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表演遊戲中拓寬幼兒發展情節的思路


表演遊戲的創造性, 表現在角色運用語言、表情和動作, 恰如其分地表現人物的性格和故事情節, 它是對文藝作品的一種再創造。 孩子們往往根據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去扮演角色, 反映作品內容, 但由於孩子年齡小, 生活經驗不足, 往往有時想要渲染某個情節, 卻又無所適從。

因此, 我在組織表演遊戲時, 為了使遊戲內容更豐富, 便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回憶有關的生活內容, 並和正在表演的故事作有益的聯想, 逐步拓寬思路, 用真實的熟悉的生活豐富故事情節, 使表演更生動飽滿。 在這樣一個過程中,

Advertisiment
可增進幼兒語言、思維和想像力的發展, 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有力手段。

周圍的現實生活往往是兒童遊戲內容的基本源泉, 但孩子們初次接觸表演遊戲時, 潛意識裡卻沒有這種概念, 表演內容單調, 失掉了表演遊戲本身應有的特點。

在表演遊戲《小貓釣魚》的開始部分, “貓媽媽”領著“小貓”去河邊釣魚。 第一次表演的時候, “貓媽媽”肩膀上扛著魚杆, “小貓”拎著小桶, 就這樣乾巴巴地往河邊走去。

孩子們表演完後, 我問:“有誰和爸爸媽媽去釣過魚!”“唰”好多孩子舉起了手。 我接著問:“那你們是怎麼去的!”“爸爸騎車帶著我和媽媽。 ”

“媽媽在路上還給我講, 現在是春天了, 小草都綠了, 河裡的冰都融化了, 所以我們才能去釣魚。 ”“我和媽媽還在去釣魚的路上捉迷藏呢。

Advertisiment

聽到孩子們的話, 我拿起“貓媽媽”和“小貓”的頭飾說:“它們聽了小朋友的話, 悄悄地對我說, 你們太偏心了, 小朋友去釣魚的時候, 那麼有意思, 可剛才演我們的時候是怎麼回事呀?”

當我再請孩子們表演的時候, 它們的情緒似乎突然高漲起來, 加進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內容和情節。 一個“貓媽媽”臨出門的時候, 幫“小貓”整理整理衣服說:“出門的時候要聽話, 等釣到了魚, 媽媽燉一鍋鮮魚湯給你喝, 也好補補鈣。 ”

另一個“貓媽媽”在路上歪著頭對孩子說:“孩子, 你來聽, 是什麼聲音, 現在是春天, 小燕子飛回來了, 大樹又穿上了綠衣裳, 小草都變成了嫩綠的顏色, 等一會兒到河邊見著大人的時候要有禮貌啊! ”

Advertisiment

由於有了老師的引導, 兩次表演的情況已大不一樣。 其實孩子們隨著年齡的增長, 生活經驗也在不斷增加, 表演遊戲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他們生活中某段生活的再現。

因為一般的故事內容很簡單, 如果要表演, 沒有生活內容的加入, 往往索然無味, 遊戲中真正的樂趣就是孩子們所增加的這些創造性的語言和情節, 它給表演遊戲注入了新的活力, 內容更加貼近幼兒生活對幼兒更具有吸引力。

在組織表演遊戲的過程中, 我發現, 每次表演的前幾遍往往都比較單調, 不是孩子們沒有有關的生活經驗, 而是他們的思維一時還不能和正在表演的內容相吻合, 這時便需要老師在表演前適當引導, 幫助他們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充實表演情節。

Advertisiment

如在表演《蘿蔔回來了》之前, 我先和孩子們一起討論回憶:現在是什麼季節" 冬天和其它季節有什麼不同" 天氣很冷, 從溫暖的教室來到室外的時候你會怎樣"冬天的時候, 你最喜歡幹什麼" 除了請孩子們討論, 我還請他們用動作來表示。

因為有了相應的鋪墊, 孩子們的表演也是百花齊放。 一個孩子演的小白兔, 先是蹲在地上, 兩手合在一起放在頭的旁邊作睡眠狀。 突然身體抖動了一下 “呀, 真冷”, 然後站起身作打開門狀。

“風這麼大, 冷嗖嗖的風吹得我都哆嗦了, 肚子真餓, 還是先找東西吃吧。 ”出門後, 小兔先搓搓手, 跳了幾下說“這樣還能暖和一點”, 再作蹦蹦跳跳狀找東西吃去了。

另一個孩子演的小熊說“難得一個下雪天”,

Advertisiment
作抱頭狀, “晶瑩的雪花飄落下來, 好像蝴蝶在跳舞, 我先堆個雪人吧”, 只見他一會找來一把鏟子作鏟雪狀, 一會高興地圍著 “雪人”跳來跳去, 忙得不亦樂乎。

在整個表演過程中, 一個孩子所增加的情節無形中也使其他孩子的思維活躍了起來。 因為日常的生活經驗各不相同, 這些已有的生活經驗被他們用語言和動作重新組織, 滲透在了表演中。

這種形式, 不僅充實了表演情節, 更重要的是這種生活經驗的不斷挖掘, 萌發了孩子們的一種創造欲望, 讓他們在積極主動的狀態中自我學習、自我發展。

拓寬幼兒發展情節的思路不僅是老師的一種引導方法, 更重要的是讓幼兒掌握一種表演技巧, 使他們能把積累起來的生活經驗創造性地再現在表演中。

隨著年齡的增長及表演次數的增多,孩子們的表演已不再拘謹平淡,他們已不是完全模仿文藝作品中的人物和情節,而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增加或刪去某些情節、對話。

在表演中,孩子們是以自己的情感、動作、語言、語調等再現他所扮演的角色,具有很強的主觀性和創造性。記得孩子們剛表演的時候,哪怕是故事中的對話,若孩子說錯了一點,其他孩子都要趕緊給他糾正,而現在孩子們已能較自如地增加內容和情節了。

如表演《三隻蝴蝶》的開始部分,三隻蝴蝶在草地上做遊戲,三個表演的孩子,一會兒拉起手做集體遊戲,一會兒又拍球、聞花香,還有的在跳舞,他們把自己在草地上做過的遊戲很自然地遷移到表演中了。

有時無論是幼兒自己表演或觀看別人表演,他們都興致勃勃,並能根據自己的能力、水準與理解在對白和情節中作相應的取捨,表演起來極具感染力,這樣的情節顯然是耐看多了。

表演遊戲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在創造的過程中,孩子們已不單純地只是在表演,而是在老師的引導下,能主動地把增加表演情節的思路拓寬到已有的生活經驗中。他們使得藝術作品具有了新的特色,這種對文藝作品的再創造完全是他們自己的一種獨立活動,在這樣不斷創造的過程中,有效地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想像能力和審美能力。

使他們能把積累起來的生活經驗創造性地再現在表演中。

隨著年齡的增長及表演次數的增多,孩子們的表演已不再拘謹平淡,他們已不是完全模仿文藝作品中的人物和情節,而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增加或刪去某些情節、對話。

在表演中,孩子們是以自己的情感、動作、語言、語調等再現他所扮演的角色,具有很強的主觀性和創造性。記得孩子們剛表演的時候,哪怕是故事中的對話,若孩子說錯了一點,其他孩子都要趕緊給他糾正,而現在孩子們已能較自如地增加內容和情節了。

如表演《三隻蝴蝶》的開始部分,三隻蝴蝶在草地上做遊戲,三個表演的孩子,一會兒拉起手做集體遊戲,一會兒又拍球、聞花香,還有的在跳舞,他們把自己在草地上做過的遊戲很自然地遷移到表演中了。

有時無論是幼兒自己表演或觀看別人表演,他們都興致勃勃,並能根據自己的能力、水準與理解在對白和情節中作相應的取捨,表演起來極具感染力,這樣的情節顯然是耐看多了。

表演遊戲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在創造的過程中,孩子們已不單純地只是在表演,而是在老師的引導下,能主動地把增加表演情節的思路拓寬到已有的生活經驗中。他們使得藝術作品具有了新的特色,這種對文藝作品的再創造完全是他們自己的一種獨立活動,在這樣不斷創造的過程中,有效地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想像能力和審美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