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培養一個內心陽光的孩子,比什麼都重要!

一個陽光快樂的孩子是一個能自主的孩子, 他(她)有能力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 也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這是兒童教育學界共同認可的觀點。 那麼, 怎麼培養一個心理陽光、遠離陰暗的孩子呢? 

1.訓練孩子獨處的能力

心理學家說, 安全感不是依賴感, 如果一個孩子需要熱情而穩定的感情聯繫, 他也需要學會獨處, 比如讓他自己呆在安全的房間裡。

孩子獲得安全感, 不一定需要父母時刻在場, 即便他看不見你, 他心裡也會知道你在那裡。 對於孩子的各種需要, 大人需要去“回應”, 而不要事事“滿足”。

Advertisiment

2.滿足孩子要有度

要人為制定一些界限, 不能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 能夠心情愉悅的另一個前提, 是孩子能承受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

只有當孩子明白了一個道理, 即能活的某種東西並不取決於他的欲望, 而是取決於他的能力, 他才能得到內心的充實快樂。

孩子越早明白這個道理, 他的痛苦就越少。 一定不要總在第一時間滿足孩子的願望。 正確的做法是拖延一會兒。 比如, 孩子餓了, 可以讓他等上幾分鐘。 不要屈從于孩子的所有要求。 拒絕孩子一些要求更有助於他獲得精神的平靜。

在家庭中接受這種“不如意現實”的訓練, 會使孩子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 來面對生活中的挫折。

3.孩子發火時冷處理

Advertisiment

孩子發火, 第一個辦法是轉移注意力, 想辦法讓他自己去房間發火, 沒有了觀眾, 他自己慢慢地就會安靜下來。

適當的懲罰, 並貫徹到底。 說“不”的策略:不要乾巴巴地說不。 要給孩子解釋為什麼不行。 即便孩子聽不懂, 他也能懂得你對他的耐心和尊重。

4.正視他的缺陷

如果孩子和別的孩子不同, 比如孩子太胖了, 耳朵形狀有問題, 或者性格與行為很偏激, 家長一定不要否認這些事實, 而是積極和他討論, 尋找解決辦法, 或者接受事實。

在這方面, 去找專家是最好的辦法, 因為小孩子一般會把專家或者醫生的話當回事。

5.批評, 對事不對人

批評孩子要就事論事。 比如孩子弄壞了你的首飾, 要這樣說:“你看, 如果你去玩自己不該玩的東西,

Advertisiment
就會發生這樣糟糕的事。 ”明確告訴孩子他的錯誤在於動了他不該動的東西, 並沒否定孩子自身。

6.放手讓他去做

讓孩子早早地做力所能及的事, 將來他會更積極主動地做事。 不要過分替孩子做事, 替孩子說話, 替孩子做決定。

儘量讓孩子去嘗試。 孩子對沒有做過的事情充滿了好奇心, 在家長正確地引導下, 去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鍛煉他們的生活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