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培養乖孩子不是家庭教育的目標的原因

倩倩是個乖巧的孩子, 但是媽媽常常歎氣:孩子很乖, 可就是太乖了……

其實, 倩倩原本不是這樣的, 兩三歲時她非常好奇, 也喜歡冒險。 但每當她要淘氣或者與大人辯駁時, 媽媽就會罵她:“你想翻天?”爸爸甚至還打過她兩巴掌。 慢慢地, 在父母的管束下, 倩倩變得越來越乖巧。 大人們是喜歡了, 可是, 孩子由此也添了毛病:遇事沒有主見, 獨立性差, 而且膽小怕事。

這樣乖巧的孩子有一些常見的特點:有問題提不出來或不敢提出來, 別人說東他往東, 說西就向西, 就算心裡不滿意, 也會服從別人的想法。 特別是對長輩,

Advertisiment
無論說的是對還是錯, 都不敢與之辯論, 因為他們的心裡已經形成了一種定式――自己必須做個乖巧的好孩子。 這樣的孩子, 性格已經被扭曲, 被父母教育出了一種“奴性”心理。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 多數父母把這樣的孩子當成了好孩子, 把培養乖孩子的方法稱之為成功的教子方案。

其實, 真正心理健康的孩子有一定的判斷標準, 比如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觀察事物, 記得快、記得住、記得對;能就具體直觀的事物進行概括;肯動腦筋, 想像力豐富, 善於對周圍的事物和現象提出各種問題, 並能解決一些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問題。 家長可以根據上述標準, 判斷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