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坐月子,中醫調理打造完美體質

月子時期是每個媽咪都要小心的時候, 不單單是新生兒要格外用心護理, 媽咪自身的調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人說坐月子護理好了, 就等於給了女性第二次改善體質的機會。 西醫的調理方法並沒有對每個媽咪有不同的體會調理法。 這時候, 就可以用到中醫調理法了。 有經驗的中醫會建議新媽咪在坐月子的時候按照下面的四個步驟來調理自己的身體, 讓孕媽咪得到一個完美的體質。

1、第一步:生新血、化瘀血

功用:促進子宮收縮, 使惡露排出, 避免血栓形成, 幫助子宮功能恢復。

代表方藥:生化湯(方中各藥物之調配應因人而異)。

Advertisiment

注意事項:避免與西醫的子宮收縮劑重複用藥, 故不建議產後馬上服用, 且最好由醫師評估過後再服用。 一般建議自然產後3天后開始服用, 剖腹產1周後開始服用。

使用方法:

(1) 自然產:出院之後才建議服用生化湯;避免用酒煎煮, 因為酒有助於生化湯的藥性更猛烈, 因此最好是用水煎煮的方式。 一般劑量是一天1帖, 服用5帖即可停止。

(2) 剖腹產:剖腹產婦可喝、也可不喝生化湯, 因為醫師在施行剖腹產手術時, 已經將子宮內的殘留物處理乾淨, 惡露會比自然產者少很多;如果選擇喝生化湯, 不要超過3帖, 因為若比照自然產者的方式, 服用過多的生化湯, 反而有可能影響到子宮內膜的修復。

2、 第二步:調整脾胃功能

功用:調整腸胃的功能,

Advertisiment
腸胃強健了, 幫助日後其他補品的吸收。

代表方藥:黨參、懷山、茯苓、扁豆、蓮子、芡實等。

食補建議:藥材可連同豬肚、豬排骨、豬粉腸(任選一種), 煮成清湯後服用。

使用方法:產後即可服用。

3、第三步:益氣補血發奶

功用:益氣補血並增加乳汁分泌。

代表方藥:當歸、川芎、黃芪、黨參、杜仲、枸杞等。

食補建議:藥材可連同烏骨雞、鱸魚、豬小排, 煮成清湯後服用。

使用方法:產後1周半後, 停服生化湯之後, 方可服用。

4、第四步:壯骨健腰調經

功用:補腰腎、壯筋骨、防掉發, 恢復未懷孕前的體能狀態。

代表方藥:產後十全大補湯(可因個人體質加減方)。

食補建議:藥材可連同烏骨雞或土雞、鱸魚、豬排骨, 煮成清湯後服用。

使用方法:產後滿3周開始服用,

Advertisiment
或月子結束後做為滿月調理用。

溫馨提醒:開開心心坐月子

懷孕、生產對媽媽而言是一大負荷, 因此產後需要好好休息與調理, 所以坐月子確實有其必要性, 但是傳統太多的禁忌則有待商榷。 現今科學的坐月子如下所述:

1、注意清潔衛生, 可以淋浴, 但要儘快清洗完畢, 在沐浴間內擦乾、吹幹, 並穿著長袖、長褲。

2、多休息, 以恢復體力。

3、自然產後7天、剖腹產後10天可開始運動, 應循序漸進、量力而為, 若有不適, 立刻停止並休息。

4、營養且均衡的飲食, 不要過量或油膩, 有利媽媽身體復原及乳汁分泌。

5、保持愉快心情, 所以不要一直悶在房間, 家人也應多給予關心及協助(例如分擔照顧孩子的責任), 才能讓媽媽開心度過月子期,

Advertisiment
為之後的育嬰生活做好身心準備。

產後中醫康復保健完全攻略

產後體力的恢復

產婦分娩之後, 由於分娩時帶來的生產創傷、出血, 以及生產時損耗了不少元氣, 身體受到了一定的損傷, 非常空虛, 非常疲乏, 抵抗力大大減弱, 所以有產後“百節空虛”之說。 此時稍有不慎, 極容易發生各種疾病。 平素身體虛弱的產婦就顯得更加虛弱了, 產後滋養調補身體尤為重要。 中醫學認為, 分娩耗氣傷血, 故產後氣血俱虛, 正氣不足, 邪氣易侵, 稍有不慎, 則易致病。 按照中醫學的傳統理論, 婦女產後的主要問題是氣血虛弱, 這是因為生產時的失血耗氣所導致。 產婦多半會身體虧虛, 抵抗力差, 容易發生感染諸症。 有些產婦並不一定表現出明顯的虛弱,

Advertisiment
但相對於沒有懷孕生產之前, 還是要虛弱一些。 由於產後耗血傷氣, 故產婦在產褥期氣血虛弱、體力疲乏, 產後調養護理尤為重要。

起居調養

居室宜避風寒, 並注意空氣須流通。 更不宜用冷水洗浴, 以免關節為寒邪凝聚, 出現發炎疼痛。

產婦要注意休息, 生活有規律, 要做到早睡早起, 保證足夠的睡眠, 以保養和恢復元氣。

產後應注意保持清潔衛生, 勤換衣被, 被褥和衣服要經常在太陽下曬晾。 防寒保暖, 衣著透氣性要好, 避免受涼。

睡前用溫水泡腳, 同時用雙手按摩雙腳, 先腳背後腳心, 直至微微發熱為度。

飲食調養

不要進食過多含有高脂肪、高蛋白的動物食品。 飲食宜清淡, 多食營養豐富而易消化的食物, 不宜吃寒涼、生冷或過於辛辣、肥膩之品。陰虛型產婦宜食鱉甲、牡蠣、鴨肉、西洋參、山藥、芹菜、白菜、番茄、柚子、葡萄、鮮藕、荸薺、豆腐等。陽虛型產婦宜食刀豆、小茴香、蝦米、狗肉、羊肉、核桃仁、韭菜等。氣虛型產婦宜食人參、牛肉、雞肉、乳鴿、黃鱔、香菇、大棗、雞蛋、鵪鶉等。血虛型產婦宜食大棗、阿膠、豬肝、花生、豬血、鴨血、黑芝麻、烏雞等。

藥粥調養

(1)白菜瘦肉粥

白菜30克,枸杞子30克,豬瘦肉50克,粳米100克。將白菜、枸杞子洗淨,白菜切細段,豬肉洗淨切細絲,與淘洗乾淨的粳米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後用中火煎煮約40分鐘,至粥成,即可食用。早晚分食,可滋陰養血。用於陰血虧虛型產後虛弱者。

(2)蝦米雞蛋粥

蝦米20克,雞蛋2只,粳米100克,精鹽、味精適量。將蝦米與淘洗乾淨的粳米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後打入雞蛋攪勻,再用中火煎煮約45分鐘。至粥成,加入精鹽、味精調味即可食用。早晚分食。可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用於陽虛型產後虛弱者。

(3)藕片豆腐粥

豆腐20克,鮮藕50克,粳米100克。將豆腐、藕洗淨切片,與淘洗乾淨的粳米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用大火煮沸後再用中火煎煮約30分鐘。至粥成,即可食用。早晚分食。可活血化瘀。適用于陰血虧虛型產後虛弱者。

藥茶調養

(1)歸棗茶

當歸10克,大棗3枚。將當歸、大棗洗淨,加水煎煮40分鐘,取汁。代茶常飲。可補益氣血。用於血虛型產後虛弱者。

(2)桂圓大棗茶

桂圓5枚,大棗5枚。將桂圓去皮、大棗洗淨,加水煎煮40分鐘,取汁。代茶常飲。可補益氣血。用於血虛型產後虛弱者。

(3)芪歸茶

黃芪10克,當歸10克。將黃芪、當歸洗淨,加水煎煮40分鐘,取汁。代茶常飲。可補中益氣。用於氣虛型產後虛弱者。

心理調養

產後保持心情舒暢、安和。最忌大喜大怒,以防擾動氣血。

湯藥調養

(1)補中益氣湯

炙黃芪20克,黨參、山藥各15克,炒白術10克,當歸、升麻、炙甘草各8克,熟附片4克。上藥共加水1000毫升左右,將藥浸泡20分鐘後煮沸,以文火煎40分鐘左右,取汁。藥渣再加水500毫升,煎法同上。將兩次藥液合併,早晚空腹服下。可補中益氣。適用於體力和精力都感到缺乏,稍微勞作便有疲勞之感,少氣懶言,語聲低微,疲倦乏力,動則汗出者。每日1劑,連服2~5劑。

(2)四物養血湯

熟地黃、當歸、枸杞子、桑葚各15克,炒白芍、雞血藤各20克,阿膠(烊化)、黃芪各10克,川芎6克,大棗6枚。上藥共加水1000毫升左右,將藥浸泡20分鐘後煮沸,以文火煎40分鐘左右,取汁。藥渣再加水500毫升,煎法同上。將兩次藥液合併,早晚空腹服下。可補血養肝,行血健脾。適用于面色無華,視物不明,四肢麻木,皮膚乾燥者。每日1劑,連服5~l0劑。

(3)知柏地黃丸

熟地黃、山藥、女貞子各12克,石斛、澤瀉各15克,山茱萸、龜板膠(烊化)、知母、天冬各10克,旱蓮草20克,黃柏8克。上藥共加水1000毫升左右,將藥浸泡20分鐘後煮沸,再以文火煎40分鐘左右取汁。藥渣再加水500毫升,煎法同上。將兩次藥液合併。早晚空腹服下。可滋陰降火,填精益髓。適用于形體消瘦,面紅潮熱,五心煩熱,口乾咽燥,盜汗遺精,心煩眠少者。每日1劑,連服5~10劑。

成藥調養

(1)烏雞白鳳丸

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可補氣養血,適用於氣血兩虛者。

(2)產婦康顆粒

口服,每次2袋,每日3次,10天為一療程。可補氣養血,排瘀生新。適用於產後出血過多,氣血虧虛者。

(3)玉屏風散

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溫開水沖服。可益氣固表止汗,適用於產後氣虛自汗者。

膏方調養

(1)補血膏

當歸150克,黃芪100克,熟地100克,黨參150克,白芍150克,雞血藤150克,阿膠200克。將前6味洗淨,煎煮3次,濾渣取汁。然後在藥汁中加入阿膠,小火收膏。每日1次,每次2匙。可補益氣血。用於氣血虧虛型產後虛弱者。

(2)滋陰膏

熟地花150克,白芍100克,當歸150克,茯苓100克,枸杞子250克,牛膝100克,旱蓮草120克,白蜜500克。將前7味洗淨,煎煮3次,濾渣取汁。然後在藥汁中加入白蜜,小火收膏。每日1次,每次2匙。可滋養陰血。用於陰虛型產後虛弱者。

(3)助陽膏

桂枝50克,制附子50克,炮薑50克,熟地150克,茯苓150克,吳茱萸150克,仙靈脾150克,澤瀉100克,阿膠200克。將前8味洗淨,煎煮3次,濾渣取汁。然後在藥汁中加入阿膠,小火收膏。每日1次,每次2匙。可補腎助陽。用於陽虛型產後虛弱者。

外治調養

(1)藥浴法

①炙黃芪100克,荷葉30克,升麻30克,桂枝30克,茯神30克。將上藥煎煮30~40分鐘,濾去藥渣後放入浴盆中。加適量溫水,人浸泡其中。每次30分鐘。可補中益氣,升清降濁。用於氣虛型產後虛弱者。

②紅參6克,川芎6克,黃芪20克,當歸20克,雞血藤100克。將上藥放人鍋中,加水3000毫升,旺火煮沸後再用小火煎煮30~40分鐘。濾去藥渣後放入浴盆中。力口適量溫水,人浸泡其中。每次30分鐘。可補益氣血。用於血虛型產後虛弱者。

③炙黃芪150克,杜仲100克,川斷100克,鎖陽100克,升麻50克,菟絲子50克。將上藥放人鍋中加水3000毫升,旺火煮沸後再用小火煎煮30~40分鐘,濾去藥渣後放入浴盆中。加適量溫水,人浸泡其中。每次30分鐘。可補腎助陽。用於陽虛型產後虛弱者。

④熟地100克,白芍50克,當歸100克,山茱萸100克。將上藥放入鍋中,加水3000毫升,旺火煮沸後再用小火煎煮30~40分鐘,濾去藥渣後放入浴盆中。加適量溫水,人浸泡其中。每次30分鐘。可滋養陰血。用於陰虛型產後虛弱者。

(2)足敷法

①黨參15克,黃芪16克,升麻6克,肉桂3克。將上藥研成細末,用食醋適量調成糊狀,睡前敷于雙足湧泉穴,用紗布和膠布固定,次日起床時去掉。可補中益氣。用於氣虛型產後虛弱者。

②紅參6克,當歸15克,黃芪120克。將上藥研成細末,用食醋適量調成糊狀,睡前敷于雙足湧泉穴,用紗布和膠布固定,次日起床時去掉。可補益氣血。用於血虛型產後虛弱者。

③杜仲15克,鎖陽20克,菟絲子15克,桑寄生20克。將上藥研成細末,用食醋適量調成糊狀,睡前敷于雙足湧泉穴,用紗布和膠布固定,次日起床時去掉。可補腎助陽。用於陽虛型產後虛弱者。

④山茱萸15克,熟地20克,丹皮15克,枸杞子10克。將上藥研成細末,用食醋適量調成糊狀,睡前敷于雙足湧泉穴,用紗布和膠布固定,次日起床時去掉。可滋養陰血。用於陰虛型產後虛弱者。

(3)推拿按摩法

①拳扣腰背:以兩手握拳,從肩背向腰部捶扣,兩手交替進行,用力要適度。由上而下,反復20個來回。用於產後虛弱腎虛者。

②按揉腎俞:取坐位,虎口叉於腰間,以拇指指面面對腎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進行按摩。亦可以中指指面對腎俞穴進行按摩。每次3分鐘。

③拍打腰背:兩手一前一後自然擺動,以手掌部扣拍腰背部。一次扣拍100次左右,輕

重以自感舒適為宜。用於產後虛弱腎虛者。

④足部按摩:通過按摩足部特定部位,起到促進血液迴圈的作用。

運動調養

產後2~3天就可起床適當活動,使氣血流暢。勿過早從事重體力勞動。約2周後可逐漸開始產後保健運動,以增強體質和恢復體形。但不宜過早下蹲或下腹用力,以防子宮脫垂。根據自己的體能,可選用一些傳統的健身功法,如太極拳、太極劍、保健功等。常練可以固腎氣,壯筋骨。

中醫認為,產後虛弱主要分為陰虛、陽虛、氣虛、血虛四種類型。陰虛者產時失血過多,陰液耗竭因而出現陰虛症候,治宜滋陰降火,填精益髓。陽虛者素有腎虛,加上產時損傷,以致腎陽益虛,出現一系列的陽虛症候,治宜溫補脾腎,填精補血。產時出血過多,如果調養不當,可引起血虛,治宜補血養肝,行血健脾。素體虛弱,產後失於調理,或勞累過度而致氣虛弱,治宜補中益氣。

不宜吃寒涼、生冷或過於辛辣、肥膩之品。陰虛型產婦宜食鱉甲、牡蠣、鴨肉、西洋參、山藥、芹菜、白菜、番茄、柚子、葡萄、鮮藕、荸薺、豆腐等。陽虛型產婦宜食刀豆、小茴香、蝦米、狗肉、羊肉、核桃仁、韭菜等。氣虛型產婦宜食人參、牛肉、雞肉、乳鴿、黃鱔、香菇、大棗、雞蛋、鵪鶉等。血虛型產婦宜食大棗、阿膠、豬肝、花生、豬血、鴨血、黑芝麻、烏雞等。

藥粥調養

(1)白菜瘦肉粥

白菜30克,枸杞子30克,豬瘦肉50克,粳米100克。將白菜、枸杞子洗淨,白菜切細段,豬肉洗淨切細絲,與淘洗乾淨的粳米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後用中火煎煮約40分鐘,至粥成,即可食用。早晚分食,可滋陰養血。用於陰血虧虛型產後虛弱者。

(2)蝦米雞蛋粥

蝦米20克,雞蛋2只,粳米100克,精鹽、味精適量。將蝦米與淘洗乾淨的粳米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後打入雞蛋攪勻,再用中火煎煮約45分鐘。至粥成,加入精鹽、味精調味即可食用。早晚分食。可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用於陽虛型產後虛弱者。

(3)藕片豆腐粥

豆腐20克,鮮藕50克,粳米100克。將豆腐、藕洗淨切片,與淘洗乾淨的粳米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用大火煮沸後再用中火煎煮約30分鐘。至粥成,即可食用。早晚分食。可活血化瘀。適用于陰血虧虛型產後虛弱者。

藥茶調養

(1)歸棗茶

當歸10克,大棗3枚。將當歸、大棗洗淨,加水煎煮40分鐘,取汁。代茶常飲。可補益氣血。用於血虛型產後虛弱者。

(2)桂圓大棗茶

桂圓5枚,大棗5枚。將桂圓去皮、大棗洗淨,加水煎煮40分鐘,取汁。代茶常飲。可補益氣血。用於血虛型產後虛弱者。

(3)芪歸茶

黃芪10克,當歸10克。將黃芪、當歸洗淨,加水煎煮40分鐘,取汁。代茶常飲。可補中益氣。用於氣虛型產後虛弱者。

心理調養

產後保持心情舒暢、安和。最忌大喜大怒,以防擾動氣血。

湯藥調養

(1)補中益氣湯

炙黃芪20克,黨參、山藥各15克,炒白術10克,當歸、升麻、炙甘草各8克,熟附片4克。上藥共加水1000毫升左右,將藥浸泡20分鐘後煮沸,以文火煎40分鐘左右,取汁。藥渣再加水500毫升,煎法同上。將兩次藥液合併,早晚空腹服下。可補中益氣。適用於體力和精力都感到缺乏,稍微勞作便有疲勞之感,少氣懶言,語聲低微,疲倦乏力,動則汗出者。每日1劑,連服2~5劑。

(2)四物養血湯

熟地黃、當歸、枸杞子、桑葚各15克,炒白芍、雞血藤各20克,阿膠(烊化)、黃芪各10克,川芎6克,大棗6枚。上藥共加水1000毫升左右,將藥浸泡20分鐘後煮沸,以文火煎40分鐘左右,取汁。藥渣再加水500毫升,煎法同上。將兩次藥液合併,早晚空腹服下。可補血養肝,行血健脾。適用于面色無華,視物不明,四肢麻木,皮膚乾燥者。每日1劑,連服5~l0劑。

(3)知柏地黃丸

熟地黃、山藥、女貞子各12克,石斛、澤瀉各15克,山茱萸、龜板膠(烊化)、知母、天冬各10克,旱蓮草20克,黃柏8克。上藥共加水1000毫升左右,將藥浸泡20分鐘後煮沸,再以文火煎40分鐘左右取汁。藥渣再加水500毫升,煎法同上。將兩次藥液合併。早晚空腹服下。可滋陰降火,填精益髓。適用于形體消瘦,面紅潮熱,五心煩熱,口乾咽燥,盜汗遺精,心煩眠少者。每日1劑,連服5~10劑。

成藥調養

(1)烏雞白鳳丸

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可補氣養血,適用於氣血兩虛者。

(2)產婦康顆粒

口服,每次2袋,每日3次,10天為一療程。可補氣養血,排瘀生新。適用於產後出血過多,氣血虧虛者。

(3)玉屏風散

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溫開水沖服。可益氣固表止汗,適用於產後氣虛自汗者。

膏方調養

(1)補血膏

當歸150克,黃芪100克,熟地100克,黨參150克,白芍150克,雞血藤150克,阿膠200克。將前6味洗淨,煎煮3次,濾渣取汁。然後在藥汁中加入阿膠,小火收膏。每日1次,每次2匙。可補益氣血。用於氣血虧虛型產後虛弱者。

(2)滋陰膏

熟地花150克,白芍100克,當歸150克,茯苓100克,枸杞子250克,牛膝100克,旱蓮草120克,白蜜500克。將前7味洗淨,煎煮3次,濾渣取汁。然後在藥汁中加入白蜜,小火收膏。每日1次,每次2匙。可滋養陰血。用於陰虛型產後虛弱者。

(3)助陽膏

桂枝50克,制附子50克,炮薑50克,熟地150克,茯苓150克,吳茱萸150克,仙靈脾150克,澤瀉100克,阿膠200克。將前8味洗淨,煎煮3次,濾渣取汁。然後在藥汁中加入阿膠,小火收膏。每日1次,每次2匙。可補腎助陽。用於陽虛型產後虛弱者。

外治調養

(1)藥浴法

①炙黃芪100克,荷葉30克,升麻30克,桂枝30克,茯神30克。將上藥煎煮30~40分鐘,濾去藥渣後放入浴盆中。加適量溫水,人浸泡其中。每次30分鐘。可補中益氣,升清降濁。用於氣虛型產後虛弱者。

②紅參6克,川芎6克,黃芪20克,當歸20克,雞血藤100克。將上藥放人鍋中,加水3000毫升,旺火煮沸後再用小火煎煮30~40分鐘。濾去藥渣後放入浴盆中。力口適量溫水,人浸泡其中。每次30分鐘。可補益氣血。用於血虛型產後虛弱者。

③炙黃芪150克,杜仲100克,川斷100克,鎖陽100克,升麻50克,菟絲子50克。將上藥放人鍋中加水3000毫升,旺火煮沸後再用小火煎煮30~40分鐘,濾去藥渣後放入浴盆中。加適量溫水,人浸泡其中。每次30分鐘。可補腎助陽。用於陽虛型產後虛弱者。

④熟地100克,白芍50克,當歸100克,山茱萸100克。將上藥放入鍋中,加水3000毫升,旺火煮沸後再用小火煎煮30~40分鐘,濾去藥渣後放入浴盆中。加適量溫水,人浸泡其中。每次30分鐘。可滋養陰血。用於陰虛型產後虛弱者。

(2)足敷法

①黨參15克,黃芪16克,升麻6克,肉桂3克。將上藥研成細末,用食醋適量調成糊狀,睡前敷于雙足湧泉穴,用紗布和膠布固定,次日起床時去掉。可補中益氣。用於氣虛型產後虛弱者。

②紅參6克,當歸15克,黃芪120克。將上藥研成細末,用食醋適量調成糊狀,睡前敷于雙足湧泉穴,用紗布和膠布固定,次日起床時去掉。可補益氣血。用於血虛型產後虛弱者。

③杜仲15克,鎖陽20克,菟絲子15克,桑寄生20克。將上藥研成細末,用食醋適量調成糊狀,睡前敷于雙足湧泉穴,用紗布和膠布固定,次日起床時去掉。可補腎助陽。用於陽虛型產後虛弱者。

④山茱萸15克,熟地20克,丹皮15克,枸杞子10克。將上藥研成細末,用食醋適量調成糊狀,睡前敷于雙足湧泉穴,用紗布和膠布固定,次日起床時去掉。可滋養陰血。用於陰虛型產後虛弱者。

(3)推拿按摩法

①拳扣腰背:以兩手握拳,從肩背向腰部捶扣,兩手交替進行,用力要適度。由上而下,反復20個來回。用於產後虛弱腎虛者。

②按揉腎俞:取坐位,虎口叉於腰間,以拇指指面面對腎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進行按摩。亦可以中指指面對腎俞穴進行按摩。每次3分鐘。

③拍打腰背:兩手一前一後自然擺動,以手掌部扣拍腰背部。一次扣拍100次左右,輕

重以自感舒適為宜。用於產後虛弱腎虛者。

④足部按摩:通過按摩足部特定部位,起到促進血液迴圈的作用。

運動調養

產後2~3天就可起床適當活動,使氣血流暢。勿過早從事重體力勞動。約2周後可逐漸開始產後保健運動,以增強體質和恢復體形。但不宜過早下蹲或下腹用力,以防子宮脫垂。根據自己的體能,可選用一些傳統的健身功法,如太極拳、太極劍、保健功等。常練可以固腎氣,壯筋骨。

中醫認為,產後虛弱主要分為陰虛、陽虛、氣虛、血虛四種類型。陰虛者產時失血過多,陰液耗竭因而出現陰虛症候,治宜滋陰降火,填精益髓。陽虛者素有腎虛,加上產時損傷,以致腎陽益虛,出現一系列的陽虛症候,治宜溫補脾腎,填精補血。產時出血過多,如果調養不當,可引起血虛,治宜補血養肝,行血健脾。素體虛弱,產後失於調理,或勞累過度而致氣虛弱,治宜補中益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