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家老虎在外貓,00後是社交缺失的一代?

有人說, 這一代孩子被長輩包圍, 生活在鋼筋水泥的高樓裡, 圈子狹小, 很多孩子不知道如何與其他孩子相處, 患有社交缺失症。 比如在近日星期8小鎮舉行的“誰動了我的乳酪”——乳酪拼圖大闖關活動中, 很多小朋友都表現出社交能力的缺失。 那麼, 00後的孩子, 是不是社交缺失的一代呢?

“在家老虎在外病貓”

孩子在家裡非常活躍、能說會道, 但是一出門就變得不愛說話, 在社區裡也不和別的孩子說話。 或者, 孩子在家像個小老虎, 非常厲害, 經常打這個打那個, 但出門就蔫了, 別的小朋友打他也不還手, 完全一個紙老虎。

Advertisiment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又該怎麼辦呢?專家表示, 孩子有這樣的表現, 大多因為缺少社交的實踐機會所致。 家長應利用好暑假時間, 幫孩子拓展社交圈, 慢慢讓孩子在家在外表現一致。

[現場聲音]

孩子社交缺失原因探究

原因一:嬌生慣養 在家強勢在外“弱勢”

閔行朱女士的女兒樂樂剛讀幼稚園小班。 和鄰居小朋友玩遊戲時基本是“年齡決定一切”。 有大孩子時樂樂就是小跟班, 碰到年齡小的她就是老大, 如果是同齡的孩子就看誰的提議最好。 在家裡和表弟表妹在一起時就很強勢, 什麼都要聽她的。 朱朱女士說, 樂樂平時在家很喜歡說話, 可是一到新環境或見到陌生人, 就會變得膽小害怕, 甚至有一些焦慮和不安的情緒出現,

Advertisiment
這讓朱女士很困惑。 朱女士說, 她沒有刻意去教孩子如何與別人社交, 但平時會帶著樂樂去參加一些網站組織的親子活動, 試圖改善孩子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的回避和恐懼。

原因二:重視學習成績 忽視社交培養

徐匯的張女士說現在孩子越大越忙。 讀幼稚園時還常到小公園和鄰居小朋友玩。 現在上小學了, 孩子每天除了上學、補習就是去上興趣班, 偶爾休息在家也是看電視上網, 平時家長也忙, 湊時間出來的機會不多, 所以現在已經少有社交活動了。 張女士說孩子的成績不錯, 鋼琴彈得也很好, 就是不太敢闖, 什麼事情都要家長幫忙去溝通處理。 上次來星期8小鎮遊玩, 正好遊人比較少, 有的項目要至少3個孩子才可以,

Advertisiment
別的孩子看到人不夠會主動去問其他小朋友要不要一起玩, 而她家的筱妍卻坐在板凳上乾等。 張女士表示, 學校裡的班主任老師評價孩子文靜不喜歡說話, 可能因為不善言辭, 所以老師也不是非常重視筱妍。 張女士說, 以前只注意孩子的成績好不好, 鋼琴有沒有練, 現在才發現這是不夠的。 以後要多讓孩子和別人溝通。

家長推薦補救“妙方”:多和其他小朋友“親密接觸”

浦東的薛先生說, 女兒以前是紙老虎, 在家是“大王”出門就不敢發聲音了。 剛上幼稚園時連著尿了一個星期的褲子, 究其原因是不敢和老師說, 讓家裡很是頭疼。 從這件事開始, 薛先生就有意教女兒如何同別人相處。 剛開始他會趁休息時陪女兒到公園裡多和其他小朋友接觸,

Advertisiment
鼓勵孩子主動和其他小朋友玩, 再後來帶著女兒去超市買東西, 鍛煉女兒和不同年齡的陌生人說話。 上周, 薛先生帶女兒去參加“乳酪拼圖大闖關”活動, 欣喜地發現了女兒的社交潛力。 該活動要求孩子在體驗遊戲中找到6塊指定拼圖。 當時, 女兒成功找到了6塊, 但其中三塊是重複的。 在沒有提示的情況下, 女兒開始主動上前與其他陌生小夥伴交流, 希望交換彼此手中多餘的拼圖。 在遭遇一些小挫折後, 女兒成功換回來6塊指定拼圖, 並高興地兌取了一整袋乳酪。 在遇到問題時孩子自己想辦法去解決, 積極主動和別人交流, 這讓薛先生很欣慰。

[專家建議]

治社交缺失 孩子要多去公共場所

Advertisiment

華東師大學前與特殊教育學院副教授王順妹表示, 社交缺失在現在的孩子身上非常普遍。 社交缺失首先是社交機會缺失。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 又生活在封閉的高樓大廈裡, 平時家裡人為了孩子的安全也很少帶孩子參加活動, 導致孩子很少有機會跟外界接觸。

想要改變這種現象, 家長首先需要轉變觀念, 平時多帶孩子去一些公共場所, 比如社區花園等孩子多一點的地方玩, 有意識地鍛煉孩子同陌生人打交道的能力。 或者通過幼稚園或其他一些機構或者場所, 認識一些家長, 協商幾個家庭定期組織一些活動, 把幾個家庭的小孩子組織在一起玩。

在改善孩子社交缺失方面, 幼稚園也發揮著重大作用。 現在的幼稚園仍然是以教師為主導,平時能夠讓孩子自由活動和交流的時間很少。幼稚園可以選擇在放學後開放一定的時間讓孩子在園內自由玩耍。

現在的幼稚園仍然是以教師為主導,平時能夠讓孩子自由活動和交流的時間很少。幼稚園可以選擇在放學後開放一定的時間讓孩子在園內自由玩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