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在中國養一個孩子要多少錢

據媒體報道, 從直接經濟成本看, 0~16歲孩子的撫養總成本將達到25萬元左右。 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 則高達48萬元。 估算30歲前的未婚不在讀的子女的總成本達到49萬元。

—— 孩子們花了多少錢?

這是一筆苦中有甜的糊涂賬 專家勉為其難推算大致費用。 日前,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刊發了著名社會學家徐安琪的一份調研報告, 稱根據對上海市徐匯區的一項社會調查顯示, 父母養大一個身體健康的孩子平均要花掉49萬元。

此報道一出, 立即引起強烈反響。 那么, 在深圳養一個孩子的花費又如何?記者對深圳諸多家長的采訪中了解,

Advertisiment
盡管因收入水平、經濟狀況不同, 各家用在孩子身上的支出也不一樣, 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的發展, 養孩子的成本也越來越高。 這是深圳家長的普遍反映。

零歲工程:生孩子是筆大投資

生個孩子可以說是“零歲工程”。 下決心生個孩子需要一定的金錢儲備做后盾, 而懷孕后又往往意味著要放棄一些收入高但強度大的職位, 這樣算下來, 生孩子實在是筆不小的投資。 記者在采訪中得知, 在深圳, 大多數中等收入家庭花在從準備懷孕到孩子滿6個月前的錢差不多, 大概是4~6萬元, 其中大的花費主要體現在幾塊:孕前、孕期及哺乳期的營養費, 產前的檢查費和住院生產費,

Advertisiment
嬰兒的奶粉、尿片、衣物等用品費。

記者在醫院婦產科看到張小姐時, 她正滿臉幸福地在做產檢。 當記者問她懷孕有沒有提前做準備、工作職位是否受到影響時, 她的臉上掠過一絲無奈:“醫生建議, 懷孕后工作不能太累。 我所在的公司部門業務繁忙, 應酬多、出差多, 半年前我準備懷孕, 只好申請調到行政部門, 獎金也減少了近一半, 等到我一年以后休完產假再上班時, 將很難重新回到原來的職位。 ”

幼兒園:三年花費超過6萬元

談起寶寶的開銷, 住在蓮花一村的張女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她年僅5歲的兒子, 目前所有的花費已經超過10萬元。 據她估算, 待孩子幼兒園畢業時, 其養育費可能超過13萬元

張女士的孩子目前入讀的彩田村幼兒園,

Advertisiment
是一家公費幼兒園, 在同類幼兒園中收費偏低。 按這一學期收費計算, 一學期入園費為4500元, 另加課本費、興趣班費、訂奶費、班費等費用, 這一學期孩子入讀費用為5200元。 這樣, 她孩子一年僅讀幼兒園的費用就達1萬多元。 而此前一年, 張女士兒子在蓮花一村一家省一級幼兒園就讀, 一學期收費更是高達7000多元。

張女士說, 如果再加上平時零花、衣服、醫療、保險等費用, 孩子一年的養育費則會超過2萬元。 這樣, 在三年讀幼兒園期間, 孩子養育費超過6萬元左右。

小學:月培訓費近兩千

家住梅林一村的王女士和丈夫都在事業單位工作, 家庭年收入約10萬元。 她告訴記者, 在深圳, 這一收入水平平平安安地過日子問題不大, 但上小學六年級的女兒開支日益增多,

Advertisiment
養孩子成本越來越高, 已讓她感到一些壓力。

為培養孩子的興趣, 從女兒小酈5歲時, 王女士就花3萬多元買了一架進口鋼琴, 并請了老師教孩子, 每周一次, 每次學費120元, 這樣一年下來的花費就超過6000元。 孩子上小學后, 她又頗費一番周折地請到了知名學校的老師為孩子補習英語。 按老師的安排, 每周女兒要上兩次補習課, 每次兩小時, 收費150元。 這樣, 一個月的英語補習費就達1200元, 一年下來費用達到了1.5萬元.

王女士表示, 女兒長到12歲, 粗略算一下, 花費還真不少。 從出生到現在, 女兒每年生活費、服裝費、學費、過生日、買玩具、購買課外學習書籍等, 年平均消費在1萬元以上, 到目前為止, 已超過12萬。

中學:六年花了15萬

Advertisiment

楊女士的女兒18歲了, 今年高中畢業。 她告訴記者, 從孩子出生到現在, 到底花了多少錢, 她從來沒算過, 也不知該從何算起, 但孩子上學、生活消費是家中很大一筆開銷, 則是肯定的。

她告訴記者, 作為深圳戶籍人口, 她女兒從初中到高中這6年的學費并不貴, 每個學期也就1200元左右, 總共不超過15000元, 貴就貴在學雜費以外的開支。

楊女士的女兒初中三年讀的是一所重點中學。 剛上初一時, 她就為女兒請了個英語家教, 這一請就是5年。 到女兒上高三時, 因課程實在太緊張, 抽不出時間, 才沒再請。 她算了一下, 女兒請英語家教, 每周一次, 每次兩小時, 收費150元, 一個月600元, 一年下來就是7200元, 5年下來就是3.6萬元。 這還不是孩子的全部費用。 到了畢業班,孩子幾乎每個星期都要補課,補課費每次要收幾百元,加起來也要幾千元。

此外,女兒生活費用的開支也特別大,吃飯、交通再加上孩子的零花錢、手機通信費、偶爾與同學聚餐,以及購買零食、服裝等費用,每個月應該在1500元左右,6年下來,孩子在衣、食、行等方面的花費就有10萬元。如果加上前面的幾項,楊女士女兒上中學6年的費用超過15萬元。

對自己算出來的這一數字,楊女士也有些吃驚:沒想到不知不覺間,女兒的花費竟如此之高!她對記者說,自己還算幸運的,因為是深戶,孩子的學費比借讀生少了一大截,她女兒班上一位同學,因為沒有深圳戶口,按借讀生收費,每個學年光是學費,就要1萬元,家長的經濟負擔更重。

大學:一年掙的錢剛夠兒子學費生活費

“我天天在為兒子打工”,在某駐深企業工作的張先生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對記者說。

張先生和妻子同在一家單位工作,前幾年,單位雖然效益一般,但一個月每人也能領個3000多元,當時兒子就在身邊上高中,一家人日子還算過得去。但就在前年,兒子考上大學,妻子卻下崗了,家庭收入銳減,兒子開銷又大增,家里8萬多元的存款很快全花完了。

兒子上的是武漢一所重點大學,每年的學費是5000元,加上每年住宿費800元,4年下來,這些費用達到2.5萬元。

此外,兒子的交通費及零花錢等也居高不下。在武漢這樣一個消費水平在全國居中的城市里,他每個月用于生活等方面的開支就在1000元左右,一年下來,就是1萬多元,按4年大學本科計算,僅生活費用,就要花費近5萬元。去年底,兒子打電話說,他的很多同學都買了電腦,學起東西來比他快。雖然兒子沒直說,但張先生也能聽明白,他想買臺電腦。孩子上學重要,他一咬牙,寄了幾千元錢過去,滿足了兒子的要求。

張先生告訴記者,這并不是兒子大學期間的全部花費,如果遇上同學過生日、外出旅游等,兒子花的錢又會增加。

兒子開銷越來越大,家里的收入早已捉襟見肘,在家閑了兩年的妻子呆不住了,費盡周折,終于找了份工資不高的工作,張先生自己業余也干起了兼職。他對記者說,他和妻子省吃儉用一年下來掙的錢剛夠兒子的學費和生活費,他感覺自己是在為兒子打工。

專家說法

專家推算深圳戶籍人口育兒成本 養到16歲需花40萬

讓深圳本地專家或學者算一算深圳人養育孩子的成本,實際上等于給他們出了一道難題。一些專家及學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以“未調查研究”為理由不愿發表個人意見及看法。

不過,市統計局一位對居民消費頗有研究的專家認為,只要以深圳居民消費支出水平及孩子占家庭消費比例為基數,可以推算出深圳養育孩子成本。<<<<節約父母 低成本育兒方案

這位專家表示,上海社科院研究員徐安琪的研究是以2003年上海地區消費水平作為基數。2003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支出為11040元。這樣,一位正常消費水平的上海居民,在16年間消費水平總量為17.66萬元。在一般普通的3口城市居民家庭,孩子消費占家庭消費比例的40%至50%左右。以此比例計算,可以測算出上海普通居民孩子,在0至16歲孩子的撫養總成本為21.2萬元至26.5萬元。

深圳大學一位經濟學教授坦言,深圳居民消費支出水平高于上海,深圳孩子撫養成本不會低于上海。

根據200戶戶籍城鎮居民家庭抽樣調查資料顯示,2003年,深圳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9960元,一個普通的戶籍居民,在16年間的生活費用為31.94萬元。如按一家3口人以及孩子占普通家庭消費比例在40%至50%比例計算,深圳0至16歲孩子的撫養總成本將為38.32成萬元至54.19萬元。從中我們至少可得出一個結論,深圳0至16歲孩子的撫養總成本大致在40萬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這一成本肯定高出50萬元。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結論僅是對深圳戶籍人口家庭調查推算,并不包括非戶籍人口家庭孩子撫養成本問題。

七嘴八舌

可以省的錢省不省?

父母:為孩子花錢不“打折”

細細算下來,養個孩子還真是“代價不菲”。

那么,對于那些叫著“有點吃不消”的父母,一些可以節省下來的錢他們愿不愿意省呢?

記者采訪了幾位孩子不滿6個月的父母,問了這樣幾個問題:懷孕時為什么不找生過孩子的人借孕婦裝?為什么不給孩子吃便宜一點的國產奶粉?牛初乳、DHA等非補不可嗎?嬰兒床、嬰兒車等有沒有想過借別人用過的?記者得到的答案是:沒想過借;不方便借;現代人很少留舊東西,別人用過的已經扔掉了,所以借不到;借來的東西怕不衛生、不結實;就一個孩子,只要經濟條件允許,應該給他用新的、吃好的。

記者發現,工作繁忙、生活節奏快、親朋少等是年輕的父母和“準”父母們在生孩子的過程中,客觀上無法選擇舊的物品的主要原因。而主觀上,只有一個孩子,而且半歲之前的消費大都與孩子的健康和成長相關,吃的方面當然要盡可能選擇好的,用的東西也要確保安全、牢固,所以,孩子半歲之前的種種消費是必需的,絕不能省則省。

還有一些錢,不少父母即使是“咬著牙”也愿意多掏了。比如孩子的才藝培訓、課余家教等費用,甚至為了讓孩子能上一所重點學校,不惜多花十幾萬元買套房。

以在景田一家單位工作的陳先生為例。多數深圳人買房,看中的是小區的居住環境、配套設施及物業管理等,但陳先生考慮得最多的,卻是小區周邊的學校。為了讓上小學六年級的兒子能夠順利讀上某重點初中,他不得不花高價在學校附近買了一套自己并不是很中意的房子。

陳先生告訴記者,這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但為了孩子,他不得不這么做。按照有關規定,小學生升初中時,采用“就近入學”原則。受這一政策影響,不少深圳人在買房時,就和陳先生一樣,首選靠近重點中學的商品房,房價當然也相應要高一些。為了讓兒子能擠進這所重點中學,陳先生花了近80萬元買了現在的這套二手房,因湊不夠房款,他不得不低價將原有的住房脫手,這一買一賣間,就虧了七八萬元,如果再算上兩次裝修費用,就虧得更多了。

兒女心聲

經濟獨立后回報父母

父母養育自己花了大量心血,長大后如何回報?記者就此對十多位在校或剛畢業不久的學生進行了采訪.

在廣州某大學讀三年級的劉明告訴記者,上學消費確實很高,對一些家庭經濟不是很寬裕的同學來說,肯定會加大父母的經濟負擔和生活壓力。其實現在大多數大學生還是知道花錢省著點。她所在班級一些家庭拮據的同學,在申請助學貸款的同時,還拼命提高學習成績,希望獲得獎學金。還有不少同學在課余時間做兼職或家教,通過這種方式賺錢補貼生活費用,減少父母的經濟壓力。

她告訴記者,學生花錢也是蠻無奈的事情,還沒有工作,只能大部分靠家里。知道父母不容易,現在,假期回家她很少主動跟家里要錢,一有空閑,就會幫媽媽做些家務。將來自己有工作能力了,肯定是要好好照顧父母的。

在深圳某中學讀高中的吳謀對記者說,父母把自己培養成人不容易,現在他最大的愿望是,考上一所好大學,學到真正的本領,將來好報效國家,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東北小伙錢方三年前大學畢業,他告訴記者,作為家中的獨子,父母為培養他可謂費盡了心血,現在他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經濟上獨立了,應該好好報答父母。因為深圳冬天氣候溫暖,適合老年人居住,所以他雖然現在尚未成家,但每到冬天,他都會把已經退休的父母接來深圳,一家人團聚,其樂融融。為此,他還特地租了一套兩房一廳的房子。不僅如此,每逢節假日,他還會為父母寄去稱心的禮物。

了解更多科學早教知識,請登錄早期教育欄目

到了畢業班,孩子幾乎每個星期都要補課,補課費每次要收幾百元,加起來也要幾千元。

此外,女兒生活費用的開支也特別大,吃飯、交通再加上孩子的零花錢、手機通信費、偶爾與同學聚餐,以及購買零食、服裝等費用,每個月應該在1500元左右,6年下來,孩子在衣、食、行等方面的花費就有10萬元。如果加上前面的幾項,楊女士女兒上中學6年的費用超過15萬元。

對自己算出來的這一數字,楊女士也有些吃驚:沒想到不知不覺間,女兒的花費竟如此之高!她對記者說,自己還算幸運的,因為是深戶,孩子的學費比借讀生少了一大截,她女兒班上一位同學,因為沒有深圳戶口,按借讀生收費,每個學年光是學費,就要1萬元,家長的經濟負擔更重。

大學:一年掙的錢剛夠兒子學費生活費

“我天天在為兒子打工”,在某駐深企業工作的張先生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對記者說。

張先生和妻子同在一家單位工作,前幾年,單位雖然效益一般,但一個月每人也能領個3000多元,當時兒子就在身邊上高中,一家人日子還算過得去。但就在前年,兒子考上大學,妻子卻下崗了,家庭收入銳減,兒子開銷又大增,家里8萬多元的存款很快全花完了。

兒子上的是武漢一所重點大學,每年的學費是5000元,加上每年住宿費800元,4年下來,這些費用達到2.5萬元。

此外,兒子的交通費及零花錢等也居高不下。在武漢這樣一個消費水平在全國居中的城市里,他每個月用于生活等方面的開支就在1000元左右,一年下來,就是1萬多元,按4年大學本科計算,僅生活費用,就要花費近5萬元。去年底,兒子打電話說,他的很多同學都買了電腦,學起東西來比他快。雖然兒子沒直說,但張先生也能聽明白,他想買臺電腦。孩子上學重要,他一咬牙,寄了幾千元錢過去,滿足了兒子的要求。

張先生告訴記者,這并不是兒子大學期間的全部花費,如果遇上同學過生日、外出旅游等,兒子花的錢又會增加。

兒子開銷越來越大,家里的收入早已捉襟見肘,在家閑了兩年的妻子呆不住了,費盡周折,終于找了份工資不高的工作,張先生自己業余也干起了兼職。他對記者說,他和妻子省吃儉用一年下來掙的錢剛夠兒子的學費和生活費,他感覺自己是在為兒子打工。

專家說法

專家推算深圳戶籍人口育兒成本 養到16歲需花40萬

讓深圳本地專家或學者算一算深圳人養育孩子的成本,實際上等于給他們出了一道難題。一些專家及學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以“未調查研究”為理由不愿發表個人意見及看法。

不過,市統計局一位對居民消費頗有研究的專家認為,只要以深圳居民消費支出水平及孩子占家庭消費比例為基數,可以推算出深圳養育孩子成本。<<<<節約父母 低成本育兒方案

這位專家表示,上海社科院研究員徐安琪的研究是以2003年上海地區消費水平作為基數。2003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支出為11040元。這樣,一位正常消費水平的上海居民,在16年間消費水平總量為17.66萬元。在一般普通的3口城市居民家庭,孩子消費占家庭消費比例的40%至50%左右。以此比例計算,可以測算出上海普通居民孩子,在0至16歲孩子的撫養總成本為21.2萬元至26.5萬元。

深圳大學一位經濟學教授坦言,深圳居民消費支出水平高于上海,深圳孩子撫養成本不會低于上海。

根據200戶戶籍城鎮居民家庭抽樣調查資料顯示,2003年,深圳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9960元,一個普通的戶籍居民,在16年間的生活費用為31.94萬元。如按一家3口人以及孩子占普通家庭消費比例在40%至50%比例計算,深圳0至16歲孩子的撫養總成本將為38.32成萬元至54.19萬元。從中我們至少可得出一個結論,深圳0至16歲孩子的撫養總成本大致在40萬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這一成本肯定高出50萬元。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結論僅是對深圳戶籍人口家庭調查推算,并不包括非戶籍人口家庭孩子撫養成本問題。

七嘴八舌

可以省的錢省不省?

父母:為孩子花錢不“打折”

細細算下來,養個孩子還真是“代價不菲”。

那么,對于那些叫著“有點吃不消”的父母,一些可以節省下來的錢他們愿不愿意省呢?

記者采訪了幾位孩子不滿6個月的父母,問了這樣幾個問題:懷孕時為什么不找生過孩子的人借孕婦裝?為什么不給孩子吃便宜一點的國產奶粉?牛初乳、DHA等非補不可嗎?嬰兒床、嬰兒車等有沒有想過借別人用過的?記者得到的答案是:沒想過借;不方便借;現代人很少留舊東西,別人用過的已經扔掉了,所以借不到;借來的東西怕不衛生、不結實;就一個孩子,只要經濟條件允許,應該給他用新的、吃好的。

記者發現,工作繁忙、生活節奏快、親朋少等是年輕的父母和“準”父母們在生孩子的過程中,客觀上無法選擇舊的物品的主要原因。而主觀上,只有一個孩子,而且半歲之前的消費大都與孩子的健康和成長相關,吃的方面當然要盡可能選擇好的,用的東西也要確保安全、牢固,所以,孩子半歲之前的種種消費是必需的,絕不能省則省。

還有一些錢,不少父母即使是“咬著牙”也愿意多掏了。比如孩子的才藝培訓、課余家教等費用,甚至為了讓孩子能上一所重點學校,不惜多花十幾萬元買套房。

以在景田一家單位工作的陳先生為例。多數深圳人買房,看中的是小區的居住環境、配套設施及物業管理等,但陳先生考慮得最多的,卻是小區周邊的學校。為了讓上小學六年級的兒子能夠順利讀上某重點初中,他不得不花高價在學校附近買了一套自己并不是很中意的房子。

陳先生告訴記者,這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但為了孩子,他不得不這么做。按照有關規定,小學生升初中時,采用“就近入學”原則。受這一政策影響,不少深圳人在買房時,就和陳先生一樣,首選靠近重點中學的商品房,房價當然也相應要高一些。為了讓兒子能擠進這所重點中學,陳先生花了近80萬元買了現在的這套二手房,因湊不夠房款,他不得不低價將原有的住房脫手,這一買一賣間,就虧了七八萬元,如果再算上兩次裝修費用,就虧得更多了。

兒女心聲

經濟獨立后回報父母

父母養育自己花了大量心血,長大后如何回報?記者就此對十多位在校或剛畢業不久的學生進行了采訪.

在廣州某大學讀三年級的劉明告訴記者,上學消費確實很高,對一些家庭經濟不是很寬裕的同學來說,肯定會加大父母的經濟負擔和生活壓力。其實現在大多數大學生還是知道花錢省著點。她所在班級一些家庭拮據的同學,在申請助學貸款的同時,還拼命提高學習成績,希望獲得獎學金。還有不少同學在課余時間做兼職或家教,通過這種方式賺錢補貼生活費用,減少父母的經濟壓力。

她告訴記者,學生花錢也是蠻無奈的事情,還沒有工作,只能大部分靠家里。知道父母不容易,現在,假期回家她很少主動跟家里要錢,一有空閑,就會幫媽媽做些家務。將來自己有工作能力了,肯定是要好好照顧父母的。

在深圳某中學讀高中的吳謀對記者說,父母把自己培養成人不容易,現在他最大的愿望是,考上一所好大學,學到真正的本領,將來好報效國家,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東北小伙錢方三年前大學畢業,他告訴記者,作為家中的獨子,父母為培養他可謂費盡了心血,現在他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經濟上獨立了,應該好好報答父母。因為深圳冬天氣候溫暖,適合老年人居住,所以他雖然現在尚未成家,但每到冬天,他都會把已經退休的父母接來深圳,一家人團聚,其樂融融。為此,他還特地租了一套兩房一廳的房子。不僅如此,每逢節假日,他還會為父母寄去稱心的禮物。

了解更多科學早教知識,請登錄早期教育欄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