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遊戲中培養好行為

怎樣培養孩子的好行為, 是所有家長都關心的問題, 現在讓我們來學習在遊戲中培養孩子的好行為。

好行為在遊戲中培養
遊戲方式:讓孩子再約上兩個小夥伴, 在社區的綠地上, 發給孩子兩個氣球, 當你喊“開始”以後, 他們就要把手中的氣球拋向空中, 然後在事前規定的時間內(如3分鐘), 通過各種方式擊打氣球, 不讓它落地。
提示:孩子會在共同實現一個目標的過程中, 感受同伴的力量和協作的樂趣。 大一點的孩子, 可以增加難度, 用鼻子頂等。
帶頭大哥:樹立自信
遊戲方式:在做遊戲前, 不要收拾孩子的房間。
Advertisiment
媽媽和孩子一起站在房門外, 由媽媽先說:“我是最棒的帶頭大哥!我做什麼你就學什麼。 如果你學得像, 就輪到你做帶頭大哥。 ”然後可以設計一個很酷的擊掌動作, 再開始行動。 你疊被子, 讓孩子一起疊被子, 你把玩具裝入箱子, 孩子也跟著裝。 如果孩子能很好地拷貝媽媽的動作, 就讓孩子他來領隊, 並且鄭重其事地恭賀他。
提示:在遊戲中, 讓孩子發現自己也能把事情做好, 並且還能帶領父母一起做, 自信不禁油然而生。
續講故事:懂得樂觀
遊戲方式:先由父母給孩子講一個令心情不爽的開頭, 然後由孩子給故事續上一個令人心情愉快的轉折。 譬如媽媽說:“早上一睜眼, 丹丹就覺得不高興, 因為天下雨了。 ”然後孩子說:“幸好,
Advertisiment
丹丹已經和媽媽說好了, 今天去看電影!”孩子一開始可能不太領會編故事的要點, 媽媽要多舉幾個例子, 然後你們可以繼續講下去, 更換不同的壞開頭, 讓孩子續上一個個好結局。
提示:幫助孩子從生活每個看上去不太美好的事情中找到值得欣慰的一面, 養成積極樂觀看待問題的心態。
異想天開:培養能力
遊戲方式:父母和孩子一起坐在家裡的地板上, 面前放些日常用品, 如小鞋子、鉛筆、奶粉罐等, 隨意拿起其中的一種, 和孩子一起商量, 這件東西還能做些什麼, 譬如奶粉罐還能做小板凳、裝玩具的容器, 翻過來就是小鐵鼓, 在沙坑裡還能運沙子。 和孩子輪流說, 然後再換一件物品。 提示:通過遊戲, 讓孩子發現每件東西都有N種妙用,
Advertisiment
養成打破常規的思維模式, 從而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
魚與熊掌:知道禮儀
遊戲方式:和孩子一起想想哪些事情是可以同時做的, 如一邊拍手一邊唱歌, 一邊跳躍一邊點頭等, 又有哪些事情是不能同時做的, 如坐的時候同時站, 捏鼻子的同時用鼻子呼吸等, 然後再一起親身實踐。
提示:通過遊戲, 可以讓孩子知道, 因為媽媽有很多事情要做, 所以不可能每時每刻都關注他。 當媽媽正在做一件事, 如打電話、做飯的時候, 他也要多一份耐心。 為自己的事而經常影響別人是無禮的行為。
繪聲繪色:告別賴皮
遊戲方式:挑選一本孩子喜歡的故事書中的一句話, 然後分別用開心、溫柔, 或是煩躁、哼哼唧唧的口氣來讀它。
Advertisiment
讀之前告訴孩子, 當他聽到令人愉快的聲音時, 就把右手舉得高高的, 當他聽到不好的聲調時, 就把嘴角撇一撇;當孩子完成任務後, 可以改由他來用各種聲調再讀一遍。
提示:讓孩子體會同樣的內容, 在不同的聲調下會給人不同的感受。 讓孩子明白, 為什麼那些耍賴皮、不講理的口氣, 會讓父母不喜歡。  (文/文君)
寓教於樂!讓孩子在遊戲中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健康快樂地成長!
(兼職編輯:李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