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坐出“月子病”新媽媽不得不提早預防

在月子期間是調理身體的黃金時段, 這段時間如果孕媽沒有調養好身體, 很可能會帶來產後疾病, 那麼有哪些產後疾病比較麻煩的呢?月子又要怎樣做才好呢?坐月子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在“坐月子”期間, 新媽媽身體各系統將發生許多變化, 例如子宮肌細胞肥大、腎臟增大, 輸尿管增粗等。 如果不學會如何科學坐月子, 正確處理這些變化, 則可能使新媽媽由生理變化轉為病理變化。 那麼, 月子坐不好會得什麼病?

1、餵奶姿勢不當引起的疾病


新媽媽餵奶不當容易引起疾病

正確的餵奶姿勢對新媽媽和寶寶的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

Advertisiment
很多新媽媽不注意餵奶的姿勢, 如長時間低頭看寶寶吃奶、坐的姿勢不正確, 時間長了會造成手腕關節痛、腰肌酸脹、頸椎肥大等。

如果餵奶前沒洗淨乳☆禁☆頭、乳暈, 每次餵奶沒讓嬰兒吸空乳葉, 這些都會造成一些炎症、乳腺疾病。

因此, 新媽媽們不要急著給寶寶餵奶, 先學習和掌握正確的餵奶姿勢是非常必要的, 沒有必要因為小細節而造成大遺憾。

正確的餵奶姿勢是:首先, 寶寶側躺, 下巴靠著媽媽的乳☆禁☆房, 整個身體貼向媽媽的腹部。 第二, 寶寶的頭部、頸部、臀部呈一直線。 第三, 寶寶的嘴巴是含住媽媽的整個乳暈, 而不是乳☆禁☆頭。 在寶寶喝奶期間, 媽媽可以看見寶寶吞咽的動作。

2、休息不當引起的疾病

Advertisiment

“坐月子”裡的頭等大事就是休息, 特別是分娩後給新媽媽的身心造成極度的勞累, 產婦需要通過月子的適當休息, 使身體恢復原先的體力。

因此, 新媽媽們不能長時間站立, 做下蹲動作, 提重物, 或是為了減肥過早跑步、走遠路。 這些過度的運動會給身體還沒完全恢復的新媽媽帶來傷害, 使得體質變差。 例如體虛導致今後不能幹重活、腰酸背痛、腳後跟酸脹等等。


產婦應多休息, 使身體恢復原先的體力。

但是這並不是說不能下床運動, 新媽媽應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當的運動, 適量適度的運動對促進產婦下肢的血液迴圈還是很有幫助的。

3、個人衛生保養不當引起的疾病

傳統習俗認為新媽咪在坐月子時不可以洗頭、洗澡,

Advertisiment
但現在的生活條件與以往不可同日而語了, 能夠為新媽媽提供非常良好的洗浴環境和設施。 由於產後會大量排汗, 污染皮膚, 下身產生的惡露及溢出的乳汁也都會使皮膚變得很髒。 同時, 皮膚黏膜上積累的大量病菌會乘虛而入, 引起產褥感染、毛囊炎、子宮內膜炎、乳腺炎等, 甚至發生敗血症。

從現代科學的觀點看, 專家認為產婦不能盲目聽從傳統, 要根據個人的環境條件、身體素質選擇適合自己的調理方式。 每天應刷牙一兩次, 可選用軟毛牙刷輕柔地刷動。 吃過東西後, 可用溫開水漱漱口。 但應注意的是:洗澡時要用溫水, 洗後應完全擦乾, 不要讓皮膚帶著水分。 同時, 在剛剛洗浴完畢後, 不宜進入通風的環境,

Advertisiment
更不能用吹風機吹幹頭髮, 熱風也不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