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教育>正文

在玩樂中培育智能

對玩有樂趣, 是孩子的天性, 在玩樂中培養孩子的智能, 是幼兒教育的真諦, 我在培養小孫子元元的過程中, 深深地體會到了這一點。

根據幼兒“整體模式識別”的認知特點, 我和老伴在教小孫子元元識字的實踐中, 創造了“隨時看物識字法”。 當他高興的時候, 就捕捉他接觸的事物, 如他正拿著勺和碗, 我們就拿出寫有勺和碗的字卡, 讓他對照勺和碗實物, 教他認識勺和碗的字卡, 當元元和我們親昵的時候, 我們就讓他指認人體的五官和部位, 同時與相應的字卡對照。 教他認識口、眼、耳、鼻、舌、牙、頭、臉等字。

Advertisiment
有時元元處在學習興奮期, 一次就會了, 下次再問就記住了;有時需要反復一、兩次, 我們帶元元到戶外玩時, 有意識地帶上幾張戶外常見物的字卡(如寫有花、草、樹、鳥等字的字卡)或空白卡, 在元元高興觀賞某一動植物時, 就拿出相對應的字卡(現在的或現寫的)教他指認, 當他要離開這個地方時, 再讓他熟悉一遍這個字卡, 這樣一、兩次就記住了。 在這個過程中, 我還培養元元讀兒童書, 在讀書中學識字。 這樣, 元元從三歲至五歲期間的識字量就突破了一千字。

在玩樂中學計數

把孩子玩的興趣, 和實物數學游戲聯系起來, 是幼兒學計數的有效辦法, 我創造的《幼兒學算術四段法》和初始階段實物計數, 就是通過實物數學游戲,

Advertisiment
教會小孫子元元的。

元元在玩各種各樣的小汽車玩具過程中, 不僅學會了識別各種汽車的類型和用途, 還激發了對算數的學習興趣, 他對10以內的實物計數和加減法, 就是從擺弄小汽車玩具中學會的。 如10輛小汽車, 我讓元元開出來4輛, 問他還剩幾輛?元元數了數, 說還剩6輛。 我又讓他開回來2輛, 問他這回有幾輛?元元把6輛和2輛小汽車放在一起數數, 知道是8輛, 就這樣, 經過多次玩耍小汽車游戲, 元元在三歲時就學會了10以內的實物計數。 以后, 我教他替代物計數和象征性記數, 他很快就學會了。 在此基礎上, 元元四歲半時不用數數, 就完全能用抽象性計數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了, 五歲多就學會100以內的加減法了。

元元上學前,

Advertisiment
我還用畫圖游戲法教他學會了雞兔同籠問題。

在玩樂中學科學

孩子對科學的奧妙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只要我們經常帶領孩子玩些科學小游戲, 就能把孩子引進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領域。

有一天, 我給元元演示了虹吸現象, 用兩個水杯, 一個水杯盛滿水, 另一個空著, 把一個彎曲的塑料吸奶管(做虹吸管)插入盛水的水杯里, 我軍嘴含住露在水杯外頭的塑料管吸口, 吸出一口水, 迅速把嘴中含著吸管口移放在空杯里, 那滿杯水就從吸管里流入空杯中, 元元看得目瞪口呆, 問:“這是怎么一回事?”我告訴他:“這叫虹吸現象, 你也來試一試。 ”他高地玩了起來, 第一次失敗了, 因為他用手移動空杯子時, 嘴把吸管也叼了出來,

Advertisiment
第二次, 我給他拿空杯子, 讓他只拿盛水的杯子, 吸完一口水, 迅速把嘴移開, 我用空杯子去接, 也就成功了, 第三次, 元元把盛水的杯子放在桌邊上, 他只吸水不端盛水的杯子, 然后一松口, 就迅速拿空杯子去接, 水就流到空杯子里了, 他高興地喊道:“真好玩!”

晚上, 元元喝牛奶時, 就是用上述的虹吸現象游戲, 把自己的一杯牛奶分約奶奶半杯, 奶奶又讓他用同樣的辦法, 把兩個半杯奶合成一杯奶, 由他自己喝完, 由此看來, 元元已開始學科學、用科學了。

在玩樂中發揮創造力

玩玩具是孩子的最大樂趣, 也是他們的日常工作, 對于一種玩具, 家長教育玩一兩招就行了, 以后讓孩子獨立地去玩, 以增強其創造力。

元元從兩歲時就開始玩各種各樣的積木玩具,

Advertisiment
幾乎天天都獨立地玩, 到三歲時已有許多“發明創造”, 什么吊車、橋梁、火車、輪船等新作接連問世。

元元玩玩具, 有時非常專一, 可以說廢寢忘食。 有一天晚上, 他把插塑積木、小汽車、小人擺了一床, 不知要干什么玩。 我說:“元元, 爺爺和你一起玩好嗎?”他說:“不用, 你看電視去, 我自己玩。 “元元擺弄了大約有一刻鐘的時候, 我到他跟前一看, 他擺的是個十字路口的場景:用插塑積木安裝的紅、綠、黃指示燈立在東西兩側, 有幾輛小汽車正朝東朝西行駛, 有一位警察正在向由南至北駛來的一輛揮手, 還有我看不明白的一些人群和汽車, 元元抬頭對我說:‘爺爺, 這就是你今天帶我過來的那個路口, 有人闖紅燈, 被警察叔叔截住了。 ”我恍然大悟,可不是嘛,這正是今天那個十字路口的“藝術再現”。元元看見那個闖紅燈的汽車司機被警察截住了,不住地念叨:“紅燈停,綠燈行,闖紅燈可不行。”這表明元元的內在驅力促使他專一地創造了這個反映現實生活的新作。

在玩樂中發揮探索力

對事物好奇,和對玩有興趣一樣是孩子的天性,好奇心是入門的鑰匙,幼兒對周圍的事物棄滿了神秘感,他們常常對這種神秘感表現出好奇心,在玩樂中向大人提出一個又一個的為什么?就是這種好奇心,形成了幼兒探索行為的內在力量,家長不僅要保護和滿足孩子的好奇心,還要正確引導和積極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以培養孩子的探索力。

元元看見鴨子能在水中游,而雞則不能,就問我:“爺爺,為什么鴨子能在水中游,雞就不能在水中游呢?”我說:“鴨子腳上有蹼,所以鴨子能在水中游,雞不能在水中游。”元元雖然也能學著這么說,但是還是似懂非懂,因為幼兒不能只通過語言講解和簡單接觸,就學會了道理,他們還必須通過反復接觸、充分感知、積累經驗、豐富表象,在直接實踐中學習,才能懂得其中的道理,為此,我給元元買了一只小鴨子和一只小雞,把它倆放在水盆里,讓元元邊玩邊觀察,小雞跳出了水盆,小鴨子在水里游來游去,元元全神貫注地探索鴨子在水中游的奧妙,他清楚地牛奶到了小鴨子在水中游時鴨蹼起的作用,對我說:“爺爺,鴨子的腳像我們在公園里劃船用的槳一樣能劃水,所以鴨子能在水中游。”由此,元元明白了鴨子能在水中游,而雞不能在水中游的道理。

”我恍然大悟,可不是嘛,這正是今天那個十字路口的“藝術再現”。元元看見那個闖紅燈的汽車司機被警察截住了,不住地念叨:“紅燈停,綠燈行,闖紅燈可不行。”這表明元元的內在驅力促使他專一地創造了這個反映現實生活的新作。

在玩樂中發揮探索力

對事物好奇,和對玩有興趣一樣是孩子的天性,好奇心是入門的鑰匙,幼兒對周圍的事物棄滿了神秘感,他們常常對這種神秘感表現出好奇心,在玩樂中向大人提出一個又一個的為什么?就是這種好奇心,形成了幼兒探索行為的內在力量,家長不僅要保護和滿足孩子的好奇心,還要正確引導和積極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以培養孩子的探索力。

元元看見鴨子能在水中游,而雞則不能,就問我:“爺爺,為什么鴨子能在水中游,雞就不能在水中游呢?”我說:“鴨子腳上有蹼,所以鴨子能在水中游,雞不能在水中游。”元元雖然也能學著這么說,但是還是似懂非懂,因為幼兒不能只通過語言講解和簡單接觸,就學會了道理,他們還必須通過反復接觸、充分感知、積累經驗、豐富表象,在直接實踐中學習,才能懂得其中的道理,為此,我給元元買了一只小鴨子和一只小雞,把它倆放在水盆里,讓元元邊玩邊觀察,小雞跳出了水盆,小鴨子在水里游來游去,元元全神貫注地探索鴨子在水中游的奧妙,他清楚地牛奶到了小鴨子在水中游時鴨蹼起的作用,對我說:“爺爺,鴨子的腳像我們在公園里劃船用的槳一樣能劃水,所以鴨子能在水中游。”由此,元元明白了鴨子能在水中游,而雞不能在水中游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