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培養3到4歲寶寶獨立做事習慣有哪些

3~4歲-“我自己來”階段

很多媽媽會發現, 當孩子進入3~4歲階段後, 變得固執了, 而且常常會說的一句話就是“我自己來”。

在孩子3歲以後, 有較強的獨立願望和獨立生活能力, 會經常要求“我自己來”, 並拒絕家長的幫助。 對於這些3~4歲的孩子來說, 他們的這種表現並不是固執, 也不是任性, 而是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正常表現。

隨著自我意識以及各種能力的發展, 這些3歲多的孩子越來越“自信”起來, 他們堅信自己可以做好所有的事情。 例如, 可以把自己想像中的高樓大廈搭好、可以把鞋帶系好、可以把扣子扣好等。 在這種情況下,

Advertisiment
如果有人沒有征得他們的同意就提供幫助, 那他們會毫不客氣地拒絕:“不!”“我不需要!”“我要自己來!”……

他們不但這樣做, 而且還以“自己長大了”、“自己的事自己做”引為驕傲。 這對於孩子來講並非壞事。 從心理發展的角度講, “我自己來”標誌著幼兒自我意識及獨立意識的萌發和增強;從教育的角度講, “我自己來”有益於寶寶獨立自理的培養及自信心的培養。

所以, 當孩子無情地拒絕你的幫忙, 或是固執地要求“我自己來”時, 媽媽們不要認為這是孩子的反常行為, 這可是孩子自我意識以及各種能力發展的正常表現。

其他幾種常見的行為

除了要求“我自己來”, 這個階段的孩子還會表現出以下幾種常見的行為:

表現出害怕情緒

Advertisiment

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情感變得越來越豐富了, 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害怕情緒的出現。

黑暗和獨處會給孩子帶來很強烈的恐懼感, 因此當孩子一個人睡覺時就會很難入睡。

建議:媽媽們平時在給寶寶講故事時注意技巧, 不要過分地渲染反面人物, 以免給孩子帶來恐懼感, 儘量少用鬼故事來嚇唬寶寶。

從3歲起, 孩子對打針、吃藥、鮮血的恐懼加劇, 因而會拒絕看醫生。

建議:媽媽們一定不要哄騙孩子, 而說打針不疼之類的話語, 這樣反而會讓孩子更害怕打針。 可以用一些比喻來幫助孩子感受打針的疼痛感。 比如說就像蚊子咬的一樣。

呈現出鮮明的個性

這個階段的孩子具有了一定的分辨是非的能力, 同情心和合作意識也有所發展了,

Advertisiment
還會為自己做錯事、說錯話而感到害羞。

孩子性格中的缺點也開始展現出來了。 如他們會妒忌媽媽對別的小朋友好;他們會非常霸道地對待其他小朋友等等。 因此, 媽媽們應該從現在起就注重對孩子的習慣、性格的培養。

明確自己的性別

大多數孩子在3歲之後都已經能夠知道自己的性別了, 並且開始懂得自己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性別特徵。 因此, 在生活中, 他們也會刻意去扮演自己的性別角色。

比如小男孩開始模仿爸爸, 模仿爸爸說話、走路的姿勢, 喜歡和爸爸做運動, 有的甚至還喜歡模仿爸爸刮鬍子;

比如小女孩開始模仿媽媽, 她們會嘗試去穿媽媽的高跟鞋、花裙子, 偷偷地塗抹媽媽的口紅,

Advertisiment
用媽媽的化妝品往自己臉上塗。

這些都是孩子成長階段的正常特徵, 家長們不必太在意, 只有順應孩子的天性, 才能讓孩子的能力得到自然發展。

給媽媽們的建議

無條件地接納孩子的行為

在這一階段, 媽媽們必須要遵循這樣的原則, 接受孩子的行為, 並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處理事情, 會讓孩子感受到大人對他的尊重, 自然便會表現出合作的行為。

不同的性別採取不同的撫養模式

雖然在這一階段, 孩子們大多知道了自己的性別, 但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 媽媽們應該按照孩子的性別來確定自己的撫養模式。

對待男寶寶, 要正確地向他們灌輸一些“男子漢”的內涵, 引導使其理解“男子漢”的真正含義。 比如當帶孩子購物時,

Advertisiment
可以讓孩子拿一些輕的東西, 以培養為家長分擔的意識;教孩子照顧比自己小的孩子, 以培養其愛心和責任心;平時做事情可以和孩子鼻塞, 以培養其競爭意識。

對待女寶寶, 要引導其意識到自己的力量, 不要把自己定位為“弱者”。 比如當孩子面對自己害怕的小狗時, 媽媽可以鼓勵孩子用棍子趕走小狗, 這樣她才會產生成就感, 意識到自己是可以解決問題的。 如再遇到困難, 這些小公主們就會懂得憑藉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