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培訓的“教師立場”與教育的“幼兒立場”

在不知不覺中, 一周的“引智培訓”結束了, 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周, 卻給我帶來了巨大的觸動。 在這一周中, 我們放慢腳步, 跟隨澳大利亞老師不急不慢的節奏, 認真感受澳大利亞藝術教育, 認真地思考培訓的“教師立場”與教育的“幼兒立場”問題。

一周中, 澳大利亞老師與我們進行一次次的互動, 提問、思考、回答;商量、查閱、介紹;設計、製作、展示, 我們的各種感官被充分調動起來, 並驚訝於如此快樂、瘋狂的培訓。 習慣了被動式地聆聽、接受, 這種培訓, 使人不得不全神貫注, 認真對待各項挑戰任務。 不知不覺中,

Advertisiment
我們在與老師、同學的互動中, 瞭解了新知識, 學會了新方法, 提高了主動性, 同時增強了團隊的合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不正是“教師立場”的培訓方式嗎?“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 這正是澳大利亞專家所傳達給我們的訊息, 真正意義上體現了“引智”。

從澳大利亞老師分享的學前教育教學大綱、各學科的教學框架、學習內容及教學策略, 極富趣味的操作遊戲和教學視頻, 無不直觀地向我們展示了澳大利亞學前教育的研究成果。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洛果夫的社會文化理論、加德納的多元智慧理論、斯金納的行為主義理論, 在他們的教育中得到了很好的詮釋和證明。 體現“幼兒立場”的教育, 真正做到了:關注多元、凸顯尊重;關注過程,

Advertisiment
強調反思。

反思我們的教育, 總是習慣從教師自己的立場出發, 把自己的需求當作幼兒的需求, 以自己的興趣代替幼兒的興趣, 最終以犧牲幼兒為代價實現自己預定的教育意願和目標。 而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一切為了幼兒”, 最流行的、最有號召力的口號就是“為孩子的明天著想”。 看起來, 我們提出的“幼兒立場”似乎是鮮明的、堅定的, 但結果是, 幼兒在“幼兒立場”上的缺位。 成人在“幼兒立場”上的越位, 最終使“幼兒立場”異化為“成人立場”, 最後只剩下“成人立場”。 其後果是讓孩子“傷”在了起跑線上, 弄得一個個成了“乖寶寶”。

看到了澳大利亞的幼稚教育, 我才算真正理解了“幼兒立場”。

“幼兒立場”的教育是尊重幼兒的興趣。

Advertisiment
通過老師的介紹, 給我感受最深的是, 澳大利亞的教育給予孩子充分的成長時間和空間, 孩子們在幼稚園享受生活, 並逐漸形成濃厚的本體感、幸福感。 老師們會耐心地觀察孩子, 等待孩子, 只要孩子有興趣, 教師就隨時可生成新的學習內容, 引導幼兒探索、學習, 非常尊重幼兒。

“幼兒立場”的教育是貼近幼兒生活的。 它根植于幼兒生活的現實世界, 尊重生活, 創造生活, 以生活為教育源泉, 在生活中尋找教育的立足點、增長點、實施點, 讓幼兒在生活中接受快樂無痕的教育。

“幼兒立場”的教育是用幼兒的思維方式設計活動的。 蘇珊老師說:“兒童就其天性來講, 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 是世界的發現者。 ”自由和探索是兒童的天性和本義,

Advertisiment
教育就應順應這種天性, 堅守這一本義, 引導並促進他們進一步去探索和發現。 一味地強制灌輸、簡單地“告訴”和機械重複地訓練, 會傷害了他們自由和探索的天性, 破壞了“兒童”的本義。 因此, 我們必須著力改變, 改變自己, 改變教育, 站在幼兒的立場, 瞭解幼兒的思維方式, 設計教學活動, 提供有效的鷹架支持和促進幼兒向最近發展區發展。

“幼兒立場”的教育, 教師是教學法的引領者。 羅拉教師說:“要理解幼兒, 進入幼兒的內心世界, 就必須科學評估幼兒, 關心、瞭解、尊重幼兒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用幼兒的哲學觀看待幼兒的世界。 ”他們積極保護幼兒, 善待幼兒的精神萌芽。 總是以一種體驗式、遊戲式、鑒賞式、辯論式等方式回應幼兒,

Advertisiment
使幼兒的問題進入一個引人入勝的追尋境界, 引導幼兒思考, 滿足幼兒的好奇欲望, 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 向幼兒學習, 保留一份敏銳的童心看待世界。

他們和孩子一起想、一起玩、一起學, 走進幼兒, 與孩子共同討論, 用孩子喜歡的方式教育孩子。 從某種意義上說, 他們的課堂是一種邀請, 邀請教室裡的幼兒, 邀請課程中的幼兒, 也在邀請自己的加入。 這些是孩子喜歡的方式, 更是一種愛的方式。

“幼兒立場”的教育, 是具有包容性的。 他們平等對待每一名幼兒, 讓每一個不管家庭貧窮、富裕, 身體健康或殘疾的孩子們都尊嚴地生活在教室裡和校園裡, 努力地保護他們, 愛護他們, 引領他們。

讓我們用批判性的思維, 再次思考教師培訓和幼稚教育的問題,以人為本,將立場真正歸位,回到“教師立場”和“幼兒立場”上來!我想只要立場上的根本性轉變一定會帶來教師的快樂成長與幼兒的快樂成長!

再次思考教師培訓和幼稚教育的問題,以人為本,將立場真正歸位,回到“教師立場”和“幼兒立場”上來!我想只要立場上的根本性轉變一定會帶來教師的快樂成長與幼兒的快樂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