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春季家長應該如何讓寶寶遠離傳染病

春天, 萬物復蘇, 蟄伏了一個寒冬的病毒、細菌也不例外。 嬰幼兒各個系統發育不完善, 免疫功能差, 一旦染病麻煩多多。 小編為年輕的父母們提個醒, 在您和寶寶享受著明媚的春光時, 可別讓傳染病找上門來。

流行性☆禁☆感冒

病因與症狀

簡稱“流感”,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從感染病毒到發生症狀, 潛伏期數小時到2天。 流感病毒的特點是容易變異, 通過不斷的變異產生新的病毒株, 感染性極強, 容易發生大規模流行, 其症狀比普通感冒嚴重。 絕大多數患兒發病突然, 先是出現發冷、寒戰等症狀,

Advertisiment
隨後發燒, 體溫升高至攝氏39℃以上, 持續3-5天, 並伴有頭痛、全身酸痛、疲倦、咽幹、咽痛、咳嗽、咳痰、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狀。

預防與治療

流行季節避免帶領孩子去人口稠密的公共場所, 有條件的, 提前接種流感疫苗。

流感屬於自限性疾病, 在治療上無特效抗病毒藥物, 以對症治療為主。 初起流鼻涕、打噴嚏症狀較重時, 可以吃些新康泰克等藥物;咳嗽、咳痰等症狀較重時, 可選用祛痰和止咳藥物;出現高燒, 可吃一些退熱藥對症治療。 孩子患了流感, 家長不必太緊張, 注意給孩子多休息、多喝水, 防止出現合併症;一般情況下, 患兒在一周之內可痊癒。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病因與症狀

簡稱“流腦”。 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的一種特殊類型的急性化膿性腦膜炎。

Advertisiment
經呼吸道傳播, 具有較強的傳染性, 6歲以下兒童患病率最高。 患兒從感染病菌到發生臨床症狀, 潛伏期多為2-3天, 最長可達一周。 其特點是起病急, 突然發熱, 出現劇烈頭痛、噁心嘔吐、皮膚瘀點(或瘀癍)及抽搐和頸項強直等異常症狀。 嚴重的可在數天內死亡, 或留下腦性癱瘓、腦積水等後遺症。 3歲以下嬰幼兒除發熱、嘔吐以外, 常常拒乳拒食, 並伴有腹瀉、睡眠不安、尖聲喊叫, 容易誤認為是消化不良或上呼吸道感染。 因此, 流腦流行季節, 凡有以上症狀患兒, 應及時到醫院檢查。

預防與治療

每年的11、12月份給孩子注射流腦疫苗;流腦流行時節每天用2%-3%黃連素溶液或0.2%呋喃西林溶液滴鼻, 或多吃一些大蒜。 及時隔離流腦患者至臨床症狀消失後3天(自發病起不能少於7天)。

Advertisiment

腦膜炎雙球菌對磺胺類與青黴素類抗生素相當敏感。 經過抗感染和對症治療, 患兒可在1周後逐漸痊癒。

麻疹

病因與症狀

麻疹俗稱“出疹子”或“痧子”,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 多發生於6個月大至5歲兒童。 麻疹病毒經呼吸道侵入人體到發生症狀, 潛伏期為6-18天。 典型症狀是發熱3-4天后, 皮膚出現玫瑰色斑丘疹。 皮疹大小不等, 先見於耳後髮際, 逐漸波及額面部、軀幹、四肢。 3-5天后按出疹順序消退。 疹退處見麥麩狀的細微脫屑, 有棕色色素沉著(過一段時間後會完全消失)。

預防與治療

按免疫程式接種麻疹疫苗, 是預防的主要措施(當然, 一些接種過預防疫苗的孩子也可能發病,

Advertisiment
但症狀較輕)。 對於體質較弱或沒有接種過麻疹疫苗的孩子, 接觸麻疹患兒後, 可酌情肌肉注射丙種球蛋白。 單純麻疹患兒不必住院治療, 患病期間僅在家隔離治療即可, 時間一般為從發病至出疹後5天。 如果病程中皮疹時隱時現;或頻頻乾咳, 聲音嘶啞, 呼吸如貓喘, 並見鼻翼翕動, 唇周青紫;或高熱, 煩躁不安;或於恢復期突然出現昏迷、抽搐等症狀;或出疹後很長一段時間, 食欲不佳, 出冷汗, 體重減輕, 精神萎靡, 不願活動等, 應警惕麻疹併發喉炎、肺炎、腦炎、營養障礙, 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

風疹

病因與症狀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傳染病, 通過直接接觸傳染。 從感染風疹病毒到發生症狀, 潛伏期為10-21天。 典型症狀是發熱短暫,

Advertisiment
半天至一天出疹。 初見於面部, 24小時內迅速遍及全身。 同時耳後、枕部有淋巴結腫大, 病癒後腫大的淋巴結很快消失。 整個病程約4-5天, 大多數患兒預後良好。

預防與治療

給易感兒童注射減毒風疹疫苗是預防關鍵。 麻疹、風疹、腮腺炎三介疫苗, 打一針可預防三種傳染病, 效果很好。 患兒無須隔離, 發熱期間應用清熱解毒的中藥。 如患兒出現頭痛、頭昏、嗜唾、抽風、高燒不退、嘔吐, 或有心悸、胸痛、乏力、精神萎靡等嚴重情況, 應警惕是否風疹合併腦炎、心肌炎, 或合併肝炎、血小板減少症等, 應立即到醫院住院檢查治療。

嬰幼兒急疹

病因與症狀

這是一種由病毒感染, 急性發生, 而預後良好的發疹傳染病。 經呼吸道感染, 多發生於6-18個月的嬰幼兒,其中1歲以下嬰兒最多。從患兒感染病毒到發生症狀,潛伏期平均8-14天。典型症狀是突起高熱,體溫可達39℃-41℃。小患兒除高熱持續不退外,精神食欲均好,玩耍如常。但部分嬰兒易出現高熱驚厥。3-5天后體溫驟降正常,並出現皮疹,叫做“熱退疹出”。皮疹於1-3日內退盡,不留色斑,也不脫屑。

預防與治療

本病傳染性不強,一般不需隔離,以對症治療為主。早期給患兒服用小兒感冒清熱沖劑、板藍根沖劑等。持續高熱患兒給予物理降溫,並用退熱劑;必要時用鎮靜劑防止驚厥。只要護理得當,嬰幼兒急疹一般能順利痊癒。

水痘

病因與症狀

俗稱出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與患者直接接觸或通過呼吸道都可傳播,出生6個月以上到學齡期前後兒童易感染發病。患兒從感染病毒到發生症狀,潛伏期多為半個月。典型症狀為39℃以下發熱、頭痛、咽痛、乏力不適、四肢酸軟或噁心、嘔吐、腹痛等。發病24小時以內皮膚表面可出現皮疹,數小時變皰疹,2-3天后乾燥結痂。皮疹分批出現,前後共有兩三批,每批之間有重疊,痂蓋約在兩周左右自行脫落,不留疤痕。部分患兒可併發肺炎、腦炎、心肌炎等危害較大的疾病,直接威脅生命。

預防與治療

接種水痘減毒活疫苗可獲得持久的免疫力。體質虛弱、免疫力低下或因慢性病正在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的孩子,盡應可能避免與水痘患兒密切接觸,如不慎有過密切接觸,可注射丙種球蛋白預防。

患兒必須隔離至全部皰疹完全結痂(至少6天)。症狀較輕者多採用對症治療。水皰破潰發生輕度感染者,局部塗以爐甘石洗劑(熱痱水);如水皰破潰有黃色痂皮,則表示已繼發感染,須加用有效抗生素。

多發生於6-18個月的嬰幼兒,其中1歲以下嬰兒最多。從患兒感染病毒到發生症狀,潛伏期平均8-14天。典型症狀是突起高熱,體溫可達39℃-41℃。小患兒除高熱持續不退外,精神食欲均好,玩耍如常。但部分嬰兒易出現高熱驚厥。3-5天后體溫驟降正常,並出現皮疹,叫做“熱退疹出”。皮疹於1-3日內退盡,不留色斑,也不脫屑。

預防與治療

本病傳染性不強,一般不需隔離,以對症治療為主。早期給患兒服用小兒感冒清熱沖劑、板藍根沖劑等。持續高熱患兒給予物理降溫,並用退熱劑;必要時用鎮靜劑防止驚厥。只要護理得當,嬰幼兒急疹一般能順利痊癒。

水痘

病因與症狀

俗稱出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與患者直接接觸或通過呼吸道都可傳播,出生6個月以上到學齡期前後兒童易感染發病。患兒從感染病毒到發生症狀,潛伏期多為半個月。典型症狀為39℃以下發熱、頭痛、咽痛、乏力不適、四肢酸軟或噁心、嘔吐、腹痛等。發病24小時以內皮膚表面可出現皮疹,數小時變皰疹,2-3天后乾燥結痂。皮疹分批出現,前後共有兩三批,每批之間有重疊,痂蓋約在兩周左右自行脫落,不留疤痕。部分患兒可併發肺炎、腦炎、心肌炎等危害較大的疾病,直接威脅生命。

預防與治療

接種水痘減毒活疫苗可獲得持久的免疫力。體質虛弱、免疫力低下或因慢性病正在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的孩子,盡應可能避免與水痘患兒密切接觸,如不慎有過密切接觸,可注射丙種球蛋白預防。

患兒必須隔離至全部皰疹完全結痂(至少6天)。症狀較輕者多採用對症治療。水皰破潰發生輕度感染者,局部塗以爐甘石洗劑(熱痱水);如水皰破潰有黃色痂皮,則表示已繼發感染,須加用有效抗生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