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坦然面對孩子之間的衝突事件

小孩子之間經常會有些矛盾和衝突, 比如咬人啦、打架了。 很多時候明明剛才還都高興玩呢, 一轉眼就因為什麼搶玩具呀誰先後呀等等小孩子看起來很重要的原由, 就打起來了。 等家長發現的時候, 可能已經有一方“受傷”了。

上周美美的臉就被咬了, 我接她的時候, 儘管我是不帶眼鏡的近視, 但還是老遠就看到有個家長在緊張地和老師解釋什麼, 而美美則一臉委屈。 我抱起美美, 看到了被咬的距離右眼不到半公分的牙印和整個右臉的血印, 心裡的難受可想而知。 我用了很大努力沒有讓擔心和驚恐流露,

Advertisiment
一方面緊緊抱住美美撫摸她的後背讓她放鬆(我看到她在無聲的擦眼淚);另一方面, 我在對方家長和老師的對話中搞清楚了事情的經過。 就是她和另外一個小朋友排隊坐著距離太近, 美美伸手擋結果那個女孩子就以為美美要危害到她, 上來就牙咬然後還把比她高一頭的美美姐姐按到地上。 這個過程我一句話都沒有說, 都是那個家長在解釋自己的孩子從來不這麼過激一定是先被惹著了。 我能感到老師後怕, 那個家長也非常內疚。 此時, 我看到咬人的孩子在一旁沒有哭鬧, 美美在我懷中也平靜了。 我這才開口問老師, 老師說自始至終美美都沒有哭一聲。 我誇美美堅強, 對那個家長說“沒有關係, 孩子們的事情,
Advertisiment
等會就好了”。 趁那個家長還在和老師辯解的時候, 我走到那個小孩子身邊蹲下來, 說“你看, 美美的臉, 你把她咬疼了。 牙是吃東西的, 不是咬人的。 如果想咬, 你就咬吃的好嗎?”那孩子笑了說好的。 我相信她肯定覺得我這麼說好玩, 而且她明白牙的用途。 我又告訴美美, 手是用來寫字的吃飯的做工作的, 不可以用手推人, 可以用嘴說。 美美也從我身上下來, 自己往外跑。 兩個孩子都高興了, 我離開幼稚園的時候那個家長還在和老師說什麼。

我向來脾氣急, 但是我很早就知道孩子們之間的事情必須要她自己學會解決, 我們無法保護她一輩子。 我當然也覺得自己女兒真“窩囊”, 不過還是用盡努力克制自己沒有說出“你怎麼這麼笨”的話。

Advertisiment
難道她會打人就是聰明的嗎?我不想讓孩子去攻擊別人, 但是, 所有的家長, 都應該要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那麼我的當務之急已經不是和對方理論分辯誰先惹的誰了, 事實是美美根本沒有保護好自己, 被咬了還被按在了地上。 作為像美美這樣孩子的家長, 你就是讓她動手她也學不會打人, 她就沒有那個素質。 因此, 首要的事情是, 要讓我們的孩子保護好自己。 我們可以不打人, 卻必須要保護自己尤其是對方做出危險的動作時, 更要及時做出反應甚至要懂得離開當事人。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肉, 心疼是肯定的, 不過要想方法讓孩子從事情上明白道理。 無論是挨打的還是打人的, 都要讓她們明白應該怎麼辦。
Advertisiment
那麼, 我們做家長的又該怎麼辦呢?

1、請記住, 小孩子們之間的事情, 絕對沒有像大人想的那樣誰有道理和人若犯我我必怎樣的因果關係。 孩子的情緒變化很快, 而他們的控制力尚在發展中, 我們大人不能做孩子的裁判。 大人之間不能為了孩子, 引發矛盾, 搞的和敵人一樣。 這實在不值得, 你可以看看, 大人還生氣呢, 打和被打的孩子早就又玩到一起了。 故此, 我們家長像孩子一樣不要記仇。 所謂長記性, 在孩子和同伴玩的時候, 是要順其自然的。 而非說躲誰遠遠的。 你躲了這個, 還有更厲害的。 躲不過去。 孩子就是要和不同類型的孩子接觸。

2、被打的一方家長, 一定要克制衝動, 先確保孩子受傷的安全性處理傷口。

Advertisiment
不要急於去爭吵, 這樣本來對方是道歉的反而理直氣壯了, 平靜說出“沒關係”足以讓任何人感到你的力量。 同時, 我們不能呵斥自己的孩子“她打你你不會打她”, 這話沒有用的。 不利於她們學會解決問題。 我對美美說, 任何人都不能打你的頭咬你的頭……示範給孩子怎麼保護好身體最重要的部位, 包括男孩子。 你處理問題的方式和態度, 會影響到孩子她解決問題的方式。

3、被打一方, 千萬別去找老師理論更別去糾集若干家長去告狀。 幼稚園的老師對孩子們之間的矛盾有她們訓練有素的解決辦法, 你只看到了自己的孩子被打但是不知道自己孩子還欺負過別人嗎, 所以不必興師動眾, 這樣只加劇讓老師忽略你的孩子。 而且,好的幼稚園,那裡的老師特別是管理者,真的就像表演家一樣化解家長的憤怒,她們不會輕易偏袒一個孩子。這其實是很關鍵的——對所有的孩子,都一視同仁。所以,在確保孩子沒受傷的前提下,理解老師,大度些坦然些,小事化無。老師一定也心疼孩子的。你越糾纏,越把同情心都纏散了。

4、打人一方,首先要道歉,態度誠懇而且要關心對方的孩子。千萬別為自己孩子辯解了,別肯定說對方先惹了我們我們才動手。這不是理性的邏輯。打了人還覺得自己孩子委屈,這就讓人不接受了。同樣,老師也不會認同。老師希望的是孩子們的正常相處和家長的配合。

5、雙方誰都不能責備孩子。我們沒有權力去教育別人的孩子也不能呵斥打人的孩子,否則這只會強化他打人的行為進一步出現而且給美美所謂的依靠。我就告訴美美那個孩子不是故意的,但是再這樣的時候自己要知道怎麼辦。不過我覺得咬臉是危險的,所以才對那個孩子說了上述的話,讓她明白美美很疼。我沒有任何發怒的樣子。所以幾天以後倆個人又玩的好著呢。

6、孩子受到欺負包括動手的孩子受到責備,心裡是有恐懼和憤怒的。這個“炸彈”隨時會爆炸,我們要給孩子們一個發射脾氣的出口,壞脾氣隨風飄散了,自然就少攻擊行為。雖然美美當時沒有哭,她默默擦眼淚我就知道這更委屈,我等著她發洩的時刻——第二天梳頭我忽視了這件事情,她照鏡子看見自己的臉,嚎啕大哭——我就緊緊抱住她,等待她的平靜。很快,自己哭了就好了,高興上幼稚園了。反倒是到了班裡聽說此事當時沒有在現場的主班老師,難過了——因為就那麼湊巧,她的女兒也被人抓了,老公大發脾氣,她就特別理解我的心情。

文/謝影

而且,好的幼稚園,那裡的老師特別是管理者,真的就像表演家一樣化解家長的憤怒,她們不會輕易偏袒一個孩子。這其實是很關鍵的——對所有的孩子,都一視同仁。所以,在確保孩子沒受傷的前提下,理解老師,大度些坦然些,小事化無。老師一定也心疼孩子的。你越糾纏,越把同情心都纏散了。

4、打人一方,首先要道歉,態度誠懇而且要關心對方的孩子。千萬別為自己孩子辯解了,別肯定說對方先惹了我們我們才動手。這不是理性的邏輯。打了人還覺得自己孩子委屈,這就讓人不接受了。同樣,老師也不會認同。老師希望的是孩子們的正常相處和家長的配合。

5、雙方誰都不能責備孩子。我們沒有權力去教育別人的孩子也不能呵斥打人的孩子,否則這只會強化他打人的行為進一步出現而且給美美所謂的依靠。我就告訴美美那個孩子不是故意的,但是再這樣的時候自己要知道怎麼辦。不過我覺得咬臉是危險的,所以才對那個孩子說了上述的話,讓她明白美美很疼。我沒有任何發怒的樣子。所以幾天以後倆個人又玩的好著呢。

6、孩子受到欺負包括動手的孩子受到責備,心裡是有恐懼和憤怒的。這個“炸彈”隨時會爆炸,我們要給孩子們一個發射脾氣的出口,壞脾氣隨風飄散了,自然就少攻擊行為。雖然美美當時沒有哭,她默默擦眼淚我就知道這更委屈,我等著她發洩的時刻——第二天梳頭我忽視了這件事情,她照鏡子看見自己的臉,嚎啕大哭——我就緊緊抱住她,等待她的平靜。很快,自己哭了就好了,高興上幼稚園了。反倒是到了班裡聽說此事當時沒有在現場的主班老師,難過了——因為就那麼湊巧,她的女兒也被人抓了,老公大發脾氣,她就特別理解我的心情。

文/謝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