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歷時12年, 跟蹤調查了5萬多名兒童的學習行為模式, 在科學對比分析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礎上, 揭開了“優秀兒童的生活習慣”之謎, 並為父母和老師指定出簡單實用的“優秀兒童的黃金時間表”。 作者發現:成績優秀的孩子們的共同點在於:具備目標管理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這本書豆苗媽媽買了好幾年, 一直沒有細細看, 但是隨著豆豆苗苗逐漸長大, 出現了一些沒有預想的問題, 在這幾年臨床上也碰到越來越多有這樣困惑和問題的家長和孩子, 另外, 今年腦科學的迅速發展, 近年豆苗媽媽在行為、腦科學方面的學習深入,
Advertisiment
第二條和孩子一起堅持到底 如果, 爸爸媽媽們一邊在看電視、玩手機, 一邊讓孩子“去學習”, 孩子心裡會很抵觸很厭煩“為什麼大人可以那麼開心,
Advertisiment
第三條“到什麼時候為止”——給孩子灌輸時間觀念 要想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必須要從小給他灌輸時間觀念, 告訴他一件事情做到什麼時候為止。 這個時候重要的是告訴他時間的單位, 比如一天, 一個小時, 如果孩子不理解, 家長可以用計時器或者沙漏來幫助孩子來建立時間觀念。 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Advertisiment
第四條每天定時起床、吃飯、睡覺 在很多研究中調查發現:學習好的孩子幾乎每天定時起床、吃飯、睡覺, 生活時間固定了, 孩子的學習時間自然也就固定下來了。 所以, 要培養優秀的孩子, 先從固定作息時間做起吧, 然後才是學習時間、看電視的時間以及吃飯時間,
Advertisiment
第五條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看電視 這一條準則, 因為近年包括智慧手機在內的電子產品的迅速發展, 應該修正為: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看電視、玩Ipad、刷手機。 豆苗媽媽有一個退休的同事, 兒子很優秀, 保送清華, 豆苗媽媽向她請教育兒經, 她說, 好像也沒有很特別的, 就只有一件事情, 就是自從兒子上一年級以後, 家裡的電視就沒有在孩子面前打開過, 孩子在做作業, 媽媽就在邊上看書或者看報紙。 我想, 這就是非常好的陪伴。
第六條每天都問問孩子有什麼新鮮事
很多小學孩子的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們常常會興高采烈、繪聲繪色的向爸爸媽媽來說學校裡發生的事情,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不主動說, 家長們每天也要找機會和孩子去回憶在學校裡經歷的事情, 來瞭解孩子在學校裡的情況, 因為這些在家裡並不能觀察到, 如果發現問題, 幫助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孩子分享的是快樂的體驗, 家長們可以趁熱打鐵, 幫助孩子理解在學校裡和老師同學在一起學習是一件多麼幸福和快樂的事情。
第七條準備好“獎勵”提高孩子的積極性 家長們不得不承認:學習是一件“苦差事”。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種大道理孩子不可能會理解。所以,家長們可以和孩子事先約定好:“作業做完了可以看半個小時電視”,或者“本周學習結束,週末去遊樂場玩”,當然這樣的獎勵因人而異,可以使獎勵“做手工”、“出去騎自行車”,只要是事先和孩子商量好的、孩子很喜歡的事情就行,有了這些獎勵,孩子在短時間內就能有期盼,能有效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第八條讓孩子在父母看得到的地方學習 本書作者認為孩子應該在媽媽的眼皮底下學習,會有一種緊張感,更能集中精力,而且認為最好到中學以後再給孩子獨立的房間,在此之前都讓他在起居室裡學習。豆苗媽媽在這一條有一些不同的理解,豆苗媽媽從記事起就非常不喜歡媽媽盯著學習,感覺很不自在。至於孩子是否可以有自己的房間,如果孩子到一定的年齡提出這樣的要求,那這時,就可以讓孩子擁有一個獨立的房間,做作業、學習的時候,可以引導孩子把房門打開,孩子在做什麼還是會在家長的“掌控”之內。
第九條每天都堅持學習一點東西 據說,如果一個運動員停止訓練一段時間,他的身體恢復需要的時間,是他休息時間的3倍。那麼,在學習上停滯的話,不只是能力會有所下降,好不容易養成的“習慣”中斷了,要想恢復回來就需要很堅強的意志。所以,我們要記住,習慣養成了就不要中斷,否則很難恢復。養成這個每天學點東西的好習慣以後,不論是休息日還是旅行的時候,都要堅持這個習慣,不要半途而廢。比如,起床或者睡前閱讀5分鐘,每天5分鐘,加起來就是會是很可觀的知識積累。
第十條讓孩子養成習慣,減輕其痛苦感 長期的高強度學習,對於很多人來說,會是一個“苦行僧”的修煉過程,“持續做討厭的事情”,要想減輕這種苦痛,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所做的事情習慣化。每天在同樣的時間學習等量的東西,養成習慣以後就和每天要刷牙一樣,成為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會減少很多“痛苦”的感受。
豆苗媽媽的話所謂“優秀”,豆苗媽媽的理解是對於生活、學習和工作得心應手,並有輕鬆愉快的體驗。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的時間表肯定並不需要一個統一的模式,依照這幾條準則,遵循孩子和家庭的實際情況,才可以制定出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時間表。如果家長們很努力很認真幫助孩子,孩子還是沒什麼改進,時間觀念、注意力很差,這時就需要至“兒童發育行為專科”門診來就診,如果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等問題,是需要醫學治療的。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種大道理孩子不可能會理解。所以,家長們可以和孩子事先約定好:“作業做完了可以看半個小時電視”,或者“本周學習結束,週末去遊樂場玩”,當然這樣的獎勵因人而異,可以使獎勵“做手工”、“出去騎自行車”,只要是事先和孩子商量好的、孩子很喜歡的事情就行,有了這些獎勵,孩子在短時間內就能有期盼,能有效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第八條讓孩子在父母看得到的地方學習 本書作者認為孩子應該在媽媽的眼皮底下學習,會有一種緊張感,更能集中精力,而且認為最好到中學以後再給孩子獨立的房間,在此之前都讓他在起居室裡學習。豆苗媽媽在這一條有一些不同的理解,豆苗媽媽從記事起就非常不喜歡媽媽盯著學習,感覺很不自在。至於孩子是否可以有自己的房間,如果孩子到一定的年齡提出這樣的要求,那這時,就可以讓孩子擁有一個獨立的房間,做作業、學習的時候,可以引導孩子把房門打開,孩子在做什麼還是會在家長的“掌控”之內。
第九條每天都堅持學習一點東西 據說,如果一個運動員停止訓練一段時間,他的身體恢復需要的時間,是他休息時間的3倍。那麼,在學習上停滯的話,不只是能力會有所下降,好不容易養成的“習慣”中斷了,要想恢復回來就需要很堅強的意志。所以,我們要記住,習慣養成了就不要中斷,否則很難恢復。養成這個每天學點東西的好習慣以後,不論是休息日還是旅行的時候,都要堅持這個習慣,不要半途而廢。比如,起床或者睡前閱讀5分鐘,每天5分鐘,加起來就是會是很可觀的知識積累。
第十條讓孩子養成習慣,減輕其痛苦感 長期的高強度學習,對於很多人來說,會是一個“苦行僧”的修煉過程,“持續做討厭的事情”,要想減輕這種苦痛,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所做的事情習慣化。每天在同樣的時間學習等量的東西,養成習慣以後就和每天要刷牙一樣,成為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會減少很多“痛苦”的感受。
豆苗媽媽的話所謂“優秀”,豆苗媽媽的理解是對於生活、學習和工作得心應手,並有輕鬆愉快的體驗。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的時間表肯定並不需要一個統一的模式,依照這幾條準則,遵循孩子和家庭的實際情況,才可以制定出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時間表。如果家長們很努力很認真幫助孩子,孩子還是沒什麼改進,時間觀念、注意力很差,這時就需要至“兒童發育行為專科”門診來就診,如果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等問題,是需要醫學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