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健康>孕婦健康常識>正文

在產褥期里如何做清潔衛生

產婦在分娩后很疲勞, 再加上在分娩過程中出血, 一般身體的抵抗力都會減弱。 子宮創面、會陰傷口, 或剖宮產傷口及乳汁的分泌等體內變化, 使產婦更容易發生感染, 所以需要做好產褥期的清潔衛生。

產褥期產婦很重要的任務是照顧嬰兒, 雙手是細菌傳播的重要途徑, 因此一定要勤洗手。 特別是替換衛生巾或上廁所后要認真洗手, 在接觸孩子前要用香皂洗手。 擦手的毛巾要經常日曬或用開水燙, 也可用紙巾擦手。

要保持會陰清潔。 產婦每天應該用溫開水或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外☆禁☆陰, 清洗的順序應首先洗會陰部,

Advertisiment
然后再洗肛門周圍, 否則肛門的細菌可擴散至會陰部而上行至宮腔。 如會陰傷口有感染, 要在產后7~10天以后才能坐浴, 否則因子宮頸口未閉合而造成上行感染。

產婦皮膚分泌旺盛, 故應經常洗澡, 正常產后2~3天就可以洗澡、洗頭, 但不要盆浴, 要注意保暖, 特別是冬季。 淋浴能解除分娩過程的疲勞, 使產婦心情舒暢, 身體恢復快。 如果沒有淋浴條件也要用溫熱水擦洗全身, 經常更換內衣, 內褲。

產后應照常刷牙, 有人認為月子里不能刷牙, 這是不對的。 產后進餐次數增加, 如果不刷牙, 進食后的食物殘渣留在牙齒表面或牙縫中, 就會腐蝕破壞牙齒表面的釉質, 易于口腔細菌繁殖, 引起齲齒、牙髓炎、牙周病, 甚至牙齒脫落,

Advertisiment
因此產后應注意口腔衛生。

應保持室內清潔, 注意通風。 室內物品應盡量放整齊。 空氣一定要新鮮。 不少產婦及家屬怕產后受風就門窗緊閉, 甚至于夏天也不開門, 以至于室內一股臭汗味。 這種情況下, 空氣中缺乏氧氣, 對產婦、嬰兒的健康極為不利。 每日應通風2次。 通風時產婦可到其他房間, 產婦不應直接接觸對流冷空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