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培養0~1歲寶寶語言能力的遊戲

語言是智力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 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孩子理解力強, 更加自信, 在以後的社會交往中也會更受歡迎。 其實, 讓孩子的語言獲得良好發展, 並不需要你做特別多的事情, 只需每天拿出30分鐘的時間, 認認真真地和孩子“對話”、玩遊戲, 你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0~1歲“對話”, 建立牢固的親子關係

寶寶出生時的第一聲啼哭, 就是他來到這個世界說出的第一句話!之後, 寶寶的每一次啼哭, 細心的媽媽都能知道他所“說的話”是什麼意思:餓了, 尿濕了, 還是希望媽媽抱抱?母子間的“對話”就這樣開始了。

Advertisiment
通過不斷地“對話”, 親子間的紐帶就會越系越牢。

7個語言遊戲:

1、模仿發音

抱起寶寶, 在他面前做出張嘴、吐舌或其他各種表情, 並用親切溫柔的聲音和寶寶“談話”, 讓他注意到你的口型和面部表情, 逗他發音。 逐漸地, 寶寶就會發出應答似的聲音來和你“交談”。 這也是增進親子感情的有效方法。

2、放童謠CD

選擇節奏歡快的童謠CD, 隨時放給寶寶聽, 每次放幾分鐘就行。 你也可以自己學會童謠以後唱給寶寶聽。 喜歡聽歌曲是孩子的天性, 童謠特有的節奏和韻律最適合小寶寶聽。

3、搖響鈴

你先搖動鈴鐺、撥浪鼓等發聲玩具, 吸引寶寶的視線, 讓他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臉上。 你同時叫他的名字, 對著他說話。 還可以在不同的方向弄出聲音來,

Advertisiment
讓寶寶去尋找聲源。 這是很好的聽覺訓練, 也和語言的發展有關, 因為寶寶總是先學會聽, 然後學會說的。

4、唱曲

寶寶哭鬧, 或者每次睡覺前, 媽媽都可以給他唱曲。 這可以讓寶寶很快安靜下來, 或為他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

5、學小動物的叫聲

你用誇張的表情, 模仿小動物的叫聲給寶寶聽。 擬聲詞很容易引起寶寶的興趣。 你也可以在模仿小動物叫聲的同時, 模仿不同小動物的動作, 這樣更能引起寶寶的注意。

6、聽媽媽講現在的事情

你用親切的聲音、變化的語調, 跟寶寶講他當前面對的事物和事情。 比如對他說“寶寶在搖小鈴鐺”, “媽媽正給你換尿布呢”等等。 這可以教寶寶在情景中理解語言, 你也會養成和寶寶說話的好習慣。

Advertisiment

7、拍手、點頭

和寶寶面對面坐好, 握住他的兩隻小手, 教他對拍。 邊拍邊說:“拍拍手。 ”然後不握他的手, 看他能不能自己拍。 同樣的方法, 可以教寶寶做點頭的動作。 這可以鍛煉寶寶理解語言的能力和模仿力。 7個月以後的寶寶, 在聽到一些特定的語言信號時, 就能用動作表示出來了, 因此不妨多和他玩類似的遊戲。

“對話”Tips:

1、和寶寶說話, 要看著他的眼睛。

2、你說的話要簡短、具體、準確和清晰, 要多重複。

3、要在情景中和寶寶說話, 這樣他才能更好地理解。

4、當寶寶自言自語時, 你一定要及時接話, 這會讓他“說話”的興趣大增。

5、多用肢體語言, 寶寶喜歡看著你一邊說話一邊做動作的樣子。

6、變換各種表情和寶寶對話, 因為孩子通常是看著媽媽說話時的表情來學習說話的。

Advertisiment

0~1歲寶寶語言發展:

1、剛出生的寶寶就會對聲音作出反應。

2、兩周左右, 能分辨人的語音和其他聲音的區別。

3、快滿2個月時, 開始懂得聽到的話中所流露出的感情, 分辨不同的語調。

4、 3~4個月, 玩耍時會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 如果你和他一問一答的, 他會更加起勁地與你“交談”。 (建議你把寶寶的這些發音錄下來, 作為紀念。 )這種發音興趣將逐漸發展為學習語言的能力。

5、6~8個月, 開始能聽懂一些詞語, 會無意識發“媽媽”、“爸爸”的音。

6、 8個月左右, 寶寶會真正懂得一些詞語的意思, 比如會把“瓶子”一詞和真正的瓶子或看起來像瓶子的東西聯繫起來, 而不是和別的東西聯繫起來。 “媽媽”一詞的發音或類似的發音只代表媽媽,

Advertisiment
而不代表爸爸或其他人。 不久, 他就能聽懂一些簡單的指令, 如“揮手再見”。

7、10個月左右, 開始會用身體語言向主要看護人表達自己的請求。 比如他向你靠近, 可能是需要你的説明, 或者想和你分享讓人激動的事情。 如果你給予積極的回應, 寶寶就能獲得語言學習的良好結果。

8、10個月以後, 有些寶寶開始會有意識地叫“媽媽”或“爸爸”了。 此後開始以自己的方式, 進行自娛自樂的言語遊戲。 你可以對他的活動充當解說員, 逐漸使他說出真正的詞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