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幼兒大多是獨生子女, 家長們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更重視幼兒的生理健康和智力開發, 而忽視了對幼兒責任感及勞動意識的培養, 造成幼兒自理能力弱、依賴性強。
我班為中班, 接手這個班級之後, 我對幼兒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觀察, 並展開了家庭問卷調查。 我發現雖然經過一學期的適應, 部分幼兒還未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如進餐前忘記洗手, 進餐後忘記擦嘴, 用過的東西隨手亂扔等。 幼兒的能力是在生活中不斷體驗、操作而提高的。 為此, 在瞭解本班幼兒的身心發展狀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上,
Advertisiment
1.參觀大班教室
對於剛升入中班的幼兒來說, 做值日生是一件陌生的事情, 幼兒既新鮮又好奇。 為了讓幼兒正確理解值日生的概念, 在活動開始之前, 教師組織全班幼兒參觀了大班美觀、整潔的教室, 讓幼兒從不同角度感受做值日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2.談話活動, 幫助幼兒明確值日生的概念
隨後組織幼兒進行談話活動, 告訴幼兒大班的教室都是由值日生打掃的。 教師說:“我們每天都要在教室裡學習、生活, 教室就是我們的家。 大家想不想向大哥哥大姐姐學習, 把自己的教室打掃得乾乾淨淨呢?你對做值日生有什麼想法?有誰願意做值日生?”幼兒十分積極,
Advertisiment
3.讓幼兒瞭解值日生的任務
活動開始前, 教師先讓幼兒瞭解值日生要完成的任務, 比如擺放、收拾遊戲材料;擦桌子;分發盤子、餐具等。 然後教師和保育老師一起帶著幼兒擺放、收拾遊戲材料, 此時教師對幼兒收拾的技能和結果並不做要求, 僅僅是讓幼兒體會和感受做值日的感覺,
Advertisiment
4.結合值日生的任務教給幼兒必要的技能
我班幼兒年齡小且普遍生活自理能力較弱, 為此, 在進行“小小值日生”活動之前, 教師和保育老師配合向幼兒講解了擦桌子的方法:擦桌子之前要先清理桌子上的雜物, 再用五指按住抹布, 從左往右來回擦拭桌面。 然後讓幼兒集體體驗、親自嘗試, 再根據幼兒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個別指導。 針對內向、膽小、能力較弱的幼兒, 教師需注意及時表揚, 肯定他們的優點, 並適當給予建議和幫助;針對能力較強的幼兒, 教師可以適當提高要求, 如洗乾淨抹布換一個方向再擦一遍等。 另外, 教師還可以在家園聯繫欄裡張貼通知, 請家長在家中繼續鍛煉幼兒剛學會的勞動技能,
Advertisiment
1.實行小組輪換制度, 佈置階梯任務
活動開始後, 幼兒對值日興趣日益提高, 每天都積極地擦桌子、收拾玩具等。 但是教師發現每次值日活動時, 場面都十分混亂, 有時好幾個幼兒一起擦一張桌子。 於是教師開始實行值日生小組輪換制度, 讓每組幼兒輪流值日。 同時, 教師根據幼兒自身能力的強弱分配任務, 能力較強的幼兒分配的任務相對複雜, 如根據每組人數分配餐具、點心等, 能力稍弱的幼兒分配的任務相對簡單, 如為每組分配一個餐盤、幫老師將物品擺放到指定位置等。 這樣讓每個幼兒都能完成任務, 獲得成功感。
2.豐富值日任務,
Advertisiment
一段時間後, 幼兒對值日活動的積極性逐漸降低, 究其原因, 是因為值日活動內容單一、重複性強, 這種單調活動使幼兒感到思維疲勞。 《幼稚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要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 又有助於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要既貼近幼兒的生活, 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 ”於是, 教師組織幼兒一起討論值日生可以做什麼, 以豐富原本單一的值日活動內容。 幼兒根據之前自己的值日經驗, 提出了很多新的想法。 討論後, 我們把收放杯子、掛毛巾、整理圖書櫃、檢查洗手情況等都納入了值日生的工作範疇, 並確定了每項任務的合格標準, 如收放杯子時要輕拿輕放、整理圖書時要分類擺放等。
三、活動中期的完善1.優化值日生活動安排
由於值日活動內容的增加,教師在活動中又發現了一些問題:同一小組的幼兒會爭著做同一項工作,而有的工作卻受到了幼兒的冷落;幼兒對新增加的內容比較感興趣,做得很認真,對之前的幾項內容則有些馬虎;有的幼兒會忘記自己負責的任務,游離於活動之外。
為此,教師再次對值日活動進行了調整。首先,製作值日生標牌。由於中班幼兒對於文字的認知有限且有具體形象的思維特點,教師將值日生的各項工作內容以簡筆劃的形式繪於標牌上,幼兒選擇好自己負責的任務之後,便將標牌掛在胸前。這不僅能幫助幼兒明確自己負責的任務,而且能增加幼兒的責任意識,便於教師指導。其次,設立“小小值日生”版塊。版塊設置於班級門口的牆壁上,版塊上方為值日生工作表(見表1),下方為按組排序的幼兒照片,左側為每月最佳個人和最佳小組的評選結果。值日生版塊能説明教師觀察、記錄幼兒的值日情況,每月的最佳評選也激勵了幼兒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中去。最後,優化小組輪換制度。教師規定每組每天必須選擇三項以上的值日任務,組內幼兒輪流完成任務,保證每個幼兒都能嘗試不同類型的值日任務。這樣避免了幼兒長期只做同一個值日任務而感到枯燥、倦怠的情況,增加了幼兒鍛煉自理能力、展示自我的機會。
2.在觀察的基礎上及時評價與指導
在設立“小小值日生”版塊後,教師可以通過值日生工作表明確地觀察到每組幼兒的活動分佈,並進行小組評價,選出每月最佳小組。獲得最佳小組的幼兒,當月可以在值日生標牌上貼上五角星。而每月最佳個人的評選則交給幼兒自己投票推選,每月月末,教師組織“小小值日生評選大會”,幼兒交叉投票,推選出當月最佳個人、進步獎、勤勞獎等獎項。在這樣的評價模式中,教師需針對不同能力水準的幼兒,用適當的方式給予説明和指導,使每一個幼兒都能感受到愉快和成功。對於能力較強、值日任務執行較好的幼兒,教師在表揚的同時要提出更高的要求,或讓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形成兩兩結對;對於自控能力偏弱的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個別談話等形式與其交流,因為自控能力弱的幼兒並不是不會做或做不好,而是在活動中容易分心,經常做著做著就被其他有趣的事物吸引走。教師需肯定其在值日工作中的閃光點,鼓勵其堅持、認真完成值日任務,可以給其佈置用時短、數量多的任務來引導其集中注意力;對於生活自理能力較弱的幼兒,教師需認真觀察其值日中的狀態,分析原因,單獨指導,從簡單的任務開始,循序漸進地鍛煉幼兒的自理能力。
3.與幼兒共同評價,促進幼兒能力發展
“小小值日生評選大會”中,每位幼兒都是參與者,可以共同討論、評價他人。幼兒可以發表自己做值日生時的感受,如“我感覺很驕傲,覺得自己特別能幹”“我覺得自己成了大班的哥哥姐姐”等。也可以針對其他幼兒做值日生時的表現發表自己的看法,如“我覺得佳佳做的值日生特別棒,因為她在做值日生時總是第一個來幼稚園”“我覺得笑笑做得好,因為每次她都會認真地説明小朋友收玩具,不和小朋友搶玩具玩”等。讓幼兒在交談中發現自己的閃光點,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要為幼兒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幼兒的語言能力是通過在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運用而發展的,所以我們讓幼兒嘗試以自己做的任務為基點,對自己的做法和表現進行敘述。教師對於幼兒的評價不以獎懲為目的,而以促進幼兒行為成長為目標,反思不足,發現問題,調整方案,為後續活動的開展做鋪墊。根據幼兒的評價和投票、教師的觀察和記錄而評選出最佳個人、進步獎、勤勞獎、最佳小組等,能很好地向幼兒滲透為集體服務的光榮感和自豪感,不僅保持了幼兒對值日的興趣與熱情,而且能使幼兒更加關心自己的小組,逐漸增強集體意識,增加集體責任感,發展社會交往能力。
四、活動結束後的跟進“小小值日生”活動在教師的不斷完善、幼兒的積極參與中圓滿結束了。但是活動結束並不代表值日生制度的消失,要想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值日生制度是很好的手段。活動結束後,教師與幼兒一同商量了新的值日生安排表,每天3名值日生,幼兒按照學號輪流擔任。幼兒通過這次活動,對值日生有了全面的理解,並且掌握了一定的勞動技能。在後面的時間裡,教師需注重家園配合,利用家園聯繫欄及時向家長公佈幼兒值日的情況和需要努力的方向。家長在家中需注意讓幼兒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切勿包辦代替,使幼兒在園獲得的經驗能夠在家庭中得到延續、鞏固和發展。
三、活動中期的完善1.優化值日生活動安排
由於值日活動內容的增加,教師在活動中又發現了一些問題:同一小組的幼兒會爭著做同一項工作,而有的工作卻受到了幼兒的冷落;幼兒對新增加的內容比較感興趣,做得很認真,對之前的幾項內容則有些馬虎;有的幼兒會忘記自己負責的任務,游離於活動之外。
為此,教師再次對值日活動進行了調整。首先,製作值日生標牌。由於中班幼兒對於文字的認知有限且有具體形象的思維特點,教師將值日生的各項工作內容以簡筆劃的形式繪於標牌上,幼兒選擇好自己負責的任務之後,便將標牌掛在胸前。這不僅能幫助幼兒明確自己負責的任務,而且能增加幼兒的責任意識,便於教師指導。其次,設立“小小值日生”版塊。版塊設置於班級門口的牆壁上,版塊上方為值日生工作表(見表1),下方為按組排序的幼兒照片,左側為每月最佳個人和最佳小組的評選結果。值日生版塊能説明教師觀察、記錄幼兒的值日情況,每月的最佳評選也激勵了幼兒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中去。最後,優化小組輪換制度。教師規定每組每天必須選擇三項以上的值日任務,組內幼兒輪流完成任務,保證每個幼兒都能嘗試不同類型的值日任務。這樣避免了幼兒長期只做同一個值日任務而感到枯燥、倦怠的情況,增加了幼兒鍛煉自理能力、展示自我的機會。
2.在觀察的基礎上及時評價與指導
在設立“小小值日生”版塊後,教師可以通過值日生工作表明確地觀察到每組幼兒的活動分佈,並進行小組評價,選出每月最佳小組。獲得最佳小組的幼兒,當月可以在值日生標牌上貼上五角星。而每月最佳個人的評選則交給幼兒自己投票推選,每月月末,教師組織“小小值日生評選大會”,幼兒交叉投票,推選出當月最佳個人、進步獎、勤勞獎等獎項。在這樣的評價模式中,教師需針對不同能力水準的幼兒,用適當的方式給予説明和指導,使每一個幼兒都能感受到愉快和成功。對於能力較強、值日任務執行較好的幼兒,教師在表揚的同時要提出更高的要求,或讓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形成兩兩結對;對於自控能力偏弱的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個別談話等形式與其交流,因為自控能力弱的幼兒並不是不會做或做不好,而是在活動中容易分心,經常做著做著就被其他有趣的事物吸引走。教師需肯定其在值日工作中的閃光點,鼓勵其堅持、認真完成值日任務,可以給其佈置用時短、數量多的任務來引導其集中注意力;對於生活自理能力較弱的幼兒,教師需認真觀察其值日中的狀態,分析原因,單獨指導,從簡單的任務開始,循序漸進地鍛煉幼兒的自理能力。
3.與幼兒共同評價,促進幼兒能力發展
“小小值日生評選大會”中,每位幼兒都是參與者,可以共同討論、評價他人。幼兒可以發表自己做值日生時的感受,如“我感覺很驕傲,覺得自己特別能幹”“我覺得自己成了大班的哥哥姐姐”等。也可以針對其他幼兒做值日生時的表現發表自己的看法,如“我覺得佳佳做的值日生特別棒,因為她在做值日生時總是第一個來幼稚園”“我覺得笑笑做得好,因為每次她都會認真地説明小朋友收玩具,不和小朋友搶玩具玩”等。讓幼兒在交談中發現自己的閃光點,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要為幼兒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幼兒的語言能力是通過在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運用而發展的,所以我們讓幼兒嘗試以自己做的任務為基點,對自己的做法和表現進行敘述。教師對於幼兒的評價不以獎懲為目的,而以促進幼兒行為成長為目標,反思不足,發現問題,調整方案,為後續活動的開展做鋪墊。根據幼兒的評價和投票、教師的觀察和記錄而評選出最佳個人、進步獎、勤勞獎、最佳小組等,能很好地向幼兒滲透為集體服務的光榮感和自豪感,不僅保持了幼兒對值日的興趣與熱情,而且能使幼兒更加關心自己的小組,逐漸增強集體意識,增加集體責任感,發展社會交往能力。
四、活動結束後的跟進“小小值日生”活動在教師的不斷完善、幼兒的積極參與中圓滿結束了。但是活動結束並不代表值日生制度的消失,要想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值日生制度是很好的手段。活動結束後,教師與幼兒一同商量了新的值日生安排表,每天3名值日生,幼兒按照學號輪流擔任。幼兒通過這次活動,對值日生有了全面的理解,並且掌握了一定的勞動技能。在後面的時間裡,教師需注重家園配合,利用家園聯繫欄及時向家長公佈幼兒值日的情況和需要努力的方向。家長在家中需注意讓幼兒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切勿包辦代替,使幼兒在園獲得的經驗能夠在家庭中得到延續、鞏固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