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教育孩子時父母意見不統一該怎麼辦?

爸爸跟媽媽有兩個不同的成長背景, 對寶寶進行教育時, 方式難免出現差異。 那麼當生活中兩人對寶寶的教育方式出現意見相左的情形時, 應該如何化解這樣的窘境呢?

1.不要當著寶寶的面爭吵

爸爸跟媽媽在意見相左的時候, 也要儘量避免在寶寶的面前爭吵, 當寶寶感覺到父母親在生氣時, 會在爸爸跟媽媽默默討論的時候也反省自己, 會擔心會不會因為自己犯錯使得爸爸跟媽媽吵架而更加謹言慎行。 如果爸爸跟媽媽大肆地在寶寶面前爭吵, 恐怕會給寶寶造成心理傷害, 將爭吵的不和諧情景深植在寶寶心中,

Advertisiment
並讓寶寶有害怕的感覺及罪惡感, 個性也可能會變得較為怯懦, 因此爸爸跟媽媽應該避免這種情形發生。

2.事先達成一致

當寶寶還在繈褓時期, 建議爸爸跟媽媽能夠先針對教養小孩的問題加以討論, 這樣可以避免在往後教養寶寶的時候出現不和諧的聲音。

3.先以一人意見為主

爸爸跟媽媽不可避免地總會出現持相反意見的時候, 即便如此, 寶寶在現場的時候, 爸爸跟媽媽也應在和氣、平穩的氣氛下達成共識, 可以先以其中一人的意見為主, 讓寶寶有一個可遵守的行為準則, 然後趁著寶寶不在場的時候好好溝通。 假如爸爸跟媽媽討論後的共識與之前要寶寶遵守的準則不同, 也不要尷尬,

Advertisiment
向寶寶認錯, 因為寶寶也能在爸爸媽媽道歉並告知新的準則的時候, 學會勇於承認錯誤, 這對寶寶而言也是非常好的學習機會。

爸爸媽媽在教養寶寶的時候, 並不需要分別扮演黑臉或白臉的角色, 只要學習如何“變臉”即可, 重點是爸爸跟媽媽要掌握教育一致性的原則, 避免讓寶寶產生無所適從的感覺。 寶寶犯錯時, 爸爸跟媽媽要堅決地予以規勸, 等到確認寶寶已經知錯反省, 可再給予安慰及鼓勵。 不論是說教還是鼓勵, 寶寶都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心, 比“狂風暴雨”的洗禮要有效得多, 在親子溝通上也會比黑臉白臉的教育方式來得更為順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