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別人眼裡你是個再平和不過的人, 卻不能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

有種啼哭如仙樂, 那粉團團的寶貝一入凡塵, 就有人自動榮升為媽媽。 起初, 我以為所有母親都天賦異秉, 不必修習便會成為愛的高手。

迂回曲折之後, 我終於明白, 在歲月的練習簿上, 縱使每頁都繪著心心相印的網底, 縱使每顆心都晶瑩粉潤, 我們仍需千萬遍練習, 才能瞥見愛的真相。

剛才, 我又對孩子發脾氣了, 無非是些瑣碎小事, 可我卻大動肝火, 呵斥連連。

兒子像突遇颱風, 含著滿滿一嘴飯菜, 動也不動, 眼裡全是惶恐。

暴風驟雨之後, 無限懊惱都湧上心頭, 我捧住頭, 恨不得痛打自己一頓。

很多時候,

Advertisiment
我們友好相處:滿桌飯粒菜汁, 我來細細揩抹;滿地玩具狼藉, 他去慢慢收拾。 我幫他在磕傷的膝蓋上塗紫藥水, 他替我在手腕上畫個指標指向三點整的手錶;我的額頭上粘著可愛的米老鼠貼紙, 他的碗裡盛著溫度剛好的粥湯。

這樣的光陰, 如藍印花布, 素樸綿密, 不動聲色, 卻寸寸花開。

但我常常失去耐心, 負面情緒如飛濺的墨汁, 淋淋漓漓。 白底藍花的日子, 忽然間變得一片狼藉。

在電話裡, 我向媽媽訴說自己的無奈, 感歎自己是個天生的急脾氣。

媽媽溫和地提醒:“在別人眼裡, 你是個再平和不過的人。 ”

是的, 我可以花上一中午的時間, 處理工作上一個微不足道的細節;可以整晚傾聽朋友的訴說;可以對同事的淘氣寶貝永遠微笑;甚至能靜靜地趴在郵局的桌子上,

Advertisiment
為陌生老人代寫一封家書。 可我卻不能以這樣的方式對待最親密的人。

我心中愧疚, 口中卻忍不住自辯:“我們年幼時, 誰沒有挨過打罵呢?”

媽媽歎息:“有些事, 不要等到像我這個年齡才知道是錯的!”

我無力地喃喃道:“我也是為他好呀, 小孩子不可太嬌慣!”

媽媽委婉地說:“我覺得很多時候, 你發火並不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什麼, 而是你自己的心太累!”

這句話, 隔著遙遠的距離, 真真切切地觸到我的胸口。 這些年, 好強的我想憑自己的努力抓住人生所有, 不僅想魚與熊掌兼得, 還想爭得魚與熊掌中的極品。 重重壓力之下, 患得患失之間, 我的外表依然堅強如昔, 可內心已薄脆如陳年舊紙。

Advertisiment

如母親所言, 兒子並未做錯什麼。 他來我家不過四年半, 卻給了我數不清的溫馨、歡笑與希望。

我走進兒子的臥室, 帶著他愛吃的櫻桃糖, 問他可否接受我的道歉。

他看也不看地推開:“你以為我是三歲小孩嗎?兩塊糖就能哄好?”

我愣了一會兒, 輕聲說:“那好, 你打算怎樣懲罰媽媽呢?”

他大聲說:“我要用開花嚇到你!我用香氣嚇到你的鼻子, 我用好看的顏色嚇到你的眼睛, 我用房子那麼大的花瓣嚇到你的手, 嚇跑你所有的不高興!”

他臉上猶有淚痕, 就那麼笑起來, 鼻子微皺, 像開了一朵小小的花。

我也眯起眼睛, 學著他那樣笑。 笑著笑著, 我胸口發熱, 眼睛濕潤, 像有陽光, 轉過花架, 流進密蔭, 照亮我心靈的最深處。

1、如果您和孩子一起聽了今天分享的第505個故事《蘿蔔逃跑了》,

Advertisiment
孩子們一定會愛上了吃飯, 不僅愛上了吃飯, 而且還狼吞虎嚥。

蓮子小時候吃飯都是倍兒香, 我們有讀過很多關於蔬菜的兒歌和故事。 因為,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 他只有熟悉了某種事物, 才會慢慢愛上這種熟悉, 才願意去接受這種事物的秉性。

蔬菜也一樣, 當我們告訴孩子吃什麼有營養的時候, 孩子是無法理解的, 因為他沒有見過, 也沒有聽過, 他能看到的只是做好了放在桌子上的蔬菜的成品。 所以, 孩子的生活一定要和實踐相結合, 帶孩子去菜市場認識了蔬菜, 閱讀了關於蔬菜的繪本, 讓孩子幫忙, 和孩子一起把蔬菜做成餐桌上的美味。

生活需要快節奏, 但是, 我們和孩子的生活應該慢下來,

Advertisiment
孩子需要慢慢體味生活, 而不是囫圇吞棗。

與其我們苦口婆心的告訴孩子吃飯有營養, 還不如讀書給他聽, 讓他吃飯的時候聯想起閱讀過的關於書的美好感覺, 吃起來也會津津有味。

2、我要用開花嚇到你!我用香氣嚇到你的鼻子, 我用好看的顏色嚇到你的眼睛, 我用房子那麼大的花瓣嚇到你的手, 嚇跑你所有的不高興!

看了這句話, 感動到哭!

在孩子的世界裡, 他們沒有特別多的要求, 他們的期待就是媽媽能不能不發脾氣。 我們一通脾氣發出來, 是氣順了心爽了, 可是對於孩子, 卻如颱風天來臨一樣可怕。

二寶出生後, 抱蓮子的時間明顯變少了, 每次她取得了進步, 都會重複同樣一句話, 媽媽, 能不能給我一個抱抱。 媽媽,我今天要幫媽媽幹活,不要錢,只要多幾個抱抱。媽媽,能不能等弟弟睡著,你抱抱我。

任何一個孩子,包括任何一個成人,都需要抱抱。抱抱是良藥。多去擁抱你的孩子,你就會慢慢發現他越來越聽你的話,你的脾氣越來越小。

媽媽,我今天要幫媽媽幹活,不要錢,只要多幾個抱抱。媽媽,能不能等弟弟睡著,你抱抱我。

任何一個孩子,包括任何一個成人,都需要抱抱。抱抱是良藥。多去擁抱你的孩子,你就會慢慢發現他越來越聽你的話,你的脾氣越來越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