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培養嬰兒感知發育

嬰兒是通過看、聽、吃、觸摸及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來體驗和認識外界事物的。
例如:嬰兒反復地看照護人的面孔, 每當這個面孔出現, 就表現出喜悅;嬰兒不斷地聽到大人說話, 到了一定的時候, 就會自然地發出聲音;經常觸摸和舔舐東西, 可以學到冷、熱、硬、軟的感覺。 這些刺激不斷地為嬰兒大腦所記性, 進而促進嬰兒由經驗產生的感覺的發育。
無論靜止的物體還是運動的物體, 嬰兒都能聚精會神地看很長時間。 慢慢地, 他會拿起物體, 擺弄它。 比如孩子玩一件小玩具, 一會放下, 一會又拿起。 再比如,
Advertisiment
孩子放下手裡的玩具又去拿另一種玩具, 不論什麼玩具, 都拿到手裡左看右看, 換一下手, 放在嘴裡吃兩下, 然後取出來, 擺一擺, 逐漸地孩子發現了自己看、摸、擺弄的結果, 有的玩具會走, 有的玩具會響, 有的玩具會轉, 有的物體能重疊在一起等等。 於是孩子就會想:“這是些什麼東西?”“我該怎樣玩這個東西?”從這時起, 孩子對物體的特性就會越來越有興趣, 就有了認識的萌芽。
7個月的嬰兒不懂得什麼叫“東西不見了”, 一件東西只要他沒看見, 那麼這件東西對他來說就是不存在了。 可是到了9-10個月, 孩子若是看到的東西不見了, 他就要找, 因為憑他的感覺而上升為一種經驗, 東西不會消失, 一定是放到了別的地方。
9-10個月的嬰兒可以區分東西與自己的關係,
Advertisiment
可以揪掉腳上的襪子, 摘下頭上的帽子, 可以讓球滾動, 可以把玩具裝進例子裡再取出來, 可以用木棍插入孔中再拔出來等等。
所以當嬰兒擺弄物體或玩具, 或把玩具拆開, 擺列滿床, 不要大聲呵斥:“不准!”“不允許!”而應當讓他們自由地去拿, 自由地去擺弄, 這樣才能培養嬰兒的認識能力, 有利於神經心理的發育。
相關用戶問答