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玩中創造奇跡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教授費蔓在理論物理界有崇高威望, 曾參加著名的曼哈頓計畫, 並以量子電動力學上的開拓性理論獲得諾貝爾獎金。 然而, 令這位科學家得意的並不是這些榮譽, 而是他一生中率性而為的惡作劇和充滿孩子氣的智慧遊戲。
費曼從小對科學很感興趣, 認為好玩, 其樂無窮。 他11歲時就擁有自己的“實驗室”, 那不過是地下室裡的一個小角落, 一個裝上間隔的舊木箱, 一個點熱盤, 一個蓄電池, 一個自製的燈座等等。 就是用這些簡單的設備, 費曼學會了如何讓每個燈泡漸次慢慢地亮起來,

Advertisiment
“那情形真是美極了”。 他還經常為鄰近的孩子表演魔術, 比如把酒變成水等等。 他還經常和小朋友發明各種戲法, 玩得非常開心。 這與其說是“實驗室”莫如說是“兒童樂園”。 因為實驗對他是一種遊戲。 誰能說這種玩樂和遊戲不是培養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的溫床呢?
摘自《生活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