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藝術教育中滲透尊重教育 幼稚園怎樣對孩子進行培養
1、要讓幼兒“尊重他人對美的感受和表達方式”。
Advertisiment
2、正確評價幼兒的作品。 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要從兒童的角度去欣賞, 不追求完美, 注意發現畫面上每一根線條、圖形、色彩能傳達的幼兒的思想和情感,
Advertisiment
3、家園及時溝通, 資源分享。 現在, 孩子們參加各種興趣班的很多, 教師應通過家園聯繫簿、家長會等形式, 把幼稚園每個領域的具體的教育目標告訴家長, 家園配合為實現目標, 採取適宜的教育方式。 教師應在教育方法、教育途徑等方面給家長以指導, 如如何評價孩子的作品, 怎樣帶孩子看畫展、聽音樂會、看演出, 家長應如何與孩子交流等等。 同時教師要主動與家長溝通,
Advertisiment
在家庭您如何配合?
1、家長首先要尊重孩子“對美的感受和表達方式”。 現在很多家長都送孩子參加“繪畫班”、“鋼琴班”、“舞蹈班”、“朗誦班”等涉及藝術領域內容的興趣班。 有些家長不和孩子商量, 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 硬性要求孩子參加不感興趣的“興趣班”。 這實際上是對孩子的不尊重。
2、家長可以利用參加各種興趣班、接送孩子、看畫展、參加音樂會、演唱會、演出活動等機會, 使孩子學會“尊重他人對美的感受和表達方式”。 在評價過程中, 家長不要急於表態, 要引導孩子談自己的感受, 可以用:“你最喜歡哪張畫?為什麼?”“你最喜歡哪個節目?為什麼?”“你最喜歡那首歌?為什麼?”對孩子不喜歡的作品,
Advertisiment
3、家長配合也是很重要的。 家長需要瞭解如何培養幼兒興趣?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評價孩子的作品?評價成人、同伴的作品。 家長帶孩子參加演唱會、演出活動後可及時與教師溝通, 教師可以利用這一資源, 請孩子介紹活動的過程與感受, 與同伴分享, 這樣可以增強孩子參加各種藝術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孩子參加各種活動的機會多了, 評價的機會多了, 其欣賞水準、評價水準自然就會提高, “尊重他人對美的感受和表達方式”的態度也會漸漸養成。
Advertisiment
小編總結:孩子早期的教育有利於孩子的情商、智力的發展, 但是對於孩子的藝術教育, 家長首要是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 結合孩子的興趣愛好, 與學校進行合作溝通, 使孩子多元化發展。
(兼職編輯:陳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