺信, 即半信半疑, 待他信仰之後, 沒見到任何利益, 便不信了。

深信, 認為自己所信仰的是一種真理, 絕無返悔, 如樹之根深, 大風雖然可以搖動, 但是吹不倒。

真信, 是陽土的本質, 與所信仰的對象, 已打成一片, 成為一體, 中間毫無間隙, 雨打不透, 風吹不進, 已將信仰體現在實踐中。 生命的性質, 被所信仰的物件所融化。 所以具備信德之人, 言行一致, 心口如一。 然而其信必為正信, 而非迷信才是。

大地厚德載物, 萬物土中生, 因其寬宏大量, 容而能化, 所以陽土的景象, 是大大方方, 平平和和, 自自然然。

陰土的根子為“怨”“疑”二字。 “怨”是五毒(怨恨惱怒煩)的總根,

Advertisiment
“行有不得者”皆怨人, 從不責己, 所以不僅人際關係不和諧, 且諸事不成。 怨氣就是陰氣, 越怨人, 陰氣積的越多, 五臟六腑被陰氣所薰蒸, 豈能不病!

狐疑之心常存, 對人便不能以誠相待, 常常無中生有, 處處堤防他人, 在家庭則夫妻失和, 在社會則孤立自己, 其心境難得平靜, 總是自我煎熬, 痛苦不堪。 必把懷疑變為信實, 心裡徹底放下, 撒手落地, 相信因果, 才能化陰土為陽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