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培養各年齡寶寶良好飲食習慣


1.保證吃好早餐2.少吃零食, 飲用清淡飲料, 控制食糖攝入3.重視戶外活動學齡兒童指的是6~12歲進入小學階段的孩子。 他們獨立活動的能力逐步加強, 而且可以接受成人的大部分飲食。 這部分孩子, 在飲食上往往被家長誤看作大人, 其實他們仍應得到多方面的關心和呵護。
一般情況下, 孩子應合理食用各種食物, 取得平衡膳食, 男孩子的食量不低於父親, 女孩子不低於母親。 應該讓孩子吃飽和吃好每天的三頓飯, 尤應把早餐吃好, 食量宜相當於全日量的三分之一。 孩子每年的體重應增加2~2.5千克, 身高每年應增高4~7.5釐米。

Advertisiment
身高在這一階段的後期增長快些, 故往往直覺地認為他們的身體是瘦長型的。 少數孩子飲食量大而運動量少, 故應調節飲食和重視戶外活動以避免發胖。
另外, 同樣要引導孩子吃粗細搭配的多種食物, 但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魚、禽、蛋、肉應該豐富些, 奶類及豆類應該充足些, 並應避免偏食、挑食等不良習慣。
值得一提的是, 應該引導孩子飲用清淡而充足的飲料, 控制含糖飲料和糖果的攝入, 養成少吃零食的習慣。 吃過多的糖果和甜食易引起齲齒, 應注意防止並重視口腔衛生和牙齒的保健。 別讓兒童食品標籤了誤導你吃雞蛋常犯的8個錯, 你可知?秋季寶寶吃什麼果蔬最好?寶寶秋季吃水果的五大學問孩子吃甜食傷害的不僅是牙齒幼稚園秋季保健常識巧做白菜輔食提高寶寶免疫力小兒腹瀉食療偏方:油炒麵孩子過早吃“成人飯”易發育遲緩秋天到了 讓孩子們多吃點紅薯防秋燥寒露到,
Advertisiment
寶寶吃兩款食物可防病秋季養生四種適合兒童的營養粥兒童成長發育必需9營養秋季寶寶飲食講究補水 適當多羹類食物嬰幼兒也有“膳食寶塔”6個月以下要補魚肝油幫助寶貝開胃, 媽咪不愁

相關連結嬰幼兒營養充足的3個特徵一個健康、充滿活力的孩子, 必然表現出營養充足的特徵。 這些特徵可表現為三方面:
(1)身高和體重標準。
人體的正常生長發育, 尤其是身高和體重, 肯定受飲食的影響。 例如戰後早期, 住在美國的日本人,

Advertisiment
比在日本本土的日本人身材高大, 這就是飲食不同的緣故。 幼兒如果營養充足, 身體的發育肯定會合乎一般規律的。 幼兒體重大體符合以下公式:體重(千克)=年齡×2+8;幼兒身高大體符合以下公式:身高(釐米)=年齡×5+75。 從營養與健康的關係看, 符合標準的身高和體重, 至少是健康的某種標誌。
(2)抵抗疾病的能力。
嬰幼兒出生後, 從母體帶來的抵抗疾病的抗體大約在出生後6個月就消耗完了, 所以出生半年後各種傳染病很容易發生。 為了預防傳染病, 嬰幼兒要進行各種預防注射, 這就是人們俗稱的“打防疫針”。 對於一個營養充足的孩子來說, 這將會對抵抗傳染病的發生起重要作用。 可是對一個瘦小虛弱的孩子來說, 所起的預防作用將是有限的。
Advertisiment
世界上不少地區的孩子活不到7歲就夭折了, 原因主要是營養不良、抵抗不住各種疾病的侵襲。
(3)智力營養狀況。
餵養不當的孩子智力都很低。 有一些學者觀察了營養不良和營養正常嬰幼兒的行為特徵, 兩者在“遠距離交往”上明顯存在差異。 營養正常者, 能離開母親獨自玩耍, 而且會用眼神、聲音、微笑、手勢與小朋友交往。 營養不良者的遠距離交往的能力差, 膽小、不活潑, 離不開母親, 語言、符號的使用少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