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大師回歸、主競賽單元一長串顯眼的導演中間,
德國女導演瑪倫·阿德(Maren Ade)這個陌生的名字,
顯得格外異類。
也正是因此,
能夠打進強手如雲的坎城主競賽嫡系大陣營當中,
讓人對影片好奇,
同時也最有可能帶來意外驚喜。
導演與“托尼-厄德曼”畫風略萌
坎城影展放映過程中鼓掌並不多見, 媒體場就更為罕見。 《托尼-厄德曼》卻在放映過程中收穫了兩次情不自禁的媒體歡呼, 成為影展開幕以來的最大黑馬, 也是影展場刊打分表上目前為止, 評論最為統一的榜首作品。 影展上剛剛傳來的消息, 得益於媒體場放映以來的好口碑,
Advertisiment
導演瑪倫·阿德是不折不扣的坎城新人, 初次來到海濱小城, 她本人的導演天才卻早已得到證明:她在慕尼克電影學校的畢業作品《春風不化雨》斬獲聖丹斯評委會獎, 第二部作品《完美第二對》參賽柏林主競賽又拿到評委會大獎和最佳女演員雙料殊榮。 這一次, 她衝擊坎城金棕櫚的新作距離執導前作已經過去7年, 選擇拍攝這出荒誕不羈的喜劇, 擔待風險不小, 卻獲得成功, 極可能繼續大獎之旅成為屢戰屢勝的女中豪傑。
Advertisiment
電影探討父女關係
這首先是一部探討父女關係的家庭倫理作品。 喜歡化裝開玩笑的父親溫弗雷德, 隨身總是攜帶牙套、假髮, 他和嚴肅的女兒伊奈絲的關係疏離。 伊奈絲在德國派駐羅馬尼亞的大公司裡擔任高層, 是一個野心勃勃一心撲在工作上的強勢女人, 對人對己要求嚴謹。 為了重新和女兒走近, 父親不請自到來布加萊斯特看望女兒, 伊耐絲不得不接待這個和自己做事風格相悖, 隨時可能給自己帶來尷尬丟臉的父親。 闖入女兒迥異世界的韋弗雷德, 發現時刻處在高度緊張壓力下的女兒, 沒有幽默也談不上快樂, 為了幫助女兒重新找到生活的樂趣, 他給自己發明了一個新的身份:托尼-埃德曼,
Advertisiment
情節緊湊絲絲入扣, 意想不到的荒誕笑料巧妙地穿插在寫實的故事中, 順帶展示了西方白領職場的殘酷, 職業人的競爭和壓力, 近三個小時的影片絲毫不讓觀眾覺得冗長。 結尾部分更是成為影片高☆禁☆潮:為了聯絡加強工作小團隊的情感, 伊奈絲突發奇想組織的裸☆禁☆體生日派對, 由此帶來情節不斷翻轉, 各種意想不到, 讓現場觀眾笑翻了天。
獨特的故事, 幽默的人物, 點點滴滴滲透的父女之情……影片探討的內容在父女關係之外, 還有對生活的理解:當父親問“你快樂嗎”這個一頭紮進工作中女兒從來沒有考慮過的問題,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扮演女兒的德國演員桑德拉-烏勒(Sandra Huller)是德國實力派電影和舞臺劇演員, 2006年憑藉《安魂曲》斬獲柏林影后, 新片中她將一個髮型精緻、高級職業裝優雅亮相的女強人演繹的活靈活現, 她面對父親的無奈、糾結、惱怒和愛恨在微妙的舉止言談間精妙傳達, 一張算不上經典美麗的面孔卻充滿氣質魅力。 影片中她還有精彩地情緒飽滿地高歌獻聲, 一曲唱畢, 大銀幕上和銀幕外的媒體觀眾上一片歡呼。 這將是桑德拉-烏勒在柏林影后後, 角逐坎城影后的最有力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